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45511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产业国家相关政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信部官员预计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年底出台工信部官员预计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年底出台 “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将如何调整?”在日前举办的“2010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 论坛”上,与会的政府官员与业内专家被媒体追着问同样一个问题。在会议的日程安排上,有一个专门的环节是有关“十二五汽车产业政策规划思路探讨” 的圆桌会议。在这个闭门的圆桌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与中国汽车技术研 究中心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傅连学分别就此话题作主题报告。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迈过年产销千万辆级门槛的中国汽车行业下一步如何走,如何 由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其中,对产业发展具有 重要导向

2、作用的汽车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有关部门委托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作相关调研报告。董扬与傅连学两位在圆桌论坛上的主题 报告就是由此而来。在这次圆桌会议上,新能源、国际化、兼并重组是与会者讨论最多的三个话题。“现在 大家关心、热议的问题,也是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针对的问题。”董扬表示。另据记者了解,个别与会专家也提出了应该放开外资整车企业在华建立合资企业,股 比不能超过 50%的限制。有分析人士认为,此建议在现阶段还很难会被写入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未来的 5 年将是电动汽车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是否能够抓住机 遇,

3、将电动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5 年。”在此次论坛上首个作主题发言 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万钢在发言中介绍,“十二五”阶段电动汽车专项发展规划草案已拟定。规划包括 明确电动车产业化研发方向加大对示范产品的开发、优化和应用的财政补贴力度等七方面。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开发的能力,发挥市场和 资源的优势,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工业体系,投放电动汽车充电 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满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需求。工信部官员的发言也表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将是 “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的 重点问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表

4、示,工信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 2004 年版 汽 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工作,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取向之一就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 车产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富昌则表示,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 10 年发展的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将上报国务院,预计今年年底出台。根据之前媒体报道,这一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2020 年我国电动车技术、产业规模达到 世界领先。推动兼并重组推动兼并重组近期汽车市场的繁荣与电动车热潮,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产能扩张的泡沫。在此次论 坛上,这方面的问题也引起高度重视。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陈斌在会上发出严正警示,近期汽车企业快速的产能扩张,使 得汽车行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的危机

5、,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存在。陈斌表示,今后将针对产能过剩危机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监管; 审批企业新增项目时综合考察企业产能利用率、资金实力、自主研发实力等多方面指标, 严格审批;加强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严防以新能源汽车为名上马传统汽车项目。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表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热堪比 1958 年的“大跃进”,很多地 方与企业都在上马电动车项目,但大多是从外面买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缺乏核心技术, 值得警惕。与警惕汽车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呼声相呼应的是,很多专家与业内人士认为, 未来 5 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高潮时期。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沈军在发言中

6、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行业集中 度还比较低,从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升级、国际化发展的自身需求看,兼并重组都是非常有 效的发展手段。卢希介绍的新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取向中,首先是推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与兼并重组的 内容。9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汽车、钢铁等六大行业,成为今后 推动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随后,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将出台鼓励兼并重组的具体措施。提升国际化程度提升国际化程度近期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汽与通用联手进军印度市场等事件,则表明中国车企进军国 际市场、全球化运作的强烈意愿。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 研究的命题。商务部

7、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表示,提升国际化程度,既要积极走出去并购别人,也要 允许国际车企并购国内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放弃外资阴谋论,不排斥外资企业并购。 不以姓社姓资论资排辈。”沈军则表示,中国车企参与国际并购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他看好国内零部件企业 的国际并购。新版汽车产业政策调整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外资 扩大投入、合资企业长期发展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国研专稿国研专稿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综述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综述2010-6-24 摘要:摘要:发发展以展以电动电动汽汽车为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车是我国汽是我国汽车

