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773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突与融合冲突与融合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唐近豪先生的抽象艺术作者:石莉作者:石莉 抽象画最容易画,也是最难画的。它可以抽离一切具体的形象,摆脱既定的形式法则,信手涂鸦,但是也因为它的自由,高度解放人类意识,抽象绘画变成了“一场走向精神世界的极限运动” ,是对“艺术本体”的探索。所以,要想创造出独树一帜、超越当代的个人画风,可能会比具象画的创作更为艰辛。然而,新加坡艺术家唐近豪先生却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在抽象世界里耕耘 30 多年,用自己的才情才性,为抽象艺术的未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抽象艺术源自西方,始于 1900 年康定斯基第一幅抽象画的诞生,其后在 60 年代达到高峰,发展成以波洛克、罗斯科、

2、德库宁、托姆布雷等人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 ,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绘画不乏抽象性元素,但为什么中国画最终未能发展成西方的“抽象艺术”?现在关于人类大脑的研究已经得出最新结论,证实东、西方人大脑工作模式的不同,是导致文化差异的根源。人的左半脑倾向逻辑思维,右半脑倾向形象思维,西方人在动左脑时,右脑受到完全抑制,反之亦然。而中国人在动左脑时,右脑的局部还在发挥功能,如同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习惯在关注物体的同时更多关注整个场景,强调互相依赖性。表现在艺术上,西方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创作风格。一种是“写实”(Realistic) ,忠实摹绘物象,依据自然科学原理和“客观” 、

3、“理性”的创作理念,努力的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甚至利用“暗箱” ,将逼真做到极致。另一种就是出现于20 世纪初,彻底去形象、去主题的“抽象” (Abstract) ,并在后来发展出偏向逻辑性的“冷抽象”和偏向感性抒发的“热抽象” 。西方艺术追求的是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即使是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后印象派,也只是纯粹抽象的先声。而中国的艺术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写实和抽象,是在情理之间找到平衡,透过那个可以分辨的形体写胸中逸气。思维方式的不同最终产生了东西方截然不同的艺术精神和形式。西方现代艺术传到中国后,如何借鉴融合,如何让中国艺术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成为中国几代画家为之魂牵梦萦,一直

4、在实践探索的事业。但不同思维培养出的“文化根性”很难真正发生密切的关联,要想超越中西间的藩篱和隔阂,摆脱冲突走向融合,使艺术得到发展和突破,可能只有抽象绘画才能实现最终的圆融。因为它是自由精神和创造力的极致发挥,能将东西方的优点做到完整的结合,不相冲突。中国人中较早创作抽象画的是一批旅居海外和其他地区的华人艺术家,唐近豪先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身处艺术气氛比国内更加宽松自由的新加坡,以前瞻性的眼光和超前的思想,选择了抽象之路来完成自己的艺术生命。唐近豪先生未曾接受过正规的学院训练,这个经历反而形成他不囿于成规的创新精神,在创作之初就开始探索各种视觉材料和技法表现的多种可能性。他的抽象画是从

5、具象画起步,经过三次蜕变始成。在八十年代以前,他综合运用胶彩、蜡染等工艺材料创作了一批具象的城市风景现代画,讲究笔触和颜色的堆积。八十年代初,他逐渐转向抽象绘画,创作出蓝色系列和蓝色太阳等作品,但还能从中辨识出某些物象的痕迹,尚属实验阶段。80 年代中期以后,他画风大变,彻底舍弃形象,去“中国性”符号,用胶彩和喷枪,以抽象的方式,赋予色彩象征性,创造出一个气势撼人、神秘绮丽的宇宙世界,是为银河系列 。这个系列有“爆破艺术”的视觉冲击,有“未来派”的动态表现,有“行动主义”恣意的甩动滴流,有后印象派大胆不羁的光色流转。红、黄、蓝、赭尽情挥洒,倾泻于静止的画面上,甚至飞溅到画布外,仿佛要超越时空。

6、艺术家激情汹涌的创造力,若银河飞溅般爆发,浩然气势充盈于宇宙之间,是集大成之体现。至此,唐近豪先生个人风格已经趋向成熟, 银河系列也给他带来了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继续挑战自身创造力的极限。他在银河系列的基础上又朝前迈进一步,开始了梦幻银河的创作。“每一个实验的创举都要求一种极端清醒状态下的狂热阐释” 。在梦幻银河中,唐近豪先生在延续西方“潜意识”观念和自动主义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文化根性” ,他的激情挥洒中有了内在控制,透着从容和冷静。这是老庄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即在虚静中返观内视,然后解衣涅槃,驰骋于六合八荒,遨游于玄黄宇宙。他改用单纯的色彩,以纯度高的湛蓝、明黄、

7、青绿或殷红为主色调,将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丰富色层与东方大气淋漓的泼墨手法相结合,在虚静冲融的意境中传出动荡和激扬,在二度空间中创造出三度空间的张力,激扬与冲融完美共存。画中爆发的力量不再是银河系列中肆意挥洒,大面积的释放,而多是聚拥在画面一侧或是中心,仿佛在蓄势待发,等待极其绚烂后,复归天地之根。西方艺术有着征服自然的强大野心和欲望,即使波洛克的作品也是用画作本身的强势力量在征服世界,征服生命。而中国的艺术精神是“天人合一” 、 “心物相融” ,化宇宙万物为自我生命,升华到“共体至美”的境界。意中生象,象中尽意,倾注艺术家的生命精神。在梦幻银河 “春、夏、秋、冬”组画中,时空在流动呼吸,大气运

8、行其中,那是宇宙细微却又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意,亦是唐近豪先生充满生意的心灵和思想精神的映照。他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神创世纪时的原初宇宙,带着人类远离科技时代的精神荒芜之地,回归到自然本真。恰如透过媒介产生的闪动炫目的光,是宇宙之光,心灵之光,是从艺术家的思想深处升华而出的人性之光,落入我们的眼中,穿透灵魂。其实这些在银河系列的后期已经初见端倪,但直至梦幻银河时期,他才将西方极端、 “纯正性”的抽象语言与东方传统的艺术哲学和“泛我精神”真正的合而为一。东西方的艺术精神和形式在唐近豪先生的笔下得到最佳的展现,他的作品是东方的,更是世界性的,这正是他能够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在当今抽象绘画中享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文化的进化又似生物的新陈代谢种进化乃由于种属、环境、时期的不同,其活动速度亦异。有些在某一时期完全静止下来,要等待另一个时期才急激变化以达至完成。 ”西方抽象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唯有突破自身局限才能继续发展。适逢全球化的时代,各种不同文化在冲撞和交汇,抽象艺术在这个契机中得以激变再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唐近豪先生则以自己融贯中西的全新抽象诠释,赋予抽象艺术绵延的生命力,形成了自己跨文化的国际风格,为后进建立了典范。我们不禁期待着,他的下一步又会迈向哪里!2014 年 2 月于北京(石莉: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