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过江七事》清·陈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9188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3《过江七事》清·陈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3《过江七事》清·陈贞(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江七事 计迎立闯贼之变,邸报断绝。民间颇有流传,中外大震。金陵群亡赖,挟饥军思逞, 汹甚。勋绅富室,重足立矣。大司马史可法,将有勤王之行。诸言路属宫詹曰广 止之,且内顾根本地。曰广力折之,怂恿趣严计守御;即发。越日集议,部分兵 各门。仍责城巡城御史督察,而郭维经则中城行栅,以维经官金陵久,素得民故 也。其护陵防江,则守备太监韩赞周,同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咸加毖 焉。韩复布诸,特严门禁。搜选卒骑五千,属锐司徒尽擐甲秣马,饬垒居中 地而阵,厉士奋,防不测也。粤东解饷金适至,计部尚书高弘图立取以给饥 军,军亦戢,于是奸人惮不敢动矣。久之,魏国约卿贰言路集其家,招入密室, 边遽在焉。先帝果鼎

2、成也,乃咸大痛。北拜稽颡,而号哭尽哀,扌文泪出。约冠 服姑如常,禁讹言者,杀亡赦。先是,诸臣耳语亦微及迎立事矣,佥推属主兵者。江南北诸绅,则群起拥潞 王,曰广曰:“神宗皇帝圣子神孙,济济具在也。四十八载之深仁,何负于天下, 而轻持其座,别与图功耶?恐天下有起而议其后者矣!”可法闻而是之,曰: “此兵端也!惟分定可以己之!说在获免矣!” (疑有讹脱)曰广曰:“虽然, 今日之事,守犹创也,可辅则辅之。实在复,子其图之!”可法曰:“以齐桓 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 何患焉?”拥潞者闻之大哗。以询诸绅,又颇于福推恶,司法于是引避不言矣。 江干之饯,弘图私谓

3、曰广曰:“渠即不为他人言;亦可不为公言耶!”曰广叩之 急,乃曰:“福、桂两题也。前与凤督商之!”凤督者,马士英也。及晤士英图 计,以亲以贤,惟桂乃可。议既定,士英欲自以为功,即约诸臣晤于江浦,规布腹心。曰广不往,诸卿 贰亦不往,语详曰广辨镇将疏中。往受语者,科臣李沾,台臣郭维经也。归而布 之,凤督定迎桂矣。越日,可法亦以手书晓诸臣:“迎桂者何,以福惠之有遗议 也,乃舍而立桂也。其潞藩,则仿古兵马元帅之制,暂借统兵马。 ”见者咸唯唯, 曰广援笔答之曰:“亲贤两尽,理也;事则书生弗敢与知。但桂藩远在天末,诸 藩迩集淮阳,恐奸人居奇,卒有黄袍加身之事。且太阿轻授,或至假是弄而真且 成,则是重贻先恨也

4、。而吾辈他日死,亦何面目见神宗皇帝于天上乎?”众读之, 亦唯唯。时南中咸知主兵者定议,己拟仪郎戒乘舆法物往粤矣。及士英归凤,则闻诸 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毕集,大骇。讠之,乃知守备大卢九得合盟,亦有 所拥立;而所立者,福也。士英度势之成也,敢无支吾;遂隐其前说,且乞附盟。 于是士英称定策矣。卢者幼常给使恭皇帝,宫号“胎里红”者也:其首宣力以 此故。而可法概未知之也,复书与士英,讼言福不宜立,多指斥语。士英得之, 乃大喜。由此以挟可法也,于是揆席中枢,惟其所欲得矣。己即贻书南中曰: “吾已奉福藩,主三军也。 ”士英自是定策俨然矣。众集韩宅。是日,见其书 者,初咸错愕;久之,亦复唯唯。韩见诸臣无言

5、,乃呼前置儿,徐布笔,执簿而请曰:“诸公既无遗议,请 北拜押名。 ”众起趣拜;曰广曰:“不可!夫为天下立君,而若是之草草,非所 以光昭令典也;是举也,高皇帝在天之灵,其实式凭之。盍出而大号焉!明晨祭 告,然后行事。 ”众曰“诺!”而阮大铖刺得曰广语,遂文致以不画花押传邸报 矣。士英闻之,则又大喜。以为:是役也,吾即自以为功,恨碌碌耳。幸可法以异议书与我;今曰广又不画押。此两人者,世所指名人也,又相善。此真可坐以 异党,而发明吾之劳苦功高矣!乃属大铖等浸流恶言,冀以耸动福藩。及福王入 宫,士英驰启云:“闻南中有臣,尚持异议。臣谨勒兵五万,驻剖江干,以备非 常,志危险也。 ”自是士英定策,功渐隆高