8、产业车产业提升国提升国际际地位,特地位,特别别是提升是提升 国国际竞际竞争力的重要争力的重要举举措。措。过过去几年,政府有关部去几年,政府有关部门门相相继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出台了一些支持电动电动汽汽车发车发展的政策,展的政策, 这这些政策不但些政策不但对电动对电动汽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起到了起到了积积极作用,也极作用,也对电动对电动汽汽车车的的产业产业化有了一定推化有了一定推动动 作用。本文将我国作用。本文将我国过过去几年出台的去几年出台的电动电动汽汽车车相关政策分相关政策分为战为战略略规规划、鼓励政策、划、鼓励政策、约约束政策、束政策、 保障政策四大保障政策四大类类,加以分析介,加以分析介绍

9、绍,并根据目前,并根据目前电动电动汽汽车产业车产业化化发发展中遇到的展中遇到的问题问题,提出相关,提出相关 政策建政策建议议。 。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地位,特别是提升国际 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过去几年,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 这些政策不但对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有了一定的推 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热度不断高涨, 而以上游原材料供应、关键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配套设施建设为主的电动汽车产业体 系也具雏形。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历程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历程在能源危

10、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电动汽车的开发工作。 “八五”期间,我国将电动汽车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开展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 究工作。 “九五”期间,我国又将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主要开展电动 概念车研究、电动改装车开发、试验示范区建设、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的研究 工作。这些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未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正式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是在“十五”期间。政府于 2001 年启动了“十五”国家 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之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在该项目中,我国组织企业、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以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方式,联合

11、攻关,确立了以燃料电池汽车、混 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 ,以多能源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共性关键 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电动汽车开发布局。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国在 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动力总成关键 零部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同时也在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方面为我国电 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进入了高潮。这期间,我国不断推出 鼓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准入管理、补贴政策、研发资金、示范工程等措 施。在 2008 年奥运会期间,科技部等部门启动“十城千辆”

1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应用工程,这是我国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成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2009 年 3 月,国务院 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里为未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 年 7 月,由中汽协牵头,我国最大的 10 家汽车生产企业组成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整合国内 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资源,统一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在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背景 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二、我国出台的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二、我国出台的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目前我国针对电动汽车出台的政策可以分为战略规划、鼓励性政策、约束性政策和保 障性政策四大类。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在 200

13、9 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政府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 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为此,政 府陆续制定出一套实施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规划。这套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产业发展目标、 技术路线、市场路线三大部分。1)发展目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了未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在整车方 面,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要形成规模,通过改造现有生产能力,未来要形成 50 万辆纯电动、 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 的 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关键零部件方面, 我

14、国企业应该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管理系统等)的优 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 10 亿安时车用 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部件。新能源 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技术路线目前在国际上,新能源汽车存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 汽车等几种主要的技术路线。科技部曾在“十五”期间的“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确定 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主。由于这三类电动 汽车的技术现在都还存在一定问题,故我国至今还未明确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

15、和技术政策。 但在 2009 年 6 月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指出,目前我 国享受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这从侧面表明国 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政策倾向性。3)市场路线为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针对性政策措施推广使用 电动汽车。这些措施包括: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 范工程;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 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定规划,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 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建立电动汽

16、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 用充电设施建设。通过上述政策可看出,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推进路线采取的是先发 展城市公交电动客车和小型电动汽车,进一步再向私人轿车领域延伸的顺序。这主要是因 为目前电动汽车价格过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私人用户短时期接受难度大造成的。2、鼓励政策、鼓励政策由于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萌芽期,所以政府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时主要 通过鼓励政策。这些鼓励政策分为面向汽车企业的生产侧鼓励性政策和面向消费者的需求侧鼓励政策。1)生产侧鼓励政策为推动和引导汽车厂商加快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目前我国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在技 术改造、产品准入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技术改造方面, 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表示,今后三年国家要拿出 100 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其中为了加快我国电动汽车及部件 的研发和产业化,政府将重点支持企业利用现有能力生产纯电动汽车改造项目或动力模块 建设项目、利用现有能力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改造项目或动力模块建设项目、先进动 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