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15560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机关化”应做到“四个自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机关化去机关化”应做到应做到“四个自觉四个自觉”董军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参加并指导西安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对于西安的同志来讲,不能只看到我们是一个大机关,而更应看做是一个大基层。要根据大基层的要求,来检讨我们的工作” 。结合我市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正永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关键要在“去机关化”上下功夫。“机关化” ,说到底是官僚主义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志整天围着机关转,习惯于听汇报、发文件;有的以会场代替现场,不善于主动下去,到工作落实和矛盾产生的一线解决问题;有的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面对群众却不懂群众、同讲一种方言却和群众没有共同语言等等,这些都是“机

2、关化”的表现。 “去机关化” ,就是要去除“衙门”作风和“官老爷”作风,牢固树立基层意识和群众意识,始终做到“四个自觉” 。一是要自觉深入基层。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快了,财力好了,办公条件、通信条件也越来越好,有的同志逐渐养成了一种“机关病” 。例如有的同志靠会议落实会议,靠电话遥控指挥,习惯坐在办公室看报告、听汇报等,这些都是“机关病”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了解情况靠电话、研究工作靠材料,这样掌握的情况、获取的信息,就不够全面、不够真实,作出来的决策也不会科学有效。因此,作为区县的领导同志,一定要利用更多时间,走出办公室,多到街道、社区、农村转一转,多到背街小巷、田间地头看

3、一看,多到项目建设一线查一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实情、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要坚持带着思考、深入实际,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实打实解决矛盾问题。二是要自觉融入基层。现在很多同志有这样一种顾虑,就是认为去基层多了,会干扰基层工作,影响基层抓落实的精力,并以此为借口不愿意下基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下基层是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去了,不是发号施令去了;下基层是拜师求教、增长见识去了,不是给群众摆谱作秀去了。只要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基层都是欢迎的,就会从“怕你来”变为“盼你来” 。所以作为区县领导,都要有融入基层的自觉意识,坚

4、持带着感情、带着诚意贴近群众,善于和基层干部群众交心、交朋友,同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增进与群众的血脉联系。三是要自觉服务基层。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去机关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这几年,我们坚持把每年办好“十项惠民实事”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治污减霾、缓堵保畅、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等各项民生工程,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诸多实惠。但事实上,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盼和发展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比如拆迁群众“回迁慢” 、开发区群众“就学难” 、居民“看病贵”以及“菜贱伤农”等。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为民、利民、安民、惠民的思想,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

5、在心上,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困,切实把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急事、难事、要事,真正办实、办好、办到位。四是要自觉扎根基层。基层是贯彻政策抓落实的第一线,是与群众密切接触并解决各种问题的最前沿,也是最能考验和锻炼干部的地方。但是我们有的郊县干部,身在基层,心却不在基层,正如正永书记最近指出的, “有的县级领导,人在县上,家却安在了西安,在一个地方当干部,却不愿在这个地方同群众一起过艰苦生活” 。虽然在城区不存在这种干部“走读”现象,但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有的干部尽管和群众同住一城,身子却沉不下去,不愿意和群众一起吃苦、一起攻坚克难;有的看似整天和群众打交道,但感情上与群众有隔阂,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我们讲要扎根基层,就是要深学笃行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地在基层这片沃土上谋实策、干实事,尽心尽力地把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作者系西安市政府市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