6、矣。自士英之卖可法也,可法失势,悯墨而已。而攻史附马者,亦遂出。祭告之 举,诸臣毕集,内官监未成行;而魏国大有言矣。弘基之言曰:“史君,可杀也! 勤王无功,何以返为!”曰广愤然曰:“若夫握兵而不勤王者,又应生也乎哉! 夫既忍死以图兴复,而乃尔长城之(俾) (?)坏乎?夫低节首公,知兵急病, 史真其人,若之何甘心之!昔史公受知先帝也,尔曹顶奉天人不啻焉。权寄稍移, 下石随起,此贾竖之行也!窃为世臣羞之!”语毕,大呼“高祖在天实闻斯语!” 时曰广情词慷慨,须髯尽张,勋臣俱面相觑无言,而给事中李沾之咆哮忽起,众 咸惊怪之。沾则攘祛大呼:“今日尚不立福王耶?吾撞死于此!”掖御史陈良弼 佐之,刘孔昭亦作

7、索剑状,曰:“大家死!大家死!”曰广呼语之曰:“尔辈何 为者?吾为群掾史公发愤耳!若夫迎立,昨已定矣,序实应也。兵以临之,势成 分定,其孰敢推迁以自干戮辱?此何为者?甚矣其淡也!”旁观者皆相视微嘻。 及出,乃知是日福邸有人刺候,沾等讠知为此也。自是李沾亦俨然定策矣。韩 出,趣祭告文。曰广撰,吕大哭书。吏白:“文办。 ”咸诣奉先殿,祭告如常 仪。痛哭久之,乃起押名而退。弘图出,掏曰广手曰:“史乎史乎!危杀之矣! 不图忠肃之事,再见今日!”大器曰:“将为救死,便图居功。人之无耻如是!”亡何,福王舟至矣,可法尾焉,诸臣次第入见。通名毕,诉以国难家难之频 仍也,哀痛不自胜,诸臣亦泣,旋请监国,王曰:“

8、宗社事重,不不佞,不足 以称宗社。愿请讨宜者;不不敢当。 ”群臣皆伏固请,王谦让者再。曰广曰: “以亲以贤无如殿下;但愿他日无忘今日之难耳!”王曰:“且晓所言!诸先生 既谬推不,且不敢辞!”退而弘图、曰广、询于可法, “议何而二?”可法 “咄咄, ”张目吐舌而已,盖不敢斥言士英之卖己也。越日,诸臣奉法驾入宫, 憩于寺,坐方定,而可法同李沾、陈良弼至矣,遽摔曰广,跪而盟曰:“所不与 同心者,神其殛之!”曰广愕然,起而问故,可法曰:“二三言路言公尚怀二也。 ” 曰广曰:“怪哉!此辈又定策一功矣!”及可法入直,曰广复以前事问之,曰: “立今上者,亦子之初心也;因而成之,不亦善乎!”曰:“贵阳不与也,

9、诋极 口焉;且曰:渠守洛阳之所自也! ”曰广曰:“渠今定策矣!”可法笑。居 久之,士英至。曰广亦问之,曰:“颇忆前事乎?江浦之晤,言犹在耳!史公亦 告尔故图矣,其书犹在余所也!”士英面赤,曰:“立桂,史意也!予曰:亦 佳,但须速耳! ”曰广乃大笑,曰:“果然立桂,子共主之矣。今日之事,如 深相批引,水落石出,首功者不岿然一卢挡乎?”士英默然。一日酒酣,曰广调之曰:“向读子疏,词气壮烈,董卓入洛阳时语,何以加 焉?惜哉大才而小用之也!杀一措大而用兵五万也!”盖士英谋所以居功者甚僭, 以故阴折之。乃曰广则语人曰:“是亦有功焉。微贵阳,事尽出诸将,不光。 ” 而士英故暗大体,至沾沾时自伐:“皇帝,非

10、我不立也!”曰广曰:“此非子所 宜言!”士英勃然曰:“何谓也?”曰:“天子惟天所授,非人力也。如何立也, 亦可废也,轻朝廷矣。且上序实应尔,天也。贪天功为己力,智者不为也。今有 仕于此,吾子私之爵禄,而日翘明震矜之,难乎其受者矣。见施之德,几于不报, 况君臣之间乎?且子毋以定策也,吾与子言者,史公之定议而出(别) (灵皋 按:此字恐系误排)也。 ”曰:“何以教我?” (曰广) (原作空一格,今依文 意补)曰:“是举也,子实首矣,子其阴主而迹避之。易称群龙无首老戒无为权者。 日月之际,其光焚铄。以伊周之圣也,而有忧患焉;绛侯狱,博 陆族;韩富郄,贾似道无讥焉。爰及昭代,于忠肃有功而辟;杨文忠无罪

11、而戍。 故曰暴得大名者不祥,威震主者不畜, 非虚语也。子其避之,而以奉魏国; 魏国尚可受也。然则今日之事,吾子自知之矣!”士英曰:“微子言,吾初不及 此!吾乃今知之;吾将以告皇上。 ”然其意不怿也。士英既以与定策,因得内外援,遂大鬻爵,下至驴儿灶养,几于(朱赫赫枣) (?)五囊十囊矣。日致多口,不胜,则思于威权镇服天下。首斥科臣袁彭年, 而外议益藉。曰广风焉,士英愤而牛曰:“彼口我手,吾能杀之而已!遑恤其 他!”曰广曰:“子其殆矣!不竞于德而竞于威,天下其孰能悦之?且死生,人 之命也;应死应生,国之法也。法不可诬,命不能改。抑吾子精释而昧因果乎? 袁自如杀毛文龙矣,袁亦不良死;梁大胸又不戒而杀

