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23522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农业局2010年度及“十一五”期间自然灾害应对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曲靖市农业局曲靖市农业局 20102010 年度及年度及“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期间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市人民政府:根据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0 年度及“十一五”期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农业生产遭受特大霜冻灾害情况专题报告如下:、 农业生产遭受特大灾害情况(一)2008 年自然灾害2008 年 1 月 13 日以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曲靖市先后遭受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2 月 11-13 日,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麒麟、罗平、师宗等 9 个县(市)区出现凌冻雨天气,气温均下降至零下 2-5 度,且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危害程度

2、之重为我市近 30 年来所罕见。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 445 万亩,受灾 333 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5%,成灾 302 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68%,绝收 215 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48%。蔬菜育苗大棚、田间渠道等设施设备受损严重,全市因冰冻雪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10.7 亿元。(二)2009 年自然灾害2009 年 3 月 13 日至 14 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曲靖市出现了大范围霜冻和强降温天气。夜间气温骤然下降至-2-6,白天气温回升较快,最高温度达 25,最高温差达31。这次过程降温之快,温差之大,对农作物危害之深都是2历史罕见。致使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麦类,荚果膨大

3、期的豆类,苗期的马铃薯,角果发育成熟期的油菜等农作物严重受冻,正值开花期的桃梨李苹果等基本绝收。这次特大霜冻造成的灾害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成灾面积大、重灾作物多,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据统计,此次霜冻灾害涉及到 9 个县(市)、98 个乡(镇)、1118 个村、受灾人口 170 多万人。全市小春作物受灾面积 263.7 万亩,成灾面积 176 万亩,绝收面积 74万亩,分别占小春种植面积 347 万亩的 76%、51%、21%。全市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87067 万元。(三)2010 年自然灾害2009 年 7 月至 2010 年 5 月,曲靖市遭遇了 5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创下了有气象资料

4、记载以来干旱持续时间最长、干旱程度最深、旱情发生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四个历史之最”。一是干旱持续时间最长。旱灾露头早,从去年 7 月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夏、秋、冬旱延续春旱,至今已持续干旱 8个月,据气象部门预测,旱象将持续至初夏乃至更迟。二是干旱程度最深。1998 年、2003 年、2009 年我市气温并列为1961 年以来的最高年。去年 7 月至今,全市降雨量与常年相比偏少 3064%。截至今年 1 月底,蓄水量仅为 5.38 亿立方米,占计划蓄水量的 66.4%,比近五年同期减少 2.78 亿立方米。全市水库干枯 43 座,机电井出水不足 104 眼。三是旱情发生范围最广。全市因旱造成

5、115 个乡镇、1583 个村委会104.24 万人、77.4 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受旱人口占总人口3的 17%。四是造成农作物损失最大。据统计,全市旱情涉及9 个县(市)区 115 个乡镇 1583 个村委会。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554 万亩、成灾 517 万亩、绝收 376 万亩,分别占99%、93%、68%。小春粮食、油料、蔬菜受灾面积 351 万亩、成灾 344 万亩、绝收 278 万亩,分别占 100%、98%、79%;水果、蚕桑、花卉受灾面积 202 万亩、成灾 184 万亩、绝收 101万亩,分别占 99%、90%、50%。小春粮食预产 3000 万公斤,比正常年景减产 2.7 亿

6、公斤,减 90%,油菜籽产量 3655 万公斤,减 73%。全市农业经济损失近 20 亿元。“6.25”特大洪涝灾害:2010 年 6 月 25 日 20 时至 26 日凌晨 5 时,由于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曲靖市自北向南多云转阴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并伴随冰雹。此次强降雨的特点:一是强度大。马龙、麒麟、会泽中心城区 24小时降雨量分别达 208 毫米、135 毫米、98 毫米,雨量大于50 毫米有 16 个乡镇,大于 100 毫米有 4 个乡镇。二是持续时间长。自 25 日 20 时开始到 26 日凌晨 5 时,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没有间歇。三是雨量集中、洪水来势猛。暴雨时,

7、山洪暴发,平地起水,短时间内汇聚入距马龙县城 8 公里的城市供水龙泉水库,洪水漫溢,致使马龙县城等多处一片汪洋,低洼地积水深度达 1.6 米。通泉、月望、王家庄、马过河4 个乡镇与外界的公路全部被水淹没。此次突发局部洪涝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造成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4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涝灾害涉及 3 个县(区)16 个乡镇 40 个村委会,受灾人口达 10.65 万人,大春农作物受灾282359 亩,占已播面积的 13%,其中:粮食作物 21669 亩,占 14%;经济作物 65690 亩,占 11%,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9

8、49 万元。、 抗灾救灾采取的应对措施重大灾情发生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市委、市政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最紧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及时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研究,周密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曲靖市农业局反应迅速,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应对,及时启动曲靖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展开了抗灾救灾和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把保障灾民的生产生活和人身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9、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出台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方案,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政府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方法进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工作。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市、县均成立了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5层层落实责任制,通过“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社会捐赠、银行贷款”,多渠道、多途径广泛筹措救灾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共投入各种抗灾救灾资金 33266 万元。(二)健全救灾工作机制。及时成立抗灾救灾工作机构,加强对灾后恢复和灾民生活安排的领导。加强对工作督导,及时掌握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及质量,组织工作人员深入

10、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做到工作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对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各项工程技工人员实行统一培训,对池管、棚膜等建筑材料统一调供,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加强与中央、省各级部门的配合,积极争取和落实恢复农业生产资金,促进灾区农业生产尽快恢复与发展。(三)强化工作责任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实行专人值班制,加强预报预警,全面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做到报告及时,处置及时。(四)加强督办检查,严格资金管理。实行救灾资金专款专户专用,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建立工期质量追究制,切实搞好

11、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五)分类指导,搞好自救。对灾后产生渗漏的大水池用150#砼浇筑、100#水泥砂浆粉刷,对破损沟渠修复重建,对冻裂、干裂的田间管道、喷滴灌系统开挖更换,对损坏管件重新更换,对损毁的大棚加固棚架、更换棚膜,对损坏的窖6池池采取重新粉刷,对淤塞沟渠组织群众清淤。通过项目扶持、群众生产自救,各级农业部门的心组织,强化责任落实,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服务等,为灾民及时提供救灾物资和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等,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全市现有 70%左右重特大自然灾害受损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恢复。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建设滞后,农业生产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二是农产品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投入及生产积极性。三是农业专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信息、标准、基地建设等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紧缺。四、几点工作建议、牢固树立防灾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二)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建立市级突发事件应对救灾专项资金,将自然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