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628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习题(共5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 项羽之死项羽之死 、 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习题习题时间:时间:4545 分钟分钟 分数:分数:100100 分分一、基础题(3 分 x10=30 分)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 莫不中音(zhng) 鼎铛(dng)玉石B囷囷(qunqun)焉 膝之所踦(y) 架梁之椽(chun)C麾下(hu) 剽(pio)掠其人 大軱(g)D尽锱铢(zzh) 妃嫔媵嫱(bn) 逦迤(ly)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立) B杳不知其所之也(静寂)C田父绐曰“左”(欺骗)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很宽绰的样子)3下列加点实

2、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族庖月更刀,折也 /虽然,每至于族B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足之所履,膝之所踦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若非吾故人乎D所见无非牛者/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4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手之所触,肩之所倚/杳不知其所之也 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然今卒困于此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D多于九土之城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5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在不相同的一组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所见无非牛者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吾知公长者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依乎天理,批大A B C 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

3、项是( )而刀刃者无厚 良庖岁更刀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辇来于秦 直夜溃围南出 朝歌夜弦 族秦者秦也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可怜焦土 项王军壁垓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为动用法使动用法意动用法A、B、C、D、7. 对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族秦者秦也” 、 “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 臣之所好者道也”都是判断句。 B、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然今卒困于此” 、 “函谷举” ,都是被

4、动句。C、 “视为止,行为迟” 、 “剽掠其人” 、 “ 饮帐中” 、 “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都是省略 。 D、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之未尝” ,都有宾语前置现象。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个项是( )A、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译: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B、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不能抬起头来看他。C、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D、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译: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却不以秦的灭亡为鉴戒,那么又要让后世的人再为他们哀叹了。9、下列句子不含有错别字的个项是( )A、暖响,春光溶溶 B、一肌一容,尽态极颜C、直阑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D、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 3、4 段,完成 1115 题(原文略) (共 30 分)10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A句的两个“其”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 B句的两个“其”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其”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

6、个“其”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11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亦念其家(顾念)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全)C、日益骄固 (本来)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12根据文意,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 ( )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当时的人(如杜牧);是指秦人。B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是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D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1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 分)A第一段用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

7、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E这部分,由古及今,借古讽今,分析议论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的事实,暗寓李唐王朝切勿重蹈覆辙。不要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F在论述“秦爱纷奢”不恤民力必然导致灭亡的命运时,赋用的是推理分析的方法。G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指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外力各不相同,但都是历史发展

8、的必然,谁也无法挽救六国和秦落得族灭的下场。H铺写秦王朝的穷奢极侈,连用了六个对比。极度的夸张,有力地揭露了秦始皇掠夺天下财富的贪婪。饱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即对封建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穷奢极欲的愤怒和批判。14.翻译句子(5 分 x3=15 分)(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三、课外阅读(选择题每个 5 分,翻译每句 6 分,共 40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20 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

9、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

10、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生,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

11、释:釜鬲:行厨炊具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学干诸侯 干:求托、请托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困:使窘迫、困窘C及见之,又倨 倨:傲慢、放肆D昭王新说蔡泽 说:听说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延入坐,为上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其君,非也/其皆出于此乎C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此物固非西产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17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组是( )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 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乃谢病归相印 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A B C D1

12、8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B蔡泽认为,人之立功,最好的祈愿是功名和性命都能成全。商君、吴起、大夫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C蔡泽终能发挥才智,建功立业,有赖范雎向秦昭王举荐和让贤,后来范雎还托言病重以让相位,蔡泽获得了拜相的机会。D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盾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19下列对文末太史公的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辩士到了头白也没有获得入仕的机遇,实在是因为游说的效果不大,而非其胸中缺少筹策。B天下贤能之人

13、有许多都像蔡泽一样,能够拥有偶合的机会,能够为世所用,并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挥洒自己的智慧。C蔡泽之所以能够“垂功于天下”,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困于赵而被逐,到韩魏又失釜鬲之后能够激励自奋。D太史公引用韩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话,是为了说明建立功业要有凭藉和条件的道理。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 6 分)(1)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2)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宁有之乎?(3)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参考答案】1-5:c a D B B 6-10:C A B D D 1112:C B 13:C G15D 说:喜欢 16C 本来(A.于是、就;才;

14、B.代词、那些;大概、或许;D.和、同;结交、交好)17B (1)“蔡泽路上被抢劫”一句不属于表现他智慧与谋略的句子。(3)是范雎的行为。18A. 蔡泽的到来在当时对范雎并不构成威胁。19B.与文意相反。【译文】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