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6378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杂志2 0 0 6 年6 月第4 7 卷增刊怠安卧、目无所见”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 3 ) “肾其华在发”( 素问六节藏象论) 、“肾其荣发也”( 素问五藏生成篇) ,说明包括头发、胡须、腋毛、阴毛在内的毛发的形成与维持基础也是“肾先天之精”,而它们的多少与色泽状况则可反映“先天之精”的充盈或衰减。( 4 ) “肾藏精,精能化血”论,说明“肾先天之精”是血液生成的内在物质基础,等等。从上述中,我们不能发现,中医人体学的“肾藏先天之精”是涉及人体发生与形成、生长与发育、生命维持以及生殖繁衍等几乎所有生理功能的核心物质基础,是与现代人体学的干细胞理论有着极大的一致性与相似性。我们相信,有

2、机吸收与引进干细胞概念与研究成果,一定能对推动中医人体学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和深入开展中医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帮助与支持。参考文献l 王延华,杨惠君,J o h nW M c D o n a l d 主编干细胞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5 :3 4 2 裴雪涛主编千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l 4 ,7 4 3M c k a yR S t e mc e l l i nt h ec e n t r a ls y s t e m S c i e n c e ,19 9 7 ,2 7 6 ( 5 3 0 9 ) :6 6 7 1 4S t e m p hD M

3、a h a n t h a p p aN K N e u r a ls t e mc e l l sa r eb l a s t i n go f f N e u r o n ,1 9 9 7 。1 8 ( 1 ) :1 1 1 1 2 7 2 3 5 5K l a s s e nH ,S a k a g u c h iD S Y o n gM J S t e mc e l l sa n dr e t i n a lr e p a i r P r o gR e t i nE y e ,2 0 0 4 ,2 3 ( 2 ) :1 4 9 1 5 1 6K r a u s eD S ,T h e

4、u s eN D ,C o l l e c t o rM I ,e ta 1 M u l t i - - o r g a n ,m u l t i l i n e a g ee n g r a f t m e n tb yas i n g l eb o n em a r r o w d e r i v e ds t e mc e l l 2 0 0 1 ,1 0 5 :3 6 7 3 7 7 7A KH N 。Q a y y u mM ,K i mD T ,e ta 1 M e s e n c h y m a ls t e mc e l li n j e a c -t i o ni n d u

5、 c e sc a r d i a cn e r v es p r o u t i n ga n di n c r e a s e dt e n s s c i ne x p r e s s i o ni naS w i n em o d e lo fm y o c a r d i a li n f a r c t i o n JC a r d i o v a s cE 1 e c t r o o h y s i O l ,2 0 0 3 ,1 4 ( 8 ) :8 4 1 8 4 8 8A n gY L ,Z h a oQ ,Z h a n gY C ,e ta 1 A u t o l o

6、g O U $ m e s e n c h y u m a ls t e mc e l l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i n c u d eV E G Fa n dn e o v a s c u l a r i z a t i o ni ni s c h e m i cm y o c a r d i u m R e g u a lP e p t ,2 0 0 4 ,1 1 7 ( 1 ) :3 1 0 9B i c h e n b a e hH R ,V o r m w a l d - - D o g a nV T e l o m e r a s s ei sn

7、o t a ne p i d e r m a ls t e mc e l lm a r k e ra n di sd o w n r e g u l a t e d b yc a l l e i u m JI n v e s tD e t m a t o l ,1 9 9 8 ,1 1 1 ( 6 ) :1 0 4 5 1 0 5 2 1 0G a l lD H ,J o o n i lJ G ,M i n g h u aZ G ,e ta 1 Ab i p o t e n t i a lp r e c u r s o rf o rp a n c r e a sa n dl i v e rw

8、i t h i nt h ee m p r y o n b i ce n d o d e r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0 0 1 ,1 2 8 :8 7 1 8 8 1 1 1R o t hS M ,M a t t e lG F ,I v v e r yF M ,e ta 1 S k e l e t a lm u s c l es a t e l l i t ee e l lp o p u l a t i o ni nh e a l t h yy o u n ga n do l dm e na n dw o m e n A n a tR e c ,2 0 0 0

9、,2 6 0 ( 4 ) :3 5 1 3 5 8 1 2S l a c kJ M W ,P e r zZ M ,T a i c h m a nL B S t e mc e l l i ne p i t h e l i a lt i s s u e s S c i e n c e ,2 0 0 0 ,2 7 :1 4 3 1 1 4 3 *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 0 5 6 0 2 9 )中医药防治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近况凌晓华。朱立群1 胰岛素抵抗( 1 R ) 的概念胰岛素抵抗的经典定义是指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功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现代的l R 概念则泛指胰岛素

