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14418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信阳市 20102011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 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无误后 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座位号同时填涂在答题卡 背面左上角,将条形码黏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规范填涂。如需改正,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3非选择

2、题答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 2B 铅 笔,笔迹要清晰。4严格按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 和修正带。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 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 ”

3、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界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 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这句话反映的思想出自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4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上述记 载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 B C D 5古代中国人对一些以技艺为专业的人,通常在其名前面加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去称呼, 让人一看就明白此人的职业身份。下列称呼中不属于这种情

4、况的是A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 B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C 孟子告子上中的弈秋 D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鲰生” 6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过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 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消除内乱 7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8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9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 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C弥补了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D起到了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101923 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 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 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以下观点与粱启超

6、的认识不符的是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C革命成功已促成全人格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11梁启超在 1922 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这句话可以 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 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 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 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 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 ”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代胜于

7、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 “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12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 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3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 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8、14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 。这首竹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枝词所描述的情景开始于A18 世纪中期 B19 世纪初期 C19 世纪后期 D20 世纪中期 15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 20 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17根据中国现代国情

9、,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其中特别行政区、民族自 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表中可以看出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B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民主联合政府C当时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19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

10、会谈,实行 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对这段话的 理解错误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20有位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 以投自己最信赖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 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1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

11、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 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保罗肯尼迪所说的 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2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 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 。其中古希腊民 主的“幼稚”之处的表现不包括 A适用范围的限制 B民主程序的僵化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4C财产等级的制约 D公民主权的确立 23古代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

12、,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 展成帝制。古代罗马就是个例子。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一个大 国里确保共和制,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法的首先是A 权利法案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1875 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 1787 年美国宪法 24阅读右图,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 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 25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 社会的将是这样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 人 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 共产 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D未来共产

13、主义社会的原则 26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 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7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 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 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 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 ”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 趋势的消极态度?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2819291933 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 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 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单纯施舍”的弊端,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 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29右图为 1947 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 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