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备课人:乔卫星记叙文基本要求:1、真实(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真挚感情是记叙文的生命2、鲜活的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 3、细节是感人的必要元素4、记叙文有情节才会吸引人 5、构思精巧是记叙文成熟的标志6、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会让记叙文更加完美7、以小见大、意蕴深刻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8、善用修辞、句式等来美化语言记叙文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来源:]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 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3)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不可喧宾夺主4)补叙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来源:学.科.网]叙述要定好基调,要有起伏跌宕,场面不宜多,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个性最好口语化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1)人物描写A 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B 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C 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行动描写要反映人物心理并显示个性特征。
D 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2)环境描写A 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B 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的居室小院3)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如阿 Q 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 、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 ;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间接抒情是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记叙文写作技巧巧设悬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穿插流动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 ,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玉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粗笔勾勒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烘托艺术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 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 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铺垫蓄势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前后照应[来源:ZXXK]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 ,文中多次描写“背影” ,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镜头剪辑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 , “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一波三折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写景小品《火光》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但从字面上看,数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发了一波三折的景物变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开头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兴起一波;自己从不相信到信服,又兴起一波;由“非常遥远”到“毕竟就在前头” ,重要的是“必须加劲划桨”再兴一波[来源:ZXXK]“一波三折” , “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
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 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 ,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记叙文开头技法1、悬念式开头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例:以“空间”为话题写的一篇作文(开头)“李轶凡自杀了!” “不会吧,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又是这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妈妈是那么地关心他……”接着作者追叙了李轶凡自杀的原因及经过,从而表现像李轶凡那样的学生们对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的渴望)例:“人生之桥”为题的作文开头:[来源:]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桥栏已经是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这座桥上,口袋里的几块零钱早已花光了,饥肠辘辘的他无力地坐在桥上。
接着作者交待了楚子涵离家出走的原因,叙述了在桥上与一位老人的交谈,写出从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2、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 ,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3、景物描写开头法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如:“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4、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如:《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5、抒情式开头法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