10、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并与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均有联系 1 。22 型糖尿病I R 的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2 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传统认为其病因是以阴亏为本,燥热为标,由于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其病变规律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目前研究认为可分为本虚与标实两大方面。2 1I R 与本虚的相关性2 1 1 脾气亏虚:张永涛认为脾的生理病理机制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机制相吻合,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理与脾关系密切,从脾治疗消渴病疗效显著1 2 3 。2 1 2肾精不足:朱章志等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胰

11、岛素受体存在明显缺陷,且随证候演变而表现为依次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的规律引。2 2 痰浊( 湿浊) 、瘀血、肝郁、湿热与I R 的相关性2 2 1 痰浊、湿浊致渴:张关亭等对1 0 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有痰浊兼证者与无此兼证对照观察,发现有痰浊兼证者占6 9 。胰高糖素含量明显升高,说明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有痰浊兼证者存在受体前胰岛素抵抗I - 引。2 2 2 从瘀论治:俞亚琴通过分型观察显示,阴虚血瘀型及气虚血瘀型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正常人为高,但不及阳虚血瘀型重;血瘀兼水停者、痰浊血瘀者其胰岛素抵抗较其他型低,甚至较正常人亦低嘲。2 2 3从肝论治:吴深涛认为消渴日久肾之阴

12、阳虚损,且肝胆疏利失职导致瘀血内阻,故对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临床表现肾虚、少阳不利,治疗时须从肾和少阳两个方面着手,以益肾化瘀、疏利少阳为主 6 。2 2 4 湿热为患:杨涛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病员的饮食多偏于肥甘厚腻,且有的素体肥胖,属湿热体质,再加脾失健运,湿热之邪阻滞;若地处南方,气候潮湿,内外相引,湿热更甚 7 。以上研究显示,糖尿病中医证候特点与胰岛素抵抗呈现一定的关系。在本虚标实之间,何者起着主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其中的规律。3R I 的中医药治疗研究3 1 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3 。1 1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力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13、刘国良 8 1 研究指出,知母水提液能降低体外试验中胰岛素与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结合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3 I 2 拮抗升糖激素: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及肌糖原分解而使血糖升高,衡先培提出生地含地黄低聚糖等,在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使血浆皮质酮含量下降,而影响到肝糖代谢及糖代谢其他环节,使异常或紊乱的糖代谢向正常转换 9 。除此还有麦冬、玉米须、刺五加、桑叶、夏枯草等 10 。3 1 3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王本祥I n 报道人参皂甙既可加速葡萄糖氧化,又可加强肝糖元合成,进而降低血糖。3 2 复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研究证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采用辨证与辨病

14、相结合,标本兼治,组成复方制剂,并与已证实有效降糖的药物相结合,能辅相成,增强疗效,简略归纳如下。3 2 1 健脾益气、祛瘀化湿法:徐云生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痰为治则,用基本方( 黄芪、白术、山药、瓜蒌、丹参等) 治疗磺脲类失效的2 型糖尿病,显示其糖耐量明显改善,说明中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D 2 。3 2 2 活血化瘀、通腑泻热法:朱良争等D 3 用活血化瘀、通腑泄浊法观察糖脂片对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发现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敏感指数提高,对糖尿病伴有瘀血或兼有燥热者最为适宜,提示可能通过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所出现的血液“凝、浓、黏、聚、浊”状况而改善2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3

15、 2 3 滋肾阴、温肾阳法:喻红等D 4 用地黄饮子( 生地黄、黄芪、熟地黄、麦冬、石斛、枇杷叶、枳实、泽泻、占参、甘草) 配合降糖药治疗2 型糖尿病3 0 例,与单纯使用降糖药治疗的3 0 例患者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的显著性差异提示,地黄饮子有较好的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3 2 4疏肝宁肝、活血化痰法:梁兴伦等用四安胶囊J T C M , J u n e2 0 0 6 ,V 0 1 4 7 ,S u p p l e m e n t( 含黄连、水蛭、夏枯草等) 治疗辨证属肝火旺盛、痰瘀互结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证实能降低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症

16、状 1 引。3 2 5清热利湿法:潘竞锵等1 6 3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葛根芩连汤可拮抗D 一半乳糖诱导的大鼠糖耐量异常作用。3 2 6 益气养阴活血法:朱立群等通过研究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结合西药对8 4 例L A D A E l 7 3 胰岛。细胞功能的改善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总之,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从单味药到复方多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清热通腑利湿、疏肝宁肝解郁等功效的方药组成,这可能是由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所决定,中药对I R 的疗效多采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评价标准。3 3针灸改善胰岛素抵抗:针灸作为中医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简便易行且可能通过神经一免疫一内分泌网络系统作用于人体。谌剑飞等 1 明发现针刺对2 型糖尿病胰岛分泌具有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使高胰岛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