12、袁,梁亦不良死。吴来之之 杀薛宾廷也,陈赞皇之杀周宜兴也,其后皆不良死。死者有知,冥报不爽。人之 杀人也,杀人也乎哉!夫负人两而卒偿之,甘以其身为戮辱,而取快于一时,则 亦不智,而不可为也。子其慎之!”士英大不怿。己而时录一小词示曰广,其事曰:“若使同官不相妒,也应快杀窦连波!” 曰广见而笑曰:“图快耶?抑愁杀耶?”士英曰:“何谓也?”曰:“愁者造夹 造打耳!”复问,曰:“凡事之来也,必造其端,故云簇曰造雨, 曲酿曰 造酒。 长安前事之所造,吾子知之矣,而(造) (原本作“近, ”今姑依文 意改之)又何乐焉!”士英愈不怿。时主计者,告国用不足,士英大言曰:“新 建公言朝政宜清,今何不作一清皇帝

13、乎?”恚前语也。一日,忽抚几大呼语曰广曰:“尔之折辱我也,屡矣!尔不知我性非人性, 牛性也!昔在总角,先君一语呵斥,使性两年矣!”曰广笑曰:“佳乎,子之性 也!天之生是使独也。然则人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马之性欤!”士英亦失笑。 曰广曰:“吾实爱人也;抑心所谓危,便以告耳。面折人过,坐此热肠。昔在讲 筵,乌程恒语敝门:贵师性过方严,难以适用矣!吾旨其言而不能改也。古 人云:非敢异物,亦性所得耳。 虽然, 正言药也, ”所以为氐黾则善矣, 子其勉之!”士英终不怿,曰:“甚矣新建公之善愧人也!实忌我功也!”正纠参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姜曰广曰:“误国者可诛也! 予数载林居,诸公当

14、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 以魏国徐达为左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 奏:“文臣朋党误国, ”并言“吏部尚书张慎言专权结党,擅引旧辅吴牲。 ”科 道官李沾、郭维经等亦言:“诸勋臣不勤王,不忠;乃乘国变侵官乱政,并凯觎 入阁事。 ”相擢久之,庭大哗。阁臣曰广请上处分,因求罢斥。上不允,谕以: “朝廷用人,自是吏部职掌。但有不当,许勋臣科道纠参。 ”于是孔昭立起,手 招诸勋臣曰:“来!圣明已许吾辈纠参矣!速谢恩!”乃尽膝行前叩头,大呼 “万岁。 ”阁臣马士英忽奏:“不啻如勋臣言,皇上亦身在异同中!”阁臣高弘图顾士 英曰:“岂谓迎立那?圣明在上

15、,愚臣谨据实奏明。方难之殷也。讹言百出,或 云先帝微行来矣,或云皇太子航海来矣,亦果有传立潞王者,则又有言桂王者。 皆出旁人风影,所谓道听涂说也。臣等姑听而姑置之。及闻主兵者乐推,实有同 心,其孰敢怀二,以自速罪戾?”曰广奏:“迎立关利害不浅,臣等俱缄口,听主兵者云何。二三翊戴,劳之应图。若借题兴狱,可寒心!兴朝所不宜有!惟皇 上早赐裁察。国家幸甚!”上顾监臣韩赞周曰:“朕亦何心!此位大伴之所知也! 万斤重担,付在朕躬。万一大家撒手,回思先帝,岂所忍言!”是日,上微不怿。 越日召对,上谕:“勋臣嚣争,卿等何不力折之?”曰广曰:“天颜不违咫尺, 诸臣乃敢愤争,已为辱国。臣等不能调和而镇戢之,仰烦

16、明谕处分,良用自惭! 亦以德薄望轻至此,故求罢斥,谢之。若迹涉佐闻,事益沸羹,非臣所以待罪纶 扉之体也!”上是之。退,复同弘图乞罢,旋以宣谕入直。曰广语弘图曰:“官不易方,为政之善 物也。上在位日浅,未明习国家故事,并许勋臣纠参。此曹纨绔子,易动以利, 天下事使渠辈得操长短,败矣!急挽勿失。 ”弘图曰:“为之奈何?具疏耶?” 曰广曰:“差须之!言路中自有起而驳争者。 ”亡何,科臣罗万象至矣,疏意大略如曰广言,两人读之甚喜。曰广即条旨去: “朝政阙失,原许诸人直言无隐,矧乃勋臣?但朕既而思之,朝廷设官,各有职 掌。票拟归之阁臣;官守归之各部;纠参归之言官。乃便责成,并息嚣竞。祖宗 二百年良法,岂容顿更?所奏甚是!今后纠参还责成科道等官别衙门不得借端旁 挠,着申饬行。 ”旨下,诸勋臣计沮,知出曰广意,衔之深,厥后借端集喙矣。禁缉事弘光登极,从龙诸挡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王坤, 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曰广俱在告,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