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3739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四组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感动感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组说明本组说明】本组教材是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再见了,亲人记叙了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 凝成的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 托,讴歌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的作者满 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 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

2、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梦想的力量则是一篇 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中加拿大一个年仅 6 岁的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 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一个 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赞扬了瑞恩 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美好的童心。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 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从不同角度讲诉了感人至深的 故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善良、执着、无 私、奉献给

3、人们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 好心灵和高尚品质,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 桥、梦想的力量。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 为我唱首歌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

4、同,但 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附后)。群文略读记录表(附后)。【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导入谈话亲爱的同学们,本组课文带着我们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结束了。其实,无论是战争年 代还是和平时代,感动无处不在,它跨过大海、翻过山川,播撒在世界各个角落,托着天与 地,牵挂着山与河,无时不刻饱含在我们的胸怀里。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再次走进温暖我们心灵的感动中。(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感动”几个字)相信你们会 用精彩的阅读交流,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

5、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二、主题回顾孩子们,第四单元中有四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一直留在你心中的是哪一个?是什么让 你挥之不去?再见了,亲人:深情厚谊;金色的鱼钩:忠于职守;桥:无私无畏;梦想的力量:坚定执着。三、阅读概览三、阅读概览(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六篇以感动为主题的文章。前几天,我们重 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题目: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 为我唱首歌吧)。老师还请同学们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现在,请把你的阅读体 会和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1.学生汇报:刚才老师听了小组的交流,也看了同学们的阅读表填写得都很认真,那么请同学们说 说这四篇文章中最

6、让你感动的是什么?2由学生汇报引出主题并概括主要内容:十里长街送总理十里长街送总理衷心爱戴课文记叙了人们自发地冒着严寒在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周 总理的无限热爱和沉痛悼念。哑巴渡哑巴渡默默奉献哑巴渡老人一生默默摆渡无人问津,直到其病重再不能摆渡,人们才记起他的好,待到 他去世人们方知其是位负伤的老红军,为弥补当年打仗自己亲手炸毁的桥,老人死后用其一 生摆渡的钱重修了一座桥。最后一片藤叶最后一片藤叶舍已助人患肺炎的女孩珍妮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说,最后一片叶 子代表她,它的飘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贝尔曼得知后在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着暴雨的夜 里,用心灵的画

7、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长春藤叶,编造了一个善良且真实的谎言,而 自己却因淋雨感染肺炎去世了。最后那片常春藤叶依然留在古老的墙面,珍妮也绽放出了往日的笑容,伟大的画家贝尔 曼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为我唱首歌吧为我唱首歌吧真挚友情 七个濒临死亡的孩子,没有为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生命哀叹,却用顽强的意志挑战病魔, 用自己的生命热爱他人。“为我唱首歌吧”是不幸的伊丽莎白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求,更是七 个可爱的孩子用“爱”谱写出的生命交响曲。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得认真,体会得也很深刻!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这八 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人间真情中朝两国军民比山高比海深的伟大友谊,老班长忠 于革命、为了战友

8、不惜牺牲自己的金子般的光辉,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的老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桥梁,小瑞恩的善良创造出的奇迹,人民对总理的无限热爱, 老红军的默默奉献,老画家善良的谎言燃起珍妮生的希望,7 个快要死去的孩子为即将失聪 的伊丽莎白歌唱,无一不让我们被这浓浓的人性美感动。正是“伟大友谊、忠于职守、无私 无畏、坚定执着、衷心爱戴、默默奉献、舍己助人、真挚友谊”这些震撼人心的感动让我们 的知识树枝繁叶茂了。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孩子们,在这些震撼心灵的文章中,你在阅读表中写下了哪些打动了你的心的段落或 句子?请你给大家读一读,再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为什么让你感动?

9、可以自己读,也可以 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但是在你读之前,请邀请大家把书翻到最让你感动的地方。1 1十里长街送总理十里长街送总理1 生:“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句让我感动。这么冷的天,还有这么多的人来 与周总理告别。师:是呀,1 月 11 日,北京的温度已是零下了,人们冒着严寒站在长安街两旁等待着 周总理的灵车,作者一开头就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写出天与人同哀,衬托出人们悲痛 的心情。2 生:“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 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 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

10、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 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一段中男女老少焦急 地等待周总理的灵车最让我感动。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想象百万群众云集在十里长街两旁焦 急等待灵车到来的场面,感受人民群众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课件出示周总理简介和课文写作背景,教师介绍。(1)质疑:既然“四人帮”下了禁令,为什么人们还冒着危险焦急地等待着周总理的 灵车呢?(2)交流: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无比爱戴

