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23636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长方形和正方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长方形和正方形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和直 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 长的含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理念:教学理念: 1、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 立周长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 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 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

2、简单图形的 周长,能利用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 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 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5 教时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于维舜于维舜 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一教时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 5860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

3、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个特征的发现、验证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 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长 方形、一个正方形)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 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 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二、探索

4、新知 1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a a、出示长方形图形、出示长方形图形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长方形有 几条边? (板书:长方形 4 条边) 那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发现的特征。 学生可能说: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左边的和右边的一样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我们通常把相对着 的边叫做对边。 谈话:同学们刚才发现的特征是我们用眼睛看到 的,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要想办法验证一下!请学生 那出长方形的纸,用又简单又方便的方法验证。同桌 合作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请学生上台演示验证的方法,可以通过用尺量或

5、者对折纸来得出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讲解: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 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边的特征: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 b b、谈话:研究了长方形边的特征,那它的角又 有什么特征呢?有几个角? (板书:四个角) 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角,得出都是直角。请学生验 证长方形的角是不是都是直角。 学生上台演示验证的方法,用三角尺中的直角验 证。 (板书:都是直角) c c、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你知道长方形有哪些特 征?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人上讲台说一说 2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a a、

6、出示正方形图形、出示正方形图形 谈话:因为我们有了研究长方形特征的基础, 所以现在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去观察研究正方形的特 征,要按照我们刚才的步骤和方法。 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板书:正方形 四条边 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提问:你是怎样发现的? 指出:在使用对折的方法时,不能只像长方形那 样对折,还要沿着对角线折才能证明是四条边都相等。讲解:我们通常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板书:边长)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边长? b b、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的特征。 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你知道正方形有哪些特 征?先同桌互 相说一说,再请人上讲

7、台说一说。 3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提问: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相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邻边 也相等。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里。( )厘米 ( )厘米 2、( )厘米( )厘米 ( )厘 米4、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出一个长方形 和一个正方形,同桌 合作拼拼看。 5、完成第 60 页想想做做 4。 学生先拼,然后

8、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有多种拼 法。 6、完成第 60 页想想做做 7。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成果。说说画 的长方形、正方行的各边是几格?是多少厘米?7、完成第 60 页想想做做 3。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教师做。提问:剩下的图形 还可以剪多少个正方形? 四、小结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 特征?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 5 题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于维舜于维舜 第二教时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本第 6162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结合具体 事物或者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周长。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 直

9、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情境,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 合。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卡片、玩具。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快要举行了,蚂蚁王国正 在紧锣密鼓的选拔爬行运动员,快乐和幸福两只小蚂 蚁作为优胜者做最后的比赛,胜利的一个将代表蚂蚁 王国参赛。它们两个分别沿着两片树叶的边线,看谁 先爬完一圈谁胜利。让我们来看一看,幸福先爬完, 幸福队胜利了。 生:不公平,幸福的树叶小,它爬一周的距离就 短,所以它虽然先爬完

10、,也不一定它爬得就快。 师:对,那么幸福和快乐沿树叶边线爬一周就是 树叶的周长,那么到底哪个长呢?我们今天就带着这 个问题来认识物体的周长。 二、摸一摸,描一描,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二、摸一摸,描一描,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 卡片:银杏叶 枫叶 教师介绍银杏叶和枫叶的价值,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增强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动手摸一摸树叶的边线,两位同学合作 将树叶沿边缘 描在黑板上,介绍树叶的周长。 三、运用生活素材,拓宽对周长的感性认识运用生活素材,拓宽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1)出示素材:各种图片、硬币、课本、汽车 等学生自由选择物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介绍物品 的周长。如果学生选择的是实物,

11、教师应让学生明确 所介绍的只是其中某个面的周长,而不是整个物体的 周长。 (2)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的着手,用摸 一摸、描一描或者量一量等方法给大家介绍物体的周 长,可以独立活动,也可以小组协作。 四,量量算算,理解周长四,量量算算,理解周长 1、描一描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2、量一量 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全班交流 3、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4、5 题 师生共同评析 五、解决情境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五、解决情境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的棒, 那么咱们再来看一看蚂蚁王国的爬行比赛。哎呀,蚂 蚁王国因为刚才同学们的

12、一句话,现在已经乱成一锅 粥了,看来还得咱们同学们出马解决才行。你们有什 么好的办法吗? 生:给他们找两片周长一样的叶子。 师:你们怎么确定两片周长的叶子一样呢?我们 有什么办法测量出树叶的周长呢? 生:先用绳子沿边线量,然后用尺子量出长度。 生:我只用绳子就行了,先拿一段绳子量出一片 的周长,作上记号,再拿这根绳子量另外一片树叶, 找到一个和它一样的树叶就行了。 生:我用软尺量。 师:同学们的办法太好了,蚂蚁王国的小蚂蚁终 于在同学们的建议下进行了一次公平的比赛。你们听 它们在表扬你们呢!(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出 的好点子,你们真的太棒了。) 六、小结。六、小结。 咱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周

13、长,在生活中各种各样 的物体都有周长,我们去量一量常见物体的周长,看 哪个同学的方法最好,量的最准确。 七、作业七、作业 想想做做第 6 题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于维舜于维舜 第三教时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6365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 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 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 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周长知识解

14、决挑战性问题。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小棒、投影仪、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一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同学们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了一圈,猜一猜 你走了多少米?这一圈就是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什么? 想知道这一圈的准确长度,也就是篮球场的周长吗? 你准备怎样去解决这一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形的周长。 (1)这是两位同学合作测量出的篮球场长和宽 的长度。 (长 26 米,宽 14 米) (2)利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看着摆的长方形, 想一想应该怎样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试着练一练, 并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准备交流。 (3)

15、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练习。 (4)学生利用小棒在投影仪上汇报算法。 方法一:26+26+14+14=80 米 长+长+宽+宽 方法二:262=52 米 先算 2 个长 142=28 米 再算 2 个宽 52+28=80 米 最后合起来 方法三:26+24=40 米 先算一个长加宽 402=80 米 再乘 2 对于方法三,要让每一位学生再摆一摆,说一说, 理解方法。 (5)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一说你喜欢的理 由。 (6)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探索正方形周长。 (1)小兔听说同学们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他 拿来了一块正方形的手帕,想请教同学们一下。手帕 的边长是 25 厘米,它的周长

16、是多少?你们能帮助小 兔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汇报。小兔想请教一下小老师,为什 么用边长乘 4? (4)同桌同学互相扮演小老师和兔子,说一说 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三、巩固、拓展训练 1、 “想想做做”第 3 题。 独立完成,学生板演,集体反馈。 2、小结。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喜欢的长方形、正方形 周长计算方法吗?想不想用你喜欢的方法,再练习几题? 3、出示一组没有数据的长方形、正方形。 师:为什么这些图形的周长不能计算。计算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数据? 学生独立测量长、宽、边长,再计算周长。 4、第 4、5 题。 接下来,我们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独立完成,说一说求需要多少米铝合金材料和四 周的栏杆长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5、变式训练。 我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沿着房屋围一个边长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