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8067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方法之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悦考网 悦考网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一、反问艺术的运用一、反问艺术的运用 运用反问句式,可以加强表达的肯定语气。而优秀的高考作文在这一点上都做 得比较好。例 1、共和国元帅彭德怀曾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子不说假话。难道 我们大人还不如小孩子吗?”的确,我们从“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年所带来的 那份淳朴的诚实,应该好好把握,怎能任岁月“雨打风吹去”,而洗掉了诚实 的本色呢?(把握诚信) 先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再加上彭总的那句称赞小孩子“诚信”“诚 实”的话,表明我们大人确实应该比小孩子更能讲“诚信”;再用“怎能 呢”的句式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守住自己的“诚信”的大

2、门。 整段话读来意味无穷,全仗两个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例 2、喊着“狼来了”的孩子在两次“成功”的欺骗后尝到了苦果;连一道浅 浅的划痕都不放过的“奔驰”汽车公司以信誉换来了盈利这些难道不足以 告诫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诚信吗?(把握诚信) 先从反面讲“狼来了”的不诚实的故事,再从正面说“奔驰”公司为信誉而诚 信的事,最后再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让人明白了我们必须把握住自 己的诚信。例 3、无所谓“人性本善”,也无所谓“人性本恶”,当面临选择时,我们需 要的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也许是一桩小事所体现的人性。在面临选择时,据说, 蚂蚁被火围困的时候,会迅速抱成团滚出火堆,以牺牲最外层的蚂蚁来保证种 族

3、的延续。“蝼蚁如此,人何以堪?”(何俊洁面临选择) 先用议论性的语言点出当面临选择时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人性,强调了人性。 再举蚂蚁遇火时抱成团滚出火堆以保证种族延续,亦是强调动物的“人”性。 最后用 “蝼蚁如此,人何以堪”表示反问,别人动物都能做到在选择时拥有 “人”性,而我们人类呢?作者举蚂蚁采取迂回战术,绕一个弯子还是回到主 题上来:在选择时人应比动物更有人性才行。例 4、“美丽”者,外表也,古人早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若为 “美丽”而弃“诚信”,岂不是以“败絮其中”来换“金玉其外”?小生真乃 糊涂也。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可谓丑至极,然而他美丽的心灵弥补了他 外表的缺陷,使他的形

4、象光辉千古。(岂可弃我“诚信”自述) 作者采用自述的口吻,先讲将“美丽”定在“外表”上,虽不十分准确,但作 者后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来自圆其说,并用一个反问说明如果只 为“美丽”而抛弃“我”(诚信)的话,其结果是用“败絮其中”来换“金玉 其外”,显得不明智,所以说“小生真乃糊涂也”。而最后又从正面举了敲钟 人虽丑,但心灵是美的,从而使其流传千古。悦考网 悦考网 二、设问艺术的运用二、设问艺术的运用 设问也是一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好的修辞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定当收到非 常好的表达效果。例 5、可是,我仍想问,风到底是什么?地理老师镜片下的眼睛闪着壑智的光, 他一字一顿地解释着:“风么,

5、就是高低气压层的不同引起的,风的种类 也可多着呢,有什么热带季风,海洋季风有的风,带来寒流的讯息,有的 风”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风是自然的产物,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终于 知道风是什么啦! “不全对。”哲学老师脱口而出。我愣了。她接着解释: “风是一种物质,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古人言有风婆 婆的说法唯心的”啊?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她正品茗 吟词呢。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 一种文化。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 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 永恒的文化。譬如

6、,大风起兮云飞扬、 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 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待。”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 妙不可言的文化。可是,我不敢再问了,也许,历史老师会说风是一种历史, 迎着历史长风(风是什么?) 先提出“风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地理老师、哲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三人 之口分别说出了 “风”这个意象在他们心中的答案。地理老师用纯地理的眼光 来分析了“风”的形成原因、种类和相关信息;哲学老师以一个哲学家的口吻 阐释了“风”的哲学内函,读来意味十足;语文老师则用文学家的眼光来品读 “风”,把它理解成一种“文化”,并列举了从诗经以来许多与“风”相 关的诗句,无一处不显示出 “风”的文化气氛。