11、和崇敬?3 生:“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 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4 生:“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 停下来!”5 生:“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2 2哑巴渡哑巴渡 师: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几件事?生:炸桥、摆渡、修桥生:没有谁知道哑巴有多老,在这儿摆渡有多少年。每一个过渡的人在最初的记忆里 哑巴老人就是这个样子;爬满皱纹的脸,深沉的眼睛,一条跛腿,一双粗大布满了老茧的手 不知摆过了多少岁月。但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

12、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 皱巴巴的脸。(引导学生体会将老人的外貌描写和老人的船进行对比,突出老人一心为人们提供便 利、默默奉献的品质的写法。)师:说说你在阅读表上提出的问题好吗?生:为什么文中说“乡亲们哑了,渡河哑了,天和地都哑了”?小组讨论交流:哑巴老人一生默默为人们奉献感动了天地、感动了渡河、感动了乡亲们,人们为这无 言的大爱而震撼。3 3最后一片藤叶最后一片藤叶问题:读完这篇课文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出其不意的故事结局。)感情朗读:(1)雨下了一整天,直到晚上也没有停。可是无论怎样风吹雨打,最后的那片藤叶就 是没有落下来。(2)珍妮目不转睛地凝望着那最后的一片叶子。那片叶子

13、像是在对珍妮说:鼓起勇气 活下去,要活下去啊。珍妮的眼里不知不觉地盈满了泪水。(3)原来是贝尔曼先生在那场暴雨中画上去的。为了珍妮获得生的希望,他自己献出 了生命。(4)对于穷画家贝尔曼先生来说,惟有这片常春藤的叶子才是他穷其一生的杰作。无 论是哪一位伟大画家的作品,也比不上倾注在这片叶子里的一片赤诚。探究点:这样的结局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结尾称作“欧亨利 式结尾”。结尾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提示出来,使故事有了新的意义。贝尔曼先生一下子从一 个穷愁潦倒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英雄,这不但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这样的结尾, 话说得虽少,却有巨大的潜在

14、意义,这样的叙述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而是把想象 的空间留给读者,让人掩卷沉思。)4 4为我唱首歌吧为我唱首歌吧分享:感情朗读描写伊丽莎白神态描写的句段。(1 1)“伊丽莎白的耳朵后面做了一次复杂的手术沉默的泪水会渐渐地、渐渐地充 满两眼,扑簌簌流下苍白的脸蛋儿。(2 2)“伊丽莎白热爱音乐胜过一切。安静的、空荡荡的房间里,她自己坐在一张 宽大的椅子上,让我坐在她的旁边,紧紧拉着我的手,声音颤抖抖地恳求:“给我唱首歌吧! ”(3 3)“音乐会获得了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媚的红晕在她苍白的 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她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 唱

15、队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高兴得又蹦又跳;约瑟夫眉飞色舞、喜悦异常。我想,这 时候,我们这些大人们流的眼泪更多。”(通过将伊丽莎白手术后和音乐会后的神态外貌描写进行对比,突出了孩子们战胜病 魔用纯真的友谊激发了伊丽莎白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领悟: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1 1)“谁都知道,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他们忍受病痛同死神决斗的信念,他 们的势不可挡的勇气,使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要碎了。”(2 2)这次最令人难忘、最值得纪念的音乐会,没有打印节目表,然而,我有生以来从 没有听见,也不曾希望会听见,比这更动人心弦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 我仍然能够听见它那

16、每一个震颤人心的音符。采访:生扮演伊丽莎白女士和她金发碧眼的女儿接受老师的采访。师:伊丽莎白女士,请问您听过的最感人的歌曲是什么?生:是 11 岁生日时 7 个白血病孩子为我演唱的歌曲,是令我一生感动的最美妙的歌曲。 虽然我现在听不见了,但是它一遍一遍在我心中歌唱。我伤心时,它会抚慰我,我失意时, 它会鼓励我。我永远不会忘记这 7 个孩子给我的一生的礼物。孩子们,谢谢你们。你们不仅读得非常精彩,还与我们共同分享了感受,把一个个令 人震撼的人物带到了我们的心里,老师同时被你们感动着。五、主题拓展五、主题拓展今天我们不仅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还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 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感动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你们看,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其实感动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 了哪些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