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2450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响的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響的理性思維音響的理性思維 音響二十要音響二十要為什麼要寫為什麼要寫音響二十要音響二十要自台灣有人開始寫音響器材的評論以來,有關音響器材表現的各種名詞、形容詞就一直處於不夠精確的情況下;而且,許多名詞或形容詞也一直被評論員或讀者們誤解、誤用,以致 於產生許多不應該有的迷惑與矛盾。究其原因,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個性脫離不了責任,國內國外土洋雜用的名詞也是原因之一;最後,評論人員本身及讀者未能對器材評論中 所用的名詞、形容詞深思也是幫兇。因此,許多評論甚至可說是玩弄文字遊戲,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說得直接一點,許多評論文章距離應該有的精確、紮實境界還有一段距離。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項所苦,曾經寫

2、了一篇音響十要的短文,當時祇是簡單說明我評論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發現音響十要早已經無法滿足精確的要求,而 且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評論文章仍然會因偷懶而寫得不夠週全。因此腦中就蘊釀著要重新為如何寫、看器材評論文章下個較詳細的分項。讓我自己、音響論壇的評論員、以及 讀者們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唯有這樣,文字的傳達才能達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評論的文章才能更紮實、精鍊,且言之有物。或許,我的思考尚不夠週全,以下的二十分項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論之處。不過,多年以來音響二十要已經成為台灣音響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希望 新讀者在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精確的培養出自己品評音

3、響器材的基本能力。這樣,也就不會被許多不精確、玩弄文字、模稜二可的評論所迷惑。音響第一要:音質音響第一要:音質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時 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樣。一件音質 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 強,但是不耐久聽,

4、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或許我這麼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在稱讚 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 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音響第二要:音色音響第二要:音色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在英文裡,音質(TO

5、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 或 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裡,音質與音色經常被混用、誤用。我們時常會聽到: 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 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就像布料一般,布質是指它 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在音響器材評論裡,音色就如同顏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顏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黃、有

6、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說 它是帶點憂懋的藍。總之,音響器材就如樂器一般,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一把二百萬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著金黃色的光澤;而一把五千台幣的小提琴其音 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畫。雖然每個人觀點各異,但是,美仍然有著一個大家承認的共識,您不能說一個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樣的您不能說一件冷藍音色的器材是美。 這就是我們對音色之美的共識。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這個項目很容易瞭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佈。問題

7、出於如果把從 20Hz 到 20KHz 的頻寬祇以三段來分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裡呢?多低呢?為了讓形容的文字更精確,有必要把 20Hz-20kHz 的頻寬加以細分。照美 國 TAS 與 Stereophile 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當規律化。不 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麼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於中國人而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 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 20Hz

8、-20KHz 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 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極低頻極低頻從 20Hz-40Hz 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 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 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祇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

9、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這就像 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 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低頻低頻從 40Hz-80Hz 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 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 突出,使得聲音失

10、去平衡感,不耐久聽。中低頻中低頻從 80Hz-160Hz 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長、寬、高尺吋有關。 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使耳朵不致於轟轟然。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 呈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祇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 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中頻中頻從 16

11、0Hz-1280Hz 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讀者們對樂器音域的最大誤解 也發生在此處。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從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瞭解這段中頻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了。祇要這段頻率凹陷,聲音的表現馬上變瘦了。有時,這種瘦很容易被解釋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響 迷都處於中頻凹陷的情況而不自知。這個頻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從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來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大多在 2

12、500Hz 或 3000Hz 左右,也就是說,2500Hz 以上由 高音單体負責,2500Hz 以下由中低音單体負責。這 2500Hz 約莫是 1280Hz 的二倍,也就是說,為了怕中低音單体在中頻極限處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師們統統把分頻點提高到中 頻上限的二倍處,如此一來,最完美的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音單體發出。如果這種說法無誤,高音單體做什麼用呢?如果您曾經將耳朵貼近高音單體,您就聽到一片嘶嘶的聲,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沒有高音單體發出嘶嘶的音,單用一個中低 音單體來唱音樂,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音路設計的喇叭,這段中頻絕大部份會被包含在中音單體中。中高頻中高頻從 1280

13、Hz-2560Hz 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 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祇要弦樂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高頻高頻從 2560Hz-5120Hz 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 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

14、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 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祇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極高頻極高頻從 5120Hz-20000Hz 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事實中,瞭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盡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處 能量愈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全?您有沒 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

15、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 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您還記不記得以前的 Spentdor SP-1 喇叭?它是三音路設計,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超高音單體三路。那個超高音單體負責 13000Hz 以上的頻率。我記得當時有許多 人都不解,為什麼 SP-1 有超高音單體,而聲音卻是那麼的柔呢?應該要很銳利才對呀!現在我想您該瞭解了吧!SP-1 設計著眼點在於使高音單體不會失真,而又能再生極高頻。 這就是 SP-1 聽起來很舒服,具有音樂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高

16、、中、低頻段的分段法之後,我們接著要討論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當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對低頻段 與高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鬆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後者有低頻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夠抓得住高頻,讓它不會飆得耳朵難受,我們說它高頻控制力佳。請注意, 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壞就可以說是器材本身的優、劣。音響第四要:音場表現音響第四要:音場表現音場到底是什麼?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Sound Field泛指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樂隊的排列(包括寬、深、 高、低)。在台灣,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為無論是聲音的舞台或音台都無法讓人望文生義。至於Sound Field,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 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