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4023819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011-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绥化市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绥化市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 II 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 I 卷

2、(选择题 共 140 分)本卷共本卷共 353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 ” “此制度”当指A科举考试 B君主专制 C纲常伦理 D军机六部2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

3、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2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 ”作者所说的“革新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的表现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西汉时期的新儒学C宋明时期的理学 D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潮27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 、 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 ,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C地学记载的精准性 D小农社会

4、的狭隘性28 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 。它的出现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29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

5、富30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 (每 5 年机器和工具的年平均进口值。单位:1000 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农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领域C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1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

6、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观念的建构。 ”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32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情况出现的原因正确的是A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B全球各国都采用了完全一样的市场经济C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D经济区域集团化33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

7、交孤立 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3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这表明列宁主张A建立各阶级联合政府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彻底废除各种私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5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A鉴往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60 分)第 II 卷需用黑色墨

8、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2 题第 4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 ( 25 分)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

9、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 ,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 ” 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 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 12 人住

10、3 房套间,3 个人住 4 房套间,45 人住 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印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 l 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邱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l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10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

11、同?(10 分)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5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城镇人口只有 5765 万人,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当时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到 1978 年城市数量由 136 个增加到 193 个,平均每年增加 2 个,这种速度非常缓慢;1978 年2000 年,城市数量由 193 个增加到 663 个,小城镇由 2173 个增加到 20312 个,市镇总人口由 1.7 亿增加到 4.56 亿。材料二材料二19 世纪工业繁盛的曼彻斯特根据材料一、二提取两项中英社会历史变迁信息并予以评析。请考生在第请考生在第 4646

12、、4747、4848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 1901 年 1 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 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 “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 。1903 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

13、,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 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 、 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1903 年 9 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 、 商人通例 、 公司法 、 破产律 、 奖给商勋章程等。1901 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 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 12 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陈旭麓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6 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

14、改革”?(9 分)46. (15 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材料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提出的“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问题,亦可称之为“梁启超之问” ,它直接受波伦哈克(德国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1 896 年出版国家论 ) “因以习惯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安,因于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常危”之论断的启发而提出。对于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未能深入思考的“梁启超之问” ,化解“民主专制”或假共和变真共和的关键,陈独秀则寄希望于国民的“自觉” , “觉悟” ,以树立真共和的基础。陈独秀分析了政治觉悟的“三步” , “国家为人民公产,人类为政活动物” , “是为吾人政治的觉悟之第一步” ;“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

15、础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是为吾人政治的觉悟之第二步” ;“所谓立党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 “是为吾人政治的觉悟之第三步” 。搞编自 邓丽兰清末民初“粱启超之问的提出及其论争(1)依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政治觉悟”的理解。 (8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粱启超之问”产生的原因。(7 分)47 (15 分) 【20 也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材料 立国之后相当长久的一个历史时期中,美国外交政策所奉行的是由国父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词中就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下述基本原则:(一)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托永久且根深蒂回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二)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自由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