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0652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三峡机组埋件是怎样造出来的? http:/ (2002-10-09 00:00) 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本报记者 彭宗卫 通讯员 侯崇富 唐洪湖新闻背景: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金结及机电设备制造任务艰巨:超大件,高质量,工期紧。不置身于火热的三峡工地,你就无法感受三峡建设者不断创造奇迹的艰辛历程。水电八局三峡机电制造安装项目部承担了三峡左岸电站台机组的埋件、双线五级船闸五标段金结制造任务。项目于年月开工,年月竣工,工程量万千余吨。经过专家评定,三峡左岸电站机组埋件制作项目制作质量符合优良标准,其中分项工程的优良率为;他们承担的三项技术研究项目:蜗壳现场制造工艺及

2、自动焊应用技术研究,压力钢管波纹管双套筒式伸缩节现场制造及工艺研究,双线五级船闸特大型叠梁门、桁架门、轨道梁现场制造技术研究,于年月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随着年时光的逝去,三峡工程金属结构和埋件制造的高峰已过去,并在年进入了安装高峰。很多人关切地问到,这些质量标准高、工期紧的世界级的产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样一支队伍:年前,他们在五强溪电站建设中小试牛刀,成功地制造和安装了单机万千瓦的机组埋件;年前,他们又挺进三峡,承担制作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台机组的埋件,包括蜗壳、机坑里衬、基础环、伸缩节、凑合节等制造项目,承担双线五级船闸节叠梁门和节桁架门制造,还有吨大桥机的安装。年,这

3、支队伍又在全国水电精英参与的竞争中,承揽了三峡左岸台机组中台机的安装任务。这支队伍就是中国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年来,他们攻克了一道道世界级的难关,成功地制造出全球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埋件,赢得了三峡工程业主和外商的信任。时势造英雄:洋合同“培育”出制造军团三峡左岸台水轮发电机组由和阿尔斯通两个国外联营体承包制造,分别供货台和台。年,两家外商同时选定中国的水电八局作为自己唯一的分包商,在三峡工地加工制造水轮机的埋件部分,外商代表驻工地监督,按照美国阿司米标准进行验收。也就是说,三峡左岸水轮机埋件是作为“进口设备”在三峡工地制造出来的。年秋,从外国承包商手中接过台机组埋件制造合同,数百名处在兴

4、奋状态的水电八局机电人聚集到三峡工地,这是八局机电制造分局从全国多个工地抽调的精英人马。如何让员工尽快适应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如何尽快把他们的认识统一到“进口设备”的制造要求上来?精明的龚长清局长一边精心调兵遣将,一边确立崭新的管理思路。这位老机电人知道,三峡工程建设不认老资格,不凭老经验,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才能消除以往施工中的种种缺陷。他们按照设备管理、安全、质量、起重、电焊、金结、机加工等专业,对原有技术班底的分工进行了细化。原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是一专多能,现在要求他们主攻某一项专业。开卷板机的技术工,从进三峡那天起就一直专开卷板机,这样就培养了一批潜心研究卷板机

5、的熟练工人。原来的管理是行政干部说了算数,在三峡工地变成了专业技术人员说了算数。技术队伍的专业性确保了产品制造质量。项目部副经理李红春、窦志龙原来什么专业都干,培养出一批有专业的人员后,他俩现在专攻车间制作的管理。他们说:“行政领导考虑决策时,一般从企业的效益出发,专业技术人员则考虑如何完善产品质量,遇到有争议的问题,首先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三峡工程让我们在观念上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发挥群体智慧。三峡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团体,没有单打冠军。”外国人承包中国合同后,中国人再从外国承包商手中接过制造任务,完成的产品必须先“卖”给外国人,外国人再卖给中国人。这是一个

