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398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汉英词典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之有汉外词典,当从 400 年前计起。16 世纪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等耶稣会士抵华,为方便新来教士学习汉语,遂着手 编写一部汉语拉丁语词典(Dictionarium SinicoLatinum)。这部按音序排列的汉拉词典完 稿于 1598 年,是迄今已知的第一本西洋汉外词典,只可惜一直未能出版,其手稿据信仍藏于 罗马耶稣会档案馆。以后又有汉意、汉葡、汉西、汉法等各类词典手稿或写本,大都出自传教 士之

2、手。17、18 两个世纪,西士为学习汉语编纂的汉外词典、字词手册、注音字表之类多如牛 毛,而有幸刊印成书的只占极少数。中国学者最熟悉的大概是西儒耳目资(1626 年刊刻于 杭州)。初看起来,这也是一本供西士学汉语用的字表,但它使用的拉丁拼读法却是首度公之 于世的汉字注音系统,堪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嚆矢。除了在注音方面有功于中国语言文字, 早期汉外词典还在中西物名的移译、概念的诠释、惯用法的描述,乃至对汉语结构特性的认识 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汉英词典的编写开始得晚,因为英美人来华晚。但因为有前人的汉外词典可资参考,有更 多的中国学人参与,汉英词典的编纂出版似乎更为顺利。第一本正式印行的汉英词

3、典,是英国 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主编的五车韵府(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19 年出版于澳门。这之后,到 20 世纪中叶,在华英美学者陆续编出 多部汉英词典,举其收词众、体例严、影响大者如: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主编的汉英韵府(A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74);翟理斯(HerbertA。Giles,18451935)主编的华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1

4、892);马修士(R。H。Mathews,1841918)主编的汉英 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1931)。这三部汉英词典都梓行于中西通商的最大 口岸上海。 早期汉外词典的对象基本上是外国人,汉英词典也部分沿承了这一传统。譬如翟理斯在 华英字典扉页的题记中写道,“学汉语是一场苦役”,他希望这本词典能够帮助“驻华领 事馆同事以及其他汉语学习者”减轻负担(当时他的主要身份是剑桥大学中文教授,但还兼任 “大英帝国驻宁波领事”一职)。不过,最早的汉英词典也已显露出另一种考量,那就是为中 国人学英文服务。从五车韵府封面上的一句话,可以窥知国人对此书的兴趣:“博雅好古

5、之儒所据以为考究,斯亦善读书者之一大助。”一个甲子后,上海点石斋重印五车韵府 (1879),序言称:“盖自中国创设各关口,与泰西各国通商以来,不下数十年,而其间人材 蔚起,研究西学者指不胜屈。但研究西学,如不展阅两文字典,则学问不得其精,文理亦不得 其当。”由此可见,为国人掌握英文、研探西学铺设便捷之径,也是早期推广汉英词典的附带 目的。现在我们编汉英词典,对象的主次已经换了位,首先是服务于我国的“翻译工作者、英 语教师和学习英语的读者”,其次也希望“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成为我们的用户(见本词典 1995 年版前言)。 汉英词典的编纂出版史是与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步的,进入 20 世纪同样如此

6、。1978 年, 文革甫毕,中国大陆便出现了国人自纂的首部汉英词典,即本词典的第一版,由商务印书馆印 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北外的这本汉英词典也恰好走过了三十年,这不是巧合,这是汉英 词典出版史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呼应。虽说问世于 1978 年,汉英词典的编纂工作在运动 正盛的 1971 年就已起步。那是何等艰辛的年代,编纂者却凭仗学人的一份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克服社会环境、资料条件等种种限制,及时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在国人的汉英词典编纂史 上,这第一步极为重要,以后无论哪本汉英词典,无论续编、新编、另编,或多或少都受惠于 1978 年的第一本。当然,一个

7、时代总会有自己的问题。1978 年版终究带有十年动荡的遗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迅猛推进,汉语词汇快速更新,因此不久就有再版的必要,并由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于 1995 年推出了汉英词典修订版。同时,其 他汉英词典也陆续面世,如吴光华汉英大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德范克 汉英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 书馆,2000)以及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外研社,2005)。这些作品当中,有的以词类 标注细腻而系统出众,有的以科技词目丰富取胜,有的因收词多、例证详而广受称许。如今的 汉英词典界,真正是诸家争妍、各呈所

8、长,也唯有如此,词典业才能兴旺,使学界和市场双双 获益。 市面上的汉英词典已经不少,本词典也已出过两版,而今再添这一版,在尽量保持原有格 局和特色的基础上(譬如大部分取自经典、诗词、近代白话小说的例证得到保留),大抵有三 点总体的考虑:一是兼顾学术和实用;二是以语文词条为主,兼收百科词目;三是以当代汉语 普通话为准,兼承书面传统,酌采方言词语。这三点实际上也是本词典初版所制定、修订版所 沿循的编纂思路。 词典是给人用的,所以总要考虑方便实用。但词典又要梳理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归纳出 一个明白的系统,因此须有一定的学理贯穿其中。就以词类的诠释来说,早在五车韵府中, 编纂者便试图界定一些词的语法功

