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4886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 分)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qi r b sh( ) 。 (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 din j( )人和开拓者。 2.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懊( )悔 炽( )痛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 C.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

2、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2 分),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 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 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

3、把玩深尝。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B. C. D. 6、古诗文默写。 (6 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5)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7、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 分)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

4、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够表现他 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吧。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2 分)(2)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 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2 分)2、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10 分) 8.根据下面语境完成对话。 (2 分) 有个年轻画家去找大画家门

5、采尔,抱怨说:“为什么我花了一整天画的一副画,卖了 一年也卖不出去呢?” 门采尔劝道:“你倒过来试试看, 。9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4 周年,班里拟开展一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活动,完成下列试题。 (1)、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3 分)(2) 、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 (2 分)诗(词)句:, 。(3) 、针对近日韩国引进“萨德”的行为,从珍惜和角度,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三、阅读与欣赏 (一)文言文阅读(13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2蒙母,结友而别。【乙】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

7、 分)见往事耳(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恐已暮矣( ) 盲臣安敢戏君乎 ( )11.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A 卿/今当涂掌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 非/复吴下阿蒙 D 盲臣/安敢/戏君乎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 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文: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3.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 (2 分)14.同是“劝学” ,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3 分)(二)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13 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3 分)这个

8、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 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 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 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 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 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

9、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 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 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 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5、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2 分)316、说说

10、对下面句子的理解(3 分)“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这句话的意思是: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意思是: 17、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 “行”完全一致?(2 分)18、第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 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2 分)19、划线句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分)20、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2 分)(三) 默读父亲(14 分)我是父亲最小的

11、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向我倾斜时搪塞哥 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 10 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 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 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 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 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 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 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

12、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 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 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 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 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 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 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 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

13、,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 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 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 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 17 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 4 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 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 60 里地回到家,眼 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 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 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 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 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