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2939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阴晦(hu) 潮汛(xn) 恣睢(su) B、脚踝(gu) 觅食(m) 栈桥(jin) C、嬉闹(x) 嗤笑(ch) 拮据(ji) D、瑟索(s) 愕然() 牡蛎(l)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歇斯底里 相题并论 与时具进 脍炙人口 永往直前 十拿九稳 众志成诚 销声匿迹 错 别 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

2、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C、用尺规作三角形,在许多书中是作为基本作图的。 D、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 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_,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使孤苦无依的人 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

3、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阳光 A、 B、 C、 D、 6、名句填空。 (1)绿树村边合,_。 (2)_,留取丹心照汗青。 (3)无可奈何花落去,_。 (4)_,思而不学则殆。 (5)出淤泥而不染,_。 ()_,长河落日圆。(7)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有一句包含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请写出该 句_。(8)游山西村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是“_。 ”7、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你按要求给你的同学赠言。 (1)给一位聪明但平时学习不用功的同学。 _。 (2)给一位学习成绩好但易骄傲自大的同学。 _。 8、仿写句子 鸟与鸟巢如同蜜蜂与蜂窝;_与_如同_与_。 9、阅读一诗答题。

4、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全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 B、 “轮台” ,泛指北方边疆,此句表达了诗人为国守卫边防的强烈愿望。 C、 “风吹雨”是写作者梦中的情景,以此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 D、 “入梦”再现“为国” ,表现出诗人渴望战斗,抗敌报国的“壮心不已” 。 (2)联系自己对诗人及诗人所处时代的了解,简略说一说这首诗为何历经千年而不衰。_。 二、综合阅读(一)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

5、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 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 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 且开裂,像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 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族,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 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个

6、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 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 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地。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 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 母亲高兴地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 又叫水生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10、选文用_的手法来写闰土。试根据选文的

7、内容描述一下“记忆上 的闰土” 。 _。 11、选文第一段从哪几方面来描写闰土的外貌? _。 12、根据文中画线句,说说怎样理解“我”当时的感情? _。 13、闰土见到“我”时是一种“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 “欢喜”是因为_。 “凄凉”是因为_。 14、选文中加点的“厚障壁”怎样理解? _。 (二)画家和他的孙女 画家有一个 6 岁的孙女。6 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不对。 ”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

8、树了。 ”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的是树呢?” 他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 ”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有见过就没有吗?” 他说:“那不是兔子了。 ”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你画的马不对。 ”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 婷婷说:“

9、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 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 15、请概括出小说前三个情节的共同点。 婷婷_爷爷_祖孙_爷爷 _。 16、如果将画家的“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一句话改成“树枝与树干应该 哪个粗呢?”或“树枝是不能比树干粗的” ,好不好?为什么? _ _ 17、婷婷性格中最突出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特 点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最少找出两句) _ _ 18、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小说中“画家”这一人物的看法。 _。 19、小说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画家

10、祖孙两人对“画”的看法。试从小说 中再找出一例,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_ _ 。 20、从深化小说主题的角度为小说选择一个最好的结尾。 A、画家望着孙女的获奖证书,傻了。 B、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二样呢?”C、画家望着获奖证书,勃然大怒:“这不是把孩子引入歧途吗?” D、画家拿着获奖的画去问婷婷:“蛋怎么会比鸡大呢?”(三)美丽的桥 很久以前,一直和睦地生活在相毗邻的两个庄园的一对亲兄弟陷入了一场纠 纷,这是 40 年来两兄弟之间首次发生纷争。 在这四十年当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并着肩地辛勤劳作着,共用 家业机具,互换丰收果实。可是这种漫长而有益的合作突然停止了,原

11、因是发生了 一起小误会,结果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一天上午,有人敲开了哥哥家的大门,一个身背木匠工具的人对哥哥说: “我正在找活干,如果您的庄园需要修缮,我可以帮助您。 ” “是的,我这里正需要 你。 ”哥哥回答说。 哥哥说:“你瞧,在小溪另一边的那个庄园住着我弟弟。上周我们两个庄园 之间还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但是,前几天我弟弟用推土机开了一条渠,从此,一 条小溪横在我们的庄园中间。 ” “他这样对待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你看到粮仓旁边那堆废木头了吧, 我想让你在这里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从此我永远都不想见他了!”哥哥说道。 木匠对哥哥说:“我懂了。请给我钉子、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锹。我的活计会 使您满意的。 ” 哥哥帮助木匠准备完所有的材料后,离开了庄园,忙别的去了。 木匠一整天都在忙碌着,又是测量,又是锯木头,又是钉钉日落时分, 当哥哥回来时,木匠已经干完了活。这时,哥哥惊得目瞪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