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2653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民转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牧民转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牧民转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牧民转移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民转移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 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在 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已取得了共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还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 战略性产业来抓,这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绵阳市 2003 年已转移农

2、村剩余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达 92 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 动力 245.5 万人的 37.5%,创劳务收入 37.8 亿元,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 892 元,占农民 人均纯收入的 34.9%。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出现了加快转移步伐,提前进入非农化、 工业化、城镇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人员,出现“民工荒“的现象。 殊不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健康有序地开展此项工 作,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转移主体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成为制约转移 程度的瓶颈。 一是我国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烈, 重土厌迁,小富则安,缺乏风险

3、意识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必不可少 的保障,不愿意离开土地,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是一种可以 流转的商品。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践证 明,思想观念改变与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直接制约和影响。 二是转移 主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据我们对 2003 年绵阳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 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84.6%,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仅 15.7 万人,占 6.96%。影响着转移的 程度和步伐。 (1)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

4、而质量要求却又在不断提高,这样,农村 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要转移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 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农 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增 加,但他们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 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绝大多数已转移的劳动力,属于亦工亦农型, 就业岗位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到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

5、 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不足,制约着向非农产业转移的 进度和规模。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由工资收入 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的载体的发展情况。在我国现阶段,农 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般来说有三大去向: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一 是乡镇企业数量较多,但层次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经营状态不佳, 自身职工的解决尚且困难,更遑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小城镇建设质量不高, 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用行政手段“造城“,结果是无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作支撑,基础设 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实际上是“有城无市“,吸纳农

6、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三是我 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 及市政建设提供不足,就目前的水平尚且无法覆盖到已在城市就业和即将来城市就业的农 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之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建设,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撑 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就很困难,更无法 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就业供给。 三、农民工没有完全地享受到公民 的平等权利,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农民工数量截止目前已有一亿之众,数量虽 然巨大,但是,却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比如,不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平等的生活权利、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

7、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在就业条件、就业范围、工作报酬、劳动保护、 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到公民的平等待遇,如就业户口限制、就业职业限制、同工不能同 酬、同工不能同保障等,甚至连一点廉价的工资还经常拖欠无法按时兑现。 四、 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村教 育程度高度相关,在农村,传统思想的禁锢与经济发展的落后造成了其教育质量的低下进 而人力资本存量不高。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输出,另一方面留守农业的劳动力素 质得不到提升,前景堪忧。现行的教育体制落后的农村要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广大农民显 得力不从心。现在实施的各项杯水车薪的培训项目又存在各自为战,投入重复

8、,多头培训 的不良现象。第三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职业几能的鉴定缺乏完善的服 务。 五、农村劳动力资本流动的负作用日益明显。 从供给角度看,转 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 高的农村中坚力量,促使他们转移出来的动力与其说是农村就业的饱和,不如说是城乡预 期比较收入差异的扩大。受此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程度;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减少。据绵阳市的资料显示,2003 年转 移出去的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80%,20-40 岁的劳动力占 90%左右。从需求角度 看,现代化的非农产业就

9、业能力的增强需要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不断调整, 而工资水平的上涨刚性使得在资本、劳动双重过剩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成本相对较小, 从而雇主们不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更愿意追加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这 使劳动力需求处于萎缩状态。结果是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经济安全, 又造成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力资本逐渐贬值的局面,这样的负面效应是盲目转移所必须重新 审视的。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 发现,要有效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 稳健原则:一是转移应以不构成对农业产业人力资本的掠夺为限;二是转移改变了经济

10、社 会结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三是对待转移问题应该积极,但不能着急;四是转移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就业载体的承受能力;五是转移的同时应当巩固、防止回流。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们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开辟一条供给有方、制度跟上、内部消化,外部吸纳, 国际转移的通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农业内部组 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但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农村、 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 移。即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

11、的剩余劳动力向养殖业等方面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 (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 。 (一)大力推 行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1)农村教育思想现实化。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仍 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 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 (2) 农村教育投资多元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规模在进一步扩大,需要不断改善教学 设施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仅凭政府财政的支撑是远远不 够的,应发掘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的教育投资渠道,充实教育资金来

12、源。 (3)农 村教育方法多样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 造,而是务工务农。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的教育应当是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与职业教 育并重,兼带动发展成人教育,在保证基础较好的学生能顺利升学的同时,更要满足无法 升学的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需要,以使之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岗位上能胜任工作。 (4)建立 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体系。 (5)调整不合理的制度设置和政策规定,让 农民真正享受到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 和,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

13、,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 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 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 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所以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种养加、产 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 道就业的新局面。 (三)顺应历史潮流,调整制度、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 合理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当前,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很多制度已成为影响农村

14、富余劳动力的 桎梏,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制度的合理变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将是 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1)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减小阻力。 (2)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转移的后顾之忧。 (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 度改革。 (4)推进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四)鼓励和支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开拓大中城市 就业门路,有层次地引导非农产业载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大 部分要靠非农产业

15、载体的吸纳。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各地实际 出发,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产业 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的初级转移,有效地锻炼劳 动力素质,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当前, 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想转移出去,但由于信息不灵,要么无奈地困守在土地上,要么 盲目流动。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 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要在规范现有的各种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的 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中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 介绍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 设,在着力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大力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并逐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市场,全方位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各类法律保障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