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9076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230 例疗效观察例疗效观察作者:谢健燕 台山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23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110 例,治疗组 120 例。对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服用消心痛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5.0%,对照组为7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小板粘附率、血细胞比容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

2、5),且治疗后全血比高切黏度与血小板粘附率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两组血脂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本组治疗前、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本组治疗前、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3 讨论冠心病指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85.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达到 72.7%。同时,患者的血液流变和血脂

3、变化结果也显示,治疗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并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临床大量研究证实, 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拮抗和溶解血栓形成,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从而增加血流量和提高了血液的流动性, 增加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丹参酮2-5是良好的慢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缺氧细胞钙超载,使细胞膜电位维持正常水平,保护心肌细胞;红花黄色素6-10是氧自由基清除剂, 可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已形成的血栓溶解,降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的效果。是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参考文献1

4、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73-283.2杨国辉.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9(21):14.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对大鼠缺氧及正常心肌细胞内钙、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9):21.5黑明燕,殷萍.丹参酮A 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4.2l(8):876-878.6王幼军, 乔俊, 钱中希, 等.红花黄素对缺血性心肌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胸心外科杂志, 1995,11(3):176-177.7朴永哲,金鸣,臧宝霞,等.红花黄色索改善大鼠缺氧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5):436-439.8单宏丽,徐晨光.红花黄索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钙电流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4):351-354.9陈铎葆,郑为超,赵辉,等.红花总黄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290-292.10董华进,马秀英.红花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4):31-33.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