6、非常有趣的商业操作过程,但水电八局机电人从中学到的远远不止商业技巧。他们知道,外国承包商的制造工艺和设计水平确实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借鉴,今天不加紧学习,明天就会在合同竞标中失败,必须培养一支自己的优秀专业制造队伍。早在湖南五强溪电站建设中,水电八局机电人就和联营体、阿尔斯通联营体两家外国制造商有过成功的合作。两大外国供货集团承包三峡机电产品制造任务后,再次在中国选中水电八局机电制安分局作为唯一的合作伙伴。面对比五强溪的整体要求高出一倍多的三峡产品,水电八局把他们多年的制造经验当作探索的“拐杖”。年底,第一套蜗壳终于在全方位的监督下制造出来了,并一次性验收合格。它的工艺措施和制造质量受到外国承包商

7、的高度评价。这是步入国际水电制造市场后的又一次胜利,也向三峡工程交上第一份合格的入场券。年月,公司正式评定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项目部为亚洲地区唯一最佳供货商。年月,他们又成功地制造出三峡船闸第一根轨道梁,经过全国水电专家现场质量评审,评定为优良产品。当年底,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首次对三峡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时,来到水电八局制造车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摸着轨道梁感慨地说:“有这样的焊缝质量,我放心了!”精心管理出优良的质量,好的质量又助长了八局机电人的信心。副总工吴敏说:“我们集中精兵良将制造三峡埋件产品,通过这几年的制造过程,又锻炼了一批技能水平更高的精兵良将。我们项目部的技术进步就像一个人的

8、成长,从三峡工地开始走上了金光大道。”三峡工程只选择优秀的队伍和产品。在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焊缝中,如何体现这句话的份量?焊工出身的焊接队支部书记杨英说:“从进三峡工地的那天开始,我们都知道竞争对手无处不在。竞争中的唯一杀手锏就是产品质量。我们在所有的大型埋件制造过程中,第一套都是在外商、监理的层层监督下摸索着制造出来的,接下来的过程都变成了工人规范和熟练的操作。三峡工程的焊接产品要求我们一开始就要与传统的经验拉开距离。它需要的是合同规范,不是老资格。这也逼着我们的焊工不停地进行技术培训。三峡机组埋件产品制造加快了我们焊工的新老更替,加快了焊接技术更新,提升了水电八局机电队伍的实力。”三峡埋件产

9、品制造改变了一代八局机电制造人的观念。他们中标三峡左岸机组安装任务后,又投入最好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在定子安装中刷新了多项纪录。现场工人说,与制造机组埋件一样,机组安装也不能出一点质量差错,不能给三峡工程留下任何质量和安全隐患。卧薪尝胆:八局机电人汇才聚德铸精品“不干三峡机组埋件,我会后悔一辈子。投身三峡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在挑战中提高自己,这是一种自信。制造三峡的产品,要对它负一辈子的责任。所以,上对国家,下对家中妻儿老小,都不容我们有半点疏忽。”机电队书记赵国恩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正是凭着这样的感情基础,八局机电人攻克了一系列大型产品制造难题。他们承担的蜗壳制造是水轮机埋件的关键部件,技术

10、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它的外型尺寸变化大,截面半径从最大米过渡到最小米;选用材料标准高,要求可焊性好;焊接工艺复杂,纵缝要进行的 射线探伤。同时,两家外国供货商的设计图纸也不同,的蜗壳共节,总重吨;阿尔斯通的蜗壳由节组成(包括凑合节),总重量吨。这样的重量和技术难度都称得上是世界之最。“三峡标准”本来就高于国家标准,他们把自己内部的控制标准定得比“三峡标准”还要高。在蜗壳制作中,八局机电人从建立完善质保体系和规章制度入手,把传统的制造经验统一到国际标准和三峡标准上来,所有的内部控制标准均高于业主的合同标准。他们规定,各级一把手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配备了班、队、厂三级专职质检员。监理单位建立了监造

