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3688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抽样方法,数字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抽样方法、数字特征教学内容和地位: 教学内容: 1.三种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2.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 3.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 地位: 1.抽样方法在高考中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考察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频率分 布直方图,数字特征在高考中也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 2.以上内容有时也会结合概率出现在大题第一问当中。教学重点: 1.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的特征与操作过程。 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与解读,茎叶图的解读。 3.根据数据求数字特征或根据数字特征还原数据。1、教材分 析教学难点: 1.系统抽

2、样与分层抽样的操作过程与特征。 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与绘制。2、课时规 划课时:3课时3、教学目 标分析1.理解三种抽样方法区别与联系并能够熟练掌握。 2.能够根据一组数据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 特征。 3.会求一组数据的数字特征,或通过直方图求数字特征。并能解释各数据代表 的具体含义与作用。4、教学思 路1.回顾复习(略) 2.知识讲解 3.例题精讲(略) 4.常考题型 5.易错考点 6.课堂小结必讲知识点5、教学过 程设计一、回顾复习(略) 二、知识讲解 知识大纲:知识大纲: 1.三种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

3、2.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 3.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 一、三种抽样方法一、三种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 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n 个个 体作为样本(nN)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 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均为.Nn抽签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 N 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 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 续抽取 n 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抽签法的一般步骤:(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2)连续抽签获

4、取样本号码.随机数法: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叫随机数表法. 2.2.系统抽样:一般地,要从容量为 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 n 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说明】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证:(1)当总体容量 N 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 k.nN(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 1 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此编号基础上加上分段间

5、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1)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中的 N 个个体编号。如果遇到不是整nN数的情况,可以先从总体中随机的剔除几个个体后再编号。(2)将整体按编号进行分段,确定分段间隔 k,k.nN(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个体的编号 L(LN,L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起始编号 L 加上间隔 k 得到第2 个个体编号 L+k,再加上 k 得到第 3 个个体编号 L+2k,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3.分层抽样: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 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

6、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 方法叫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 (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说明】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 (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人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 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 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 的比相等,即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一致性 二、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 1.频率分

7、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 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其一般步骤为: (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极差组数(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2.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 到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所分 组数的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 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它能够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 分比,它能

8、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息。3.茎叶图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 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 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因此通常把 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茎叶图的特征: ()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优点:一是既可以看出样本的分布情况又能看 到原始数据;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 示。 ()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 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 清晰。三、数字特征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我们取最

9、高 的那个小长方形横坐标的中点。 中位数当一组数有奇数个时等于中间的数,当有偶数个时等于中间 两数的平均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是使图形左右两边面积相等的线所在 的横坐标。 平均数将所有数相加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等于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其底边中点的横坐标的和。 标准差:方差:三、例题精讲(略)三、例题精讲(略) 四、常考题型四、常考题型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2.系统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求相关数据或概率问题 3.分层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求相关数据。 4.通过分组数据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或通过分布直方图完成分组数据。步骤:(1)求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2)

10、分组组数,一般组数定为 610 组左右,根据组数确定组距。差 差差 差差 差差 差(3)列频率分布表(4)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5.茎叶图信息的解读,与概率相结合考查。 6.根据数据求解数字特征并能够解释数字特征在生活中的意义。7.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数据样本的数字特征。 五、易错考点五、易错考点 1.系统抽样时,每组内应选取的编号求解有误。 2.系统抽样时,当总数不能整除分组时,应剔除有限个。 3.分层抽样时,求解相关数据计算错误。 4.求解数字特征时,计算容易出错。 5.混淆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 6.对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实际意义不清楚。 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 1.三种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2.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 3.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