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724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礼记大学包含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 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 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教化的过程。从“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 “明明德”的目的就 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经世济民, “止于至善”, 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 “三纲领”的宗旨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是儒家“修己治人

2、” 之道的概括,儒家内圣外王哲学的具体化。 从“八条目”来看,政治过程的具体措施与教育过程的具体施为,更是具体地紧密相连。2 教育的实质教育的实质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 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 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 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 又是教育的目的。 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自我说明的封闭 体系 “三纲领”的起点是“明明德”,这“明德”是先天完善和自足的。它的实质是儒家思想的性

3、善论的推衍,是农业文化的重人本色的归纳,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农业的 生产关系的总合,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赋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发扬光大,从而 实现人的完善和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来的“德”中找到根 据。 “亲民”则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 ,而所谓“至善”的社会也是一个和美的理想的人伦社会,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内容、 目的和方法都统一到了伦理道德上。 “八条目”的起点是“格物” ,而所格之“物” ,但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生产、生活实践, 而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伦常道德

4、。 “致知”的“知”是“知止” 、 “知本” ,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性 认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 、 “正心” ,培养道德情感。 “修身”的核心是伦常之“身” ,其主要标准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都是以“修身”为“本”的“末” ,是修身的自然结果和外化。 “齐家” 的主要内容是“孝” 、 “悌” 、 “慈” ,这又是“治国”的根本:“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 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 也。 ” “治国”的主要内容又是“兴仁” 、 “兴让” 。家国一体、天下一家,治

5、国如齐其家。 “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 ,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 民不倍。 ”最高的目标统一于“止于至善”的理想人伦社会,实则整个过程又完成于伦常道 德的建立。 3 修己治人的教育过程论修己治人的教育过程论 “三纲领” 、 “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 “修己”是教育自己, “治人”是教育他人。 “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 一个政治过程, “修己”是“本” ,治人是“末” , “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 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 由“三纲领”所论的教育的三个不同层

6、次的目的来看, “明明德”固然是修己,是教育 自己,而“亲民”则是治理他人,是“治人” 。 “亲民”即“新民” ,使民“新” ,亦即使民 明“明德” ,这即是朱熹所解释的:“新者,革其旧也。言既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 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因此, “治人”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明明德”的过 程,政治过程又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教育过程。再进一步, “明明德” , “亲民”都是为了淑世 济民、治理天下,建成美好的理想社会。 八条目“的程序设计中也贯彻着修己治人的精神。 “修身”即是修己,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都是“修身”份内的事, “齐家” 、 “治国”

7、、 “平天下” 即是治人。 大学还提出了以推己及人为核心的为学修行的基本方法-“絮矩之道“ 4 肯定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肯定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 三纲领的起点是“明德” ,这种“明德” ,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 这些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使人天生具有的“明德” , 依靠人自觉的主观力量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是一个自修的过程, 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 “慎独“的方法是发挥主体能动作

8、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周 围的人监督的情况下,能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 违反道德行为准则,是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5 教育认识论教育认识论 认识阶段认识阶段 “知本知本”,即知道教育的着手处,即知道教育的着手处 在“三纲领“中是指“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在“八条目“中,则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知止知止” ,即了解和认同教育的最高目标,即了解和认同教育的最高目标 情感阶段情感阶段 “诚意”和“正心”都是讲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

9、一 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 大学把“诚意”、 “正心”放在“格物”、 “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 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 中的必然和必需。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 极的道德情感。 力行阶段力行阶段 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 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 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长恨歌主题的理解?马嵬坡赐死后,唐玄宗日夜怀恨,如何描写,哪些方面,有 特点?前后两部分杨玉环的形象有何差异

10、,说明什么问题? 结构 第一段长恨之根:君王重色思倾国,妃子倚色得专宠,明皇最终迷色误国。 第二段长恨之端:过脉之处,乐极悲来 第三段长恨之始:明皇出奔,贵妃惨死 第四段日夜怀“恨”:死别入蜀、重经旧地、深居深宫中的怀“恨”情景 第五段转“恨”仙境:日思夜梦不得见,转而构造了一个仙境。 主题 讽喻说讽喻说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 引发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爱情说爱情说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

11、纯真的爱情。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双重主题说双重主题说一方面对李、杨荒淫奢侈、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一方面对李、杨荒淫奢侈、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 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 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 艺术手法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 开篇和中段: 叙事写人均体现出现实主义手法 尾段: 展开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描绘出仙境中李杨爱情的缠绵悱恻和动

12、地感天 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 。有人称之为有人称之为“诗体小说诗体小说”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细腻动人 心理刻画: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叙事、绘景、写人、抒情完美结合叙事、绘景、写人、抒情完美结合 叙事:虚实相间,曲折婉转; 绘景:随物赋形,借景寄情; 写人:细腻传神,个性鲜明; 抒情:爱恨交织,情感浓烈。渔父楚辞与庄子中的异同?共同的意象是什么?渔父意象产生发展过程?对中国 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的影响?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 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

13、“世上 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 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 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 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 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

14、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 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屈原和渔父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 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全文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四个 自然段是两人的对答。 第一部分屈原露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 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渔父上场,并开始与屈原的问答。 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 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 “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 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

15、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 扬镳。 庄屈二文中“渔父”形象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以儒、道文化为背景的古代隐士风范。 王逸楚辞章句:“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 楚辞与庄子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打鱼人。庄 子以道家“得意忘言”的独特笔法,将“渔父”与自然之道合为一体,从而赋予了“渔父”以超脱 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更使“渔父”定格为隐逸的象征,开启了古代诗歌史上绵延不 绝的“渔父”意象。 渔父即儒、道中的隐者。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他们 顺水来去,随意钓鱼其中。 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

16、之高,还是处江湖之 远,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 “渔父”意象,恰是最经常地触发其情思的文学 “原型”之一。 楚辞如何产生?行文体式有何特征?如何理解传统楚辞的浪漫特制? “楚辞楚辞”最早由史记提出,是入汉后形成的概念。 泛指:楚声楚语的文学。 专指:经屈原由楚地祭歌改造而来的新诗体。 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文化较强的个体 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等,都呈现于楚辞中。 & 产生发展1诗经之后三百年间,诗坛长期荒凉,到了战国后期,楚辞异峰突起。楚辞产生的 原因主要有: 楚地巫风的盛行; 楚地民间音乐的浸润; 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天才诗人屈原的创造。 表现在四个方面: 短小篇幅 鸿篇巨制 神话传说 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