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1470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0606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国际标准种菜 在农业车间打工20 万莱阳农民成“农业工人“ 农产品年创汇 3.2 亿美元初夏时节,走进莱阳市龙大集团建在周格庄村的有机菠菜基地,正在忙碌的 54 岁农民董耀臣抬起身子,一边抹去脸上的汗水,一边向记者介绍:“俺现在完全是按照出口企业提供的国际标准种菜,在这里打工,俺不仅能按月领到 800 元的工资,而且年底还能拿到 2000 元的奖金呢!”像董耀臣一样,如今莱阳市农民已“摇身一变”成为执行国际标准的“产业工人” 。 莱阳市把农业推向开发开放的前台,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千里沃野成为 “农业车间” ,20 万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 ,占该市农村劳动力的 50

2、%以上,农民纯收入的 60%来自产业化链条。 为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使农业成为富民产业,莱阳市真正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通过产业化提升“农业素质” 。立足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该市大力兴办“农字号”企业,目前,全市已经兴办280 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外资企业 130 多家。这些企业等于把国际市场建在百姓身边,靠龙头企业带动,莱阳市建起了 40 万亩种植基地,建成年出栏 2200 万只肉鸡、42 万头猪、存栏 1000 万只蛋鸡和 1.8万头奶牛的畜牧生产基地。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素质迈向一个新水平,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品牌战略

3、作支撑,否则难以做大做强 ,不能给农民带来持久和较好的利益回报” 。目前,莱阳市已经成为品牌大市,拥有龙大食品和鲁花花生油驰名商标和 12 个山东省著名商标。鲁花公司通过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花生油专业生产厂家,带动省内外花生基地 120 多万亩,年销售收入达到 30 亿元。有了品牌做保证,该市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去年,莱阳市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 3.2 亿美元,占烟台市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四分之一强。仅龙大集团去年出口的保鲜蔬菜、调理食品等系列 400 多个精加工产品,年出口量就达 14 万吨,完成销售收入 26 亿元,创汇 1.6 亿美元。 莱阳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

4、农业”转变过程中,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受到极大冲击,一批“现代农民”也应运而生。姜疃镇濯村 8100 亩土地被外商租赁后,建设黄金梨、美国红提、花卉等果品园林基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民每年土地租赁收入 530 万元,同时 1300 多名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 ,年可获得劳务收入 500 万元。 为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闯市场难的问题,莱阳市积极倡导和扶持兴办合作社等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让广大农民抱起团来共同闯市场,架起了企业与农民、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让单个农民变成现在“抱团闯市场”的新型农民。目前,莱阳市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到 86 个,年销售收入 5.6 亿

5、元,带动基地 15.2 万亩,带动农户 9.2 万户。肥城市安庄镇北双村劲吹文明乡风 日前,肥城市安庄镇北双村 300 户村民都领到了“荣辱卡片” 。卡片上写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和村里位先进人物的事迹简介。这是该村党支部把“荣辱观”公民道德规范融入“美德在农家”活动的一个侧面。近年来,肥城市安庄镇北双村积极参加“美在农家”活动,该村围绕“家家学、家家议、家家做、家家乐、家家净、家家评”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使“美在农家”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他们建起藏书 3000余册的农家科技书屋,培训引导群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和村民签订美在农家责任书及治家承诺书 ,从多个方面规范村民的道德行为。通过

6、创建“美在农家”活动,使北双村劲吹文明乡风。肥城市安庄镇马洼村:巧绘生态农业新画卷 院外树木绿,厨房蓝火笑,田园景色美,栏内畜禽跳。这是肥城市安庄镇马洼村农民马学友家呈现出的一幅生态农业画。如今,在安庄镇,像马学友这样的沼气生态农业户已有余户,他们用节能环保的沼气描绘出乡村整洁美观、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新画卷。过去,在安庄镇农民烧火用的是柴火和煤,住房四周粪草成堆、污水遍地。为此,这个镇提出了发展农村沼气的工作思路。自去年以来这个镇共培训沼气技术员百余名,每个村都有至名沼气技术员。在兴建沼气过程中,还积极推行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用沼液喂猪养鱼,用沼渣当肥料等,促进了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

7、良好的绿色生态效益。小麦未收割秸秆已有主 6 月 1 日上午,肥城市安庄镇 村奶牛饲养大户 来到坡庄村种粮户李刚强家,签下了预购他家亩未收割小麦秸秆的协议:每亩元,随割随拉,当日付款。连日来,该镇随处可见像 这样与种粮户签订“秸秆订单”的饲养大户。近年来,以奶牛、肉牛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在安庄镇迅速壮大,作为奶牛、肉牛主要“口粮”的小麦秸秆也成了饲养户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谈起这个变化,还是 的账算得细:“我家养了头奶牛,年消耗秸秆万公斤左右。现在自己上门去收,价格是每公斤元,到年底秸秆紧缺时,每公斤得元,仅此一项便可节约开支元。 ”安庄镇镇长辛涛介绍说,目前,安庄镇每年产小麦秸秆吨,符合牲畜喂

