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014362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 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奖惩制度都是替代不了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品德的体现,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教师,必须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做春蚕,乐当红烛。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师整天想着个人的小天地,盲目攀比,没有从根本上把心思放在学生和教学上;有的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嫌弃教育工作的平凡和枯燥,总是不能安分守已,有的教师得过而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

2、钟,送走一批学生算一批。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校管理层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筹措教育经费上。事实上,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和生意。学生及家长是顾客,教师是店主,好像每个教师都会变成人格市场上的商品,师生之间的一切关系也会仅仅变成消费和表面的交往关系。本人在无意之间听到教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学生):“如果你不是住在我家,就不要在我们家学习!”作为教师的都知道,学生住有老师家的费用远远超过单单在老师家学习的费用。可见,教师心中只有金钱,再也不可能像古代教育那样,情同父子,朝夕相处。所以教师要自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外边,要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

3、,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二、 教师要有深刻的学科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深刻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拥有浓厚学识魅力的老师,才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灯,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巧妙地把知识像涓涓细流一样注入学生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最低供需比例是 10:1,那么到他有 15 年或 20 年教龄时,只有通过读书去获取知识,师生知识供需比例才可能达到 20:1,30:1 或 50:1。”“学

4、高为师”,学生最佩服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生,在他们眼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简直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过去,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也许这句话在过去说来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时代发展到今天,可能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也许就是杯水车薪了。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在英语盛行的今天,学一点英语口语,学生会对你刮目相看;懂一些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免成为当今时代的“文盲”,会一点美术、象棋,以便在指导个别学生时也可“大显身手”新世纪的教师不再仅仅是学科方面的专家,更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

5、的学者。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旧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不能只凭课本和“教参”进行教学,还必须学习相关的书刊和杂志,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然老是局限在课本,讲起来就像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连自己也觉得乏味,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呢?因此,只有多读书,对于课堂和教材才能驾轻就熟,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知识层面才能讲解的更精到、透彻。在授课过程中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不会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参。我想,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知识越丰富,课堂教学就越轻松,自如,有效。 所以说,我们教师的学习更是无止境的,半瓶水的现状,必然要再填充才能更好的浇灌田野。一个一问摇头三不知

6、的教师会让学生失望,一个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的感召。三、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我们只有经常地去翻阅心理学、教育学书籍,才能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学生的行为、思维、同学以及师生的相互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特点。古人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其实在教育教学上同样适用,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看世界的角度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决不能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而应该时时站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在同一视角观察世界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1

7、、确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后才可上课:同学们刚进教室或游戏活动完毕,难免喜欢说话,戏嬉,这时老师说什么话、做什么示范,学生都没参与进来,自然老师要学生回答或配合什么动作,效果都有限。所以要留意到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已经转到老师身上,如果是,才可开始上课。2、少用负面的无效禁止“不要跑!”“不要说话!”“不要趴在桌子上!”“不要做小动作!”学生不会因为你叫他“不要”做他就不做,与其说出去的话没有效,不如用正面的话直接告诉学生 “要”怎么做。“上课有问题请举手!”“好好的坐在椅子上!”“在教室里要慢慢的走!”很具体、很清楚的指出孩子应该怎么做。3、接纳学生的任何情绪,不要用大人的感受否定

8、他对一件事情的喜欢、厌恶、兴奋、恐惧是非常个性化的,感觉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有什么好哭的!”“这件事情太容易了!”“又没什么关系!”一旦老师不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后学生碰到什么委屈就不敢告诉老师,被他的损友或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以后这学生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老师要做的是:以他的年龄、知识进入他的立场,了解他的感受。(二)接近学生的心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湿润的

9、环境中茁壮成长。所以我必须关心、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把学生当作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验学生的情绪体验,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懂得学生,从而让学生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亲近自己。正如李镇西所说的,相信“学生总是对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四、 教师要有锤炼的教学语言1、 教学语言的含义教学语言要锤炼易懂。孟子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这就是说,教学的语言要令人易解明白,做到虽精少,但能表达深奥的道理。夸美纽斯曾形象的指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

10、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则是十分深刻的。他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2、 教学语言要优美如果说人的外表美可以借助服饰,化妆等手段来修饰,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塑造自己这个有声的形象呢?首先是语言规范美。即语言表达要合乎一定的思想性。违背精神文明建设的话不说,有损教师形象的话更是不说,因为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道德素质修养的高低。记得曾有个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对我说过:“今天上课火太大了

11、,忍无可忍,居然在课堂上说了个他妈的!”我想,当你说这句话时,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会是怎样呢?其次是语言的表达美。即一句话能做到流畅完整,有一定的逻辑性。这一点对语言教师尤为重要。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在教师真情表达中也渐渐地对教师“敞开心扉”,逐步理解和接纳教师的“言传身教”。众多教学实践表明:一个注重教学语言艺术表达的教师是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开启学生的心智。因此,语言良好的表达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是怎样掌握语言的呢,他说,“平时我看电影,听戏,看话剧,逛马路,甚至与人交流,都处处意识到我

12、在学习语言。听到一句好台词,报纸上看个好词语,我都要掏出本子记录下来,并牢牢记住,并能在以后的语言教学中巧妙运用。”怪不得有的教师说:“当贾老师的学生是一个福气,听贾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再次是语言的音质美,有人说声音是天生的,怎么会“变”呢?其实音质是可以练的,歌唱家的美声唱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忠祥的声音浑厚而有磁性;鞠萍姐姐讲的故事总是那么亲切,粘得住全国的小朋友;看过丑女无敌的老师,都不会忘记裴娜那嗲嗲的声音,可扮演者说那声音是她用“高八度”讲的。美妙的声音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练习与揣摩。所以,作为教师,普通话不过关的要在说普通话上下功夫,语速把握不准的,要在抑扬顿挫上多斟酌

13、。最后是语言的技巧美,培根在论言谈中指出:“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其实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这种人可算做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教师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是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我们无法给学生准备问题,给每个问题设计答案,因为任何意料不到的问题随时都会发生。马卡连柯曾说过:“我们要善于说这样的话:使孩子在我们的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我们的个性。”五、 教师要娴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适应当代新形式教育发展的要求。一块黑板,一去粉笔成为束缚我们教学的缰绳,计算机等各种辅助手段

14、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地用现代社会的新信息,来补充教学内容,把书本上的知识信息与社会上的最新知识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可是,我们在现实教学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好像大姑娘出嫁一样,随从很多,拿电脑的,安装软件的,防止出事故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人上来帮调试的,有时候,一个老师上课,别一个人像演双簧一样躲在桌子底下帮助按计算机,你看多累!所以我们不能做现代文盲。计算机应该是自己吃饭的基本饭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