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试题(2017)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406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一轮试题(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一轮试题(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一轮试题(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一轮试题(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一轮试题(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一轮试题(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一轮试题(201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一轮检测试题1、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2016 年 5 月 17 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董仲舒ABC D 3.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

2、山刻石,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4.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5.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起全国人民对诗词的关注。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3、)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6.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7.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8.清朝前期统

4、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A.册封达赖、班禅B.郑和下西洋C.澶渊之盟D.迁都洛阳9.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胡适 1923 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

5、“清党”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 1927 年 3 月到1928 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危害的达 31 万多人,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人民的政策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12.“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A东北解放军B刘邓大军 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13.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

6、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14.“九二共识”是 1992 年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它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交往要以军事互信为前提C两岸交往要充分考虑美国利益 D.要坚持台湾利益优先原则15.1972 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他说的“另一个时代“是指A.世界进入信息时代B.中日正式建交 C.中国加入 APECD.中美关系正常化16.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简

7、洁等特点,能很好地表达历史发展的主题。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7.中古欧洲社会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D法兰克等国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8.“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 17 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

8、罗D但丁19陈赫是“大航海时代”的游戏迷。在游戏中,作为虚拟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和海地等地。他虚拟的角色应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0.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21.马克思在 1862 年 10 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A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9、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限制了总统的权利22.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00 周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3.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24.1962 年 8 月,美国 U-2 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场。10 月,U-2 飞机又

10、拍摄到导弹发射场的照片。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所有导弹。10 月底,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随即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A美苏开始争霸B美苏势均力敌 C美苏争霸达到高潮D美苏均做出让步25.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卡斯特罗四位人物的资料,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B.两极格局的形成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D.“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二、非选择题(26 题 12 分,27 题 14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2 分)26.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

11、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 ”的具体表现。(4 分)材料二 乾隆、嘉庆年间(1736 年1820 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 年1850 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

12、,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 分)材料三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 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 50 个纱厂了。1760 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 10 万,1851 年时人口超过 30 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中后期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原因。(2 分)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2 分

13、)(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中国输给西方的原因。(2 分)27.美国华尔街日报3 月 1 日文章称,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 1872 年到 1875 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 120 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钱钢、胡劲草大清

14、留美幼童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2 分)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2 分)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2 分)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4 分)材料三 见题 26 图(3)有学者认为,20 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4 分)28.20

15、 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说历史 比较两图,指出俄中两国苏维埃政权在分布上有何不同?(2 分)材料二 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摘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使材料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史实。(写出两例即可,4 分)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3)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2 分)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2 分)(4)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2 分)29.人类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