8、养条件的有多吨。按全镇奶牛、黄牛存栏头计算,远不够饲养所需,因此“秸秆订单”便应运而生,并迅速推广开来。据统计,目前,该镇的小麦秸秆在未收割前便有了“婆家” 。顺山店乡农民种田看“菜单” “土豆套笋瓜亩产值元,辣椒亩产值元,大棚及季节蔬菜亩产值元”近日,笔者走进肥城市安庄镇中江村路培强家,见他正在对着一张表格,仔细核算效益账。他高兴地说,这张表是镇政府为俺农民制作的“大田菜单” 。“大田菜单”是一张蔬菜种植品种安排及效益情况参考表,上面详细列出了土豆、芹菜、西红柿、辣椒等多种蔬菜的亩用种量、播种期、株行距、采收期、产量、产值及套种模式。该乡多户村民家中都有一张这样的“菜单” 。为了调动农民种菜

9、积极性,让农民了解种菜效益、掌握种菜技术,安庄镇从当地种植大户中挖掘出高效种植模式,印制成“菜单” ,发放到农户手中。为搞好蔬菜种植,该镇还要求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帮助农民从“菜单”上选择适宜种植品种,由镇里统一安排技术培训等,深受全乡群众欢迎。千余打工队专务农活儿 眼下正值麦收时节,肥城市安庄镇洼里村年近古稀的村民赵玉梅没有再打电话催促外出务工的儿子赶回来收麦。原来,在村里农民工理事会的帮助下,她与同村的李玉才签订了帮工协议,把家里的庄稼活儿全托付给了他。今年以来,安庄镇因势利导,组织全镇部分干部驻村,引导各村协调未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以村为单位,每村组建一个农民工理事会,与外出务工的农民

10、签订帮工协议,以劳作时间长短或耕作面积大小计酬,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属操持农活儿,解决其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该镇共发展农民工理事会 71 个,组建专务农活儿的打工小分队余个,与万多农户签订了打工协议。种地打工队帮你来种地 “如今,俺村的男劳力大部分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我们十几个妇女就自发组成了种地打工队,为种地大户和家中缺少劳力的农户种玉米、除草、喷农药等,每天可收入多元钱。 ”安阳县崔家桥乡沙岸村种地打工队队长赵运枝如是说。据了解,像这样的种地打工队,在该县的个农业乡镇中几乎村村都有。由于农村的男劳力大都外出务工,农忙时,在家务农的妇女往往是力不从心。今年以来,安阳县的一些

11、家庭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妇女瞄准了这一商机,三个一拨、五个一组地组成了种地打工队,由种地大户或家中缺少劳力的农户出钱,种地打工队为其进行种地服务,有的按亩数收取一定的报酬,有的学着城里的钟点工按服务时间收取费用。有了种地打工队帮忙,今年“三夏”期间,该县一些家中缺少劳力的农户再不用为种地而发愁了,在外务工的男劳力也不用回家帮忙了。“这里是农机 110!” “喂,你好,这里是农机 。机子出啥毛病了?你在哪里?马上派人去!”月日上午时,在社旗县唐庄乡唐庄村的麦田里,来自临颍县的机手潘国强的收割机抛锚了,他拨打县农机局的“农机”电话不到分钟,技术员郭成现乘坐的“农机”巡逻车就到了。眼下,在社旗县农村,农

12、机户和外来跨区作业机手如在农机维修中遇到问题,只要拨打当地农机部门的热线电话,县、乡镇农机部门的“农机医生”就会立即前去“对症下药” ,义务进行检修。他们被广大农机户亲切地称之为“农机” 。据县农机局局长王长河介绍,今年“三夏” ,社旗县农机局和农机公司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农机”服务队,组织多名技术人员深入个乡镇的多个村组,开展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场进行咨询答疑和义务维修农业机械。“现在正是收麦高潮,我们就怕机器出毛病,耽误个把钟头就少挣一二百块钱,这里的农机可帮了我们的大忙。 ”临颍县瓦店镇叶庄村主任贾银耀激动地说道。贾银耀是该村跨区作业服务队的队长,在他的带领下,该村有辆收割机前来

13、社旗县进行跨区作业。他告诉笔者,他们要在月日转入下个区域进行作业,现在大家都商量着临走时要给农机局送面锦旗,表示一下谢意。树上挂青果 树下签合同 这几天,安庄镇前寨子村的杏农李银朝乐开了怀:他家的亩红杏还未成熟就被客商预订一空。和李银朝家的红杏一样,该镇近万亩优质红杏都结下了“娃娃亲” 。近年来,安庄镇带领山区群众把过去的山地变成了万亩杏园。该镇还成立了由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组成的技术顾问团,负责科技、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并通过“科技热线”向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该乡抓住果品销售环节不放松,积极开展各种推介活动,使红杏成为各地客商的“抢手货” ,让果农吃下了“定心丸” 。果农王国军高兴地说:“没想到咱这无公害红杏吸引力这么大,不但价格高,还卖得快,今年这杏财俺是发定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