11、员、监造工程师、项目总监逐级监督体系,形成厂家三级质检、监造人员参与初检和最后终检的质量保证体系,整个蜗壳制造过程实行无缺陷再转入下一道工序的制度。在制造质量的过程控制中,他们严把材料进货关,严格控制外型尺寸,严格控制焊接过程和防腐过程,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消灭在制造过程的每个环节。对进口钢材实行海关的商检、收货方厂家检验、监理(业主)方检验验收的“三检”制度,确保板材没有缺陷。在外型尺寸控制上,从平板开始到终检验收,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和转序制度。下料根据两家外商提供的数据采用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前,数控机沿划线空走一遍,确定无误后再实施切割,重点控制对角线尺寸误差不超过毫米。焊接过程控制

12、中,他们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办法。事前审查工厂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措施,审查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资质,无合格证者不准上岗。焊接中要求严格执行工序过程检查交接制度,对焊缝坡口、预热温度、焊条保温筒的保温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焊接。焊接后发现问题时,监造人员和质检人员及时发出现场指令,采取纠偏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理。“三控制”规范了焊接过程,使蜗壳的内部质量和外观质量比较稳定,焊接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在已完成的台蜗壳中,经过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检查,一次合格率达到以上。通过严格执行硬指标,并细化作业过程,很好地控制了制造质量。“洋合同”让八局机电人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制

13、造质量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快速从传统的机电制造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最强综合实力的队伍之一。年底,八局机电人再次刷新我国水电建设新纪录:首次在蜗壳制造中成功运用公斤级全自动焊接技术,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工艺水平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在伸缩节、凑合节的制造和吨大桥机的安装过程中,一次次革新了我国水电施工的传统,积累了宝贵的制造和安装经验。竞争出魅力:三峡工地催生质量品牌在大量世界级的产品制造过程中,水电八局紧紧抓住前方安装现场和车间制作两条生产主线,坚持产品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管理同步推进,有效配置施工资源,项目部避免出现浪费和闲置。到年底,他们制作的世界级机组埋件都已按期出厂,“天

14、下第一门”双线五级船闸叠梁门体的制作安装、国内最大水轮机埋件的制作安装、世界上最大单钩负荷吨桥机的顺利安装,国内首台万千瓦机组的安装,把八局机电人真正推进全国一流的制造安装队伍行列。他们靠质量和信誉赢得了市场份额,成为国内企业夺取三峡工程制造合同份额最多的企业之一。引人关注的还是产品质量。水电八局机电人是如何抓制造产品质量的呢?该局三峡制造安装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世界级的产品要有一个完整、严格并与之配套的质量保证体系。他们在建立完善各级质检制度的同时,对制造过程的质量采取过程控制的办法,抓每一道工序的责任,抓每一个质量事故的预兆,及时处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隐患。每一种产品都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和工

15、序单,工艺流程张贴在车间和安装现场,工序单上记载着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就这样,他们在每个专业都重视提高了自己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水平,最终保证产品整体质量持续稳定。他们形象地称作“木桶原理”,只有每个专业的水平齐头并进,才能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上升。正是凭着这样的质量管理理念,他们打动了国内外的承包商。自从年以来,和阿尔斯通两个联营体把自己在国外制造后运到三峡工地的产品的缺陷处理权也授给了水电八局机电人,让他们作为自己驻现场的代表去处理,同时还把自己在中国其他电站中标的制造任务也交给了他们。这是对一家中国水电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的信任,也是对中国水电制造行业的尊重。该项目部一位技术人员说:“一个人在三峡工

16、程中是非常渺小的。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团体打入三峡,目的就是要在中国的水电强势军团中立足。三峡工程培育了很好的质量大环境,八局机电制造安装项目部内部培育出抓质量品牌的小环境,小环境从大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通过承担三峡左岸机组的安装任务,真正与国内的葛洲坝集团、水电四局等精英队伍展开了竞争,我们比的是质量,赢回来的是品牌。”这家项目部的质检科长肖可畏介绍说,他们承制的号三峡机组蜗壳,焊缝一次性合格率在以上,号、号蜗壳成功采用了全自动焊接技术,目前已验收交货完毕,焊缝的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外国承包商在非正式场合自信地说,“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免除检验。”但在成绩面前,八局机电人没有任何骄傲心态,而是按照一流质量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