7、最后作者说“不敢再问了”, 因为历史老师有历史老师对“风”的理解,化学、物理、生物、外语等老师他 们都各有自己的看法。从而揭示出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主题。例 6、诚信是什么?才学说:“诚信是一种虚伪。我可以无所怜惜地抛弃它。 ”诚信说:“当老师的诚信化为空中楼阁,那么才学也不复延续。”于是才学 凝滞了。(诚信是什么?) 本例与其他例子又不同:先设问“诚信是什么”,然后用“才学”和“诚信” 两个本无生命无法对话的抽象概念来对话,从而揭示“诚信”不能丢这个主题 的。例 7、你知道 10 减 1 等于几吗?9。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 10 只鸟,被枪打掉 1 只,这里的 10 减 1 就不

8、一定是 9,而可能 1 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 10 条金鱼,死了 1 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 10 减 1 还是等 于 10。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 10 支蜡烛,被风吹灭了 1 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 是 1,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悦考网 悦考网 如果是桌子的 10 个角,砍掉 1 个角,那么 10 减 1 还是不等于 9,因为我们将 看到 11 个角。好了,如果现在再问 10 减 1 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 9 吗?你还 有其他答案吗? (10 减 1 等于) 本例的体式很特别:先提出疑问:“你知道 10 减 1 等于几吗?”回答说是 “9”,再加上作者的评价“对,可也不完

9、全对”。那到底等于几呢?读者肯定 要这样问。下文举了四个答案:等于 0、等于 10、等于 1、等于 11。更绝的是 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主题,而是连用两个设问,让读 者自己去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设问的魅力。三、连续发问艺术的运用三、连续发问艺术的运用 连续发问如连珠炮,问得你喘不过气来,正是在这种“紧张”的场面才有一种 艺术的力量在召唤,从而恰当地表情达意,产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例 8、诚信是什么?是诚实?是信用?是真诚?是热情? 诚信是什么?是幼稚?是青涩?是无能?是愚蠢?一百双眼睛里有一百种诚信, 一百个人给我一百种答案。(诚信是什么?) 本例作者深悟连续发问的真谛。

10、两段文字一共使用了十个问句,真是让人应接 不暇。先用一个设问“诚信是什么”,按一般的情况,就有可能回答成“诚实” 、“信用”、“真诚”、“热情”,但作者的语言富于变化,没有这样做,而 是连用了四个选择问,好认读者自己去选,不过这四个选择中的任何一个或几 个似乎都可以作为答案。再来看第二段,作者也是先设问,但后面供选择的 “幼稚”、“青涩”、“无能”、“愚蠢”中却无一个可做问题的答案的,但 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他是反面来说的,意即如果思考不周,他的答案就会这四 个中的一个或几个,那就错得远了。所以这两段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解释“诚信” 的内涵的。例 9、“健康”者,能使人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工作起劲,

11、然而“诚信”之 “健康”者,何也?四肢发达之躯壳也。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亦是为拯 救躯壳。而此小生弃我于水底,试问,无诚信之躯壳于己何用?于世何用? (岂可弃我“诚信”自述) 本例的连续发问是在最后:“无诚信之躯壳于己何用?于世何用?”这实际上 是用两个反问来强调“诚信”对人的精神空间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意义。如果 一个人能把“诚信”的含义看准吃透,那也就不会出现行尸走肉的人或出卖朋 友、背叛祖国的小人了。例 10、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对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将如何面对现实?你 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云”的日子 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让我们飞。生活要 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 (沧海看云) 本例开头连用三个设问:对生活有什么答案,如何直面现实和怎样面对将来。 这三个题一起到来,意志不坚定者、思想徘徊者、生活毫无认识者可能都会在 这劈头盖脸的问题中清醒过来,从而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本来就对生悦考网 悦考网 活有认识的有识之士,则会在这三问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从而矢志不 渝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奋勇前行而绝不后悔。所以作者在这一段的最后说“美好 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就是这个道理。资料来自:悦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