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578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专业优秀论文)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中文提要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中文提要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有关事实情况发生错误的理解。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要件的问题,它是在行为人有认识的情况下,其认识内容与法律或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行为人在认识内容上发生错误,也会直接影响其意志的取向,如行为人误将自己的犯罪行为认为是合法行为,便导致其放心大胆地去实施这种行为;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将他人杀死,使其没有继续实施加害行为在这些情况下,如何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大小就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关系到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其犯罪行为是既遂还是未遂,某种共同犯

2、罪是否成立等。因此,研究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的刑法中的认识错误,首先从刑法中认识错误的基本范畴和分类入手。对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并对传统的认识错误分类进行了改进具体把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划分为构成要件上的认识错误,违法性上的认识错误,违法性阻却事由的认识错误。接下来又对每种分类进行了具体论述,对一些刑法中认识错误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刑法中的错误论所要解决的是,认识错误是否阻却故意的问题,也就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轻与罪重的问题,所以对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认识错误”四个字清晰的告诉我们,本文讨论的是刑法主观方面的问题。“认识错误”和“错误

3、”不是同一个问题,就好像“违法性”和。违法性认识”不是一个问题一样。本文旨在讨论的是主观上的认识错误和刑事责任的问题,这是本文的全部意义关键词:错误认识错误犯罪事实的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作者t 王玉良指导教师:李晓明教授T h e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o fC r i m i n a lL a wA b s t r a c t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o fc r i m i n a ll a wi st h ep e r s o nh a st h ew r o n gu n d e r

4、s t a n d i n gO nh i sb e h a v i o ro rc i r c u m s t a n c e I nt h ec r i m i n a ll a w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i st h es u b j e c t i v ep r o b l e mo fc r i m e 。I ti st h ep e l 8 0 nw h oa r ca b l et O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f a c ta n ds i t u a t i o n B u ti t 、s

5、c o g n i t i o nn o ts a m et Or e a l i t yo rl a w H eh a st h em i s t a k ei n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c o n t e n t , t h e r e f o r e ,I t 锄d i r e c t l ya f f e c ti t sw i l l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p e r s o nt h o u g h th i sc r i m eb e h a v i o ri sl e g a l ,t h e nh eh a s

6、aw i l lt Op r 删i t T h eb e h a v i o rp c l “ s o nt h o u g h th a sk i l l e dt h eo t h e rp e o p l e , s oh en o tt c o n t i n u e 幻i m p l e m a n ti n j u r e s ,a n dS Oo n I nt h e s es i t u a t i o n s ,H o wt Od e t e r m i n e dt h el e g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i saq u e s t i

7、 o nw h i c hi sw o r t ho n fw h i l e S t u d i e st h e s eq u e s t i o n s ,i t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b e c a u s ew ew i l lf i n dt h ew a y sw h i c hd i s t i n g u i s hf i n i s h e dc r i m ea n du n f i n i s h e dc r i m e I nt h ea r t i c l e ,T h ef i r s tp r o b l e ml h 砒w ed i

8、 s c o s s e di st h ec o n c e p to n “ r c c o 鲥t i o nm i s m k e a n dd 舾s 嘶U n d e rt h i sp f 砸s e w ec l a s s i f i e dt h ea r t i c l ei nt h r e es t - t i o n s T h ef i r a “ r e c o g n i t i u nm i s t a k e “ i so fc r i m i n a lm a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 T h

9、es e c o n d 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 “ i so ft h ei l l e g a l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 T h et h i r d “ 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 i so fs t o pc r i m i n a li n t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 T h ea x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da l lp r o b l e m sb

10、a s e dO nt h et h r e e8 鲥0 1 1 I nt h ec r i m i n a ll a w ,T h e I n i s t a k e 竹p r o b l e mw i l ls o l v ew h e t h e rt h em i s t a k es t o pc r i m i n a li n t e n LI no t h e rw o r d , t h e “m i s t a k c l * # p m b l e mw i l ld i s t i n g u i s ht h ec r i m ew i t ht h en o n -

11、 c r i m e , t h i sc r i m ea n do t h e rc r i m e ,f e l o n ya n dt i g h tc r i m ep r o b I 锄T h e r e f o r e ,l 【i sj n l p I 椭址t Ot h ep r 甑A n d 。t h e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 。c l e a r l yt e l lt I $ t h a tt h ep r o b l e mi sr e l a t e 幻s u b j e c t i v ea s p e c to fc r

12、 i m e T h e“ 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 。a n d 。m i s t a k e 。i sn o tt h ei d e n t i c a lq u e s t i o n , l o o k sl i k e i l l e g a l i t y 。a n d 。t h ei l l e g a l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sn o taq u e s t i o n I nf a c t , , ,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t o g n i t i o nm i s t

13、 a k e “ a n d “ e r i m i a n ld u t y ”a r eu sw a n tt Od i s c u s sO nt h ea r t i c l e T h i si st h ea r t i c l ea l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w o r d s :M i s t a k eR e c o g n i t i o nm i s t a k eC r i m i n a lm a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 m gm i s t a k eT h ei n e 酗lU n d e r s

14、 t a n d i n gm i s t a k eW r i t t e nb yW a n g ”f i a n gS u p e r v i s e db yP r o f e s s o rL i x i a o m i n g知识水坝damdoc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

15、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盘垂整日期:z ! ! ! 生: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五孟鍪日4 垂经日 纽 园日期:坦7 垒嶂鳓期:一丝2 :堡:

16、三!知识水坝damdoc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前言刖百所谓“错误”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不一致。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反映,但认识是一个过程,( 列宁语) 人的认识为什么会存在错误? 有许多原因,占有资料的缺乏;知识水平的积淀认识的方法偏离等都是其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在达到终级真理前,或者说在感性认识阶段,人的认识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认识错误的认识论原因,符合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在日常生活中,错误是常见的,如想错了、做错了、看错了等凡意思与现实不一致的,都可以认为是错误。当这种错误危害他人利益时,通常就会受到他人或社会组织的遣责和非难,并要承担相应的道义责任。在错误与犯罪相关联时,就成为刑法中的错误问题。由于犯罪的成立以行为人有故意或过失为条件,刑法又以处罚敌意为原则,处罚过失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