9、能,比如把“个”字释为“一个前置于各种名词的小品词, 表示个体性”(A particle that precedes a variety of nouns,denoting individuality。)。后来的汉 语词典和汉英词典把“个”标作量词,只不过是以明确的词类标记取代了描述性的语法说明, 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实质的理解与五车韵府并无出入。而马礼逊能形成这种定义,则是因 为当时西方人对汉语语法已有一定的研究。他本人在编写词典前就出版过一部汉语语法书 通用汉言之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Serampore,1815)。语法研究的成 果,特别是对

10、词类的认识,很自然地会在词典编纂中体现出来。国人自己的汉语语法研究,即 现代意义的中国语法学,起点在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1898)。百年来,语法学家对词 类划分的认识在汉语词典的编纂中逐渐得到反映,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语文出版社 S 外研社,200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 馆,2005)等先后较系统地提供了词类标识。汉英词典也不落后,吴光华汉英大辞典、德 范克汉英词典、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等也都先后标注了词类。过去汉语界有一种说 法,叫做“词无定类”。汉语的词究竟“有定类”,还是“无定类”?如果有类可循,其界限 在哪里,判别的标准又何在?关于这

11、些问题,语法学界仍将有一争,但在词典界,看来人们宁 可信其有。毕竟,汉语的词类总不至于是一团糨糊,毫无统系和章法。词典编纂家多倾向于实 用,把语法家们的分歧搁置起来,求诸一个大致可行的词类框架。 标注词类的工作大家都在做,本词典只是顺从趋势而已。但在已有基础上,我们还想试着再 进一步,把标注做到底,做到单个的字。在这方面,以往也有过一些尝试,包括本词典的上一 版。从 1995 年修订版前言中的一句话,可以看出编纂者当年也思考了单字涉及的词性问 题:“对单字条目中的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作了有别于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 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凡是本身没有意义、只

12、做构词成分的单字,如“蝴蝶”的“蝴” (h)、“仿佛”的“佛”(f),在释义时用“see below”(见下)或“see”(另见)表示。 本次修订中,则不再迂回说明,直接采用明确的标记:“蝴”、“佛”只是无义音节,并不是 语素(词素),故标作音;虽有意义而一般不独用、只作构词成分的单字,如鹒(gng)、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杩”(m),则标作素。有些字现在不独用,但在古时候却成词,例如“蝮蛇”的“蝮” (说文解字:“蝮,虫也”;玉篇:“蝮,毒蛇也,蝮蜇手则断。”),是一个单音 节的词。遇到这一类字,我们仍视为独立的词,如“蝮”字标作名,只是加注了语体标记古 。由于汉语历史

13、久长,致使古今形成明显差异,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也相当大,经常需要把词 类和语体结合起来考虑。在语体和修辞色彩的标注方面,本次修订也做了一些改进,区分了文 言、书面语和口语。另外,考虑到不同语体之间的差别未必是绝对的,很多场合下只是程度问 题,我们在有些词目的语体标记前加标了“多”、“常”等,例如把“然而”标作多书。 表示语气转折的连词有好几个,“然而”是其中较正式的一个;口语里也不是听不到,但如果 一个人平常说话总是“然而、然而”的,就显得书卷气。平常我们说“可是”或“但是”。至 于“然则”,口语里基本上听不到,标作书就不会有疑义。 名、动、形、副等词类标注是针对汉语的词目设立的,而汉英两种语

14、言的词类划分和布局 毕竟不同,所以有时候,英文释义所用语词的词类与汉语词目的标记并不一致。一般说来,我 们会尽量让原语和译语的词类一致起来,一则可以显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二则语感上会舒 服一些,三则还可以多提供一种表达。例如,“维和”译作“peace keeping”当然可以(例证 有“部队 peacekeeping force”等),但既然这是一个动词,就不妨把译义改作 “keep(the)peace”(例见外研社牛津英语搭配词典,2006)。在标注词类时,我们参 考了现代汉语词典(2005),必要时则会加以补充或另标。比如“退票”,现代汉语词 典标作动词,本词典第一版(1978)也只有动

15、词释义,不过修订版(1995)已经把这个词处 理为动、名两用:return a ticket;get a refund for a ticketa returned(o runused)ticket:等 look for a returned(orunused)ticket。本次修订不必改动原有释义,只须添加词类标记。对 于“退票”、“退款”等动词和名词用法都很常见的兼类词,分别标注词类更为合理。 本词典是一部“中型语言工具书”(1995 年修订版前言),此番新修也无意改变这一 定位。这意味着,我们要控制篇幅,避免规模过大。以单字条目“塾”为例,由于“家塾”、 “私塾”都另行单独成条,就不再重

16、复引举这类词作例证,而用参照标志示以这些常见的搭配。 一方面要俭省篇幅,另一方面也要确保释义完整、例证充足。对于单字条目,配备例证时尽量 求其本字用法。仍以“塾”为例,一般词典上所举的例词不外乎“家”、“私”。然而, 何妨采用“六岁入enter a private school at six”作例证,把“家”、“私”列为参照条目。 有的词典希望让人用着方便,不必花时间另页翻查,于是在“塾”字底下完整地给出“家、 私”等例证。这样做自有好处,相关词语立时可见,但也有弊端:假若所有的词都既独立成 条,又充当例证,一本词典中复见的内容势必增加,部头自然就大了。部头一大,端在手上沉 重许多,却也是不便。另外,印张多了,消费者得多掏钱,是又一弊。“有利必有弊”,老话 说得一点儿不错。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思路和编法,从某个方面看可能很好,换个角度看却是 不足,恐怕难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