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8578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市岳阳市 20182018 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共(共 5050 分。每道题分。每道题 2 2 分,共分,共 2525 道)道)1.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A. 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B. 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C. 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D. 实现了“大一统”局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可知贵族世袭特权遭到破坏,分封制已经走向崩溃,排除 A,B 项正确。C 项是在秦朝确立,不符合题干中“大黄金时代

2、” ,排除。D 项“大一统”局面也与题干中“大黄金时代”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B。2.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A.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 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在农隙举行,可以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C 项正确;A 项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与材料无关;B 不符合“中国

3、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 材料无法体现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排除 D。所以选 C3. “史实” “史论”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C【解析】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这属于历史解释,不是史识,故 A 排除;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这属于史论,故 B

4、 排除;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这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属于史识,故 C 正确;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属于这属于历史解释,不是史识,故 D 排除。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史实” “史论” “史识”的概念含义,学生应该紧扣史识的必要条件:科学的史观,分析大量的史实,科学的结论。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郡县制的结论出发,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4.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官与考生往往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为此,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此举的主要作用是A. 笼络知识分子

5、,加强君主专制B. 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C. 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D. 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材料“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反映了控制科举录取权,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故 A 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扩大选官范围的信息,故 B 错误;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这不一定维护了社会公平,故 C 错误;材料未涉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君主专制,皇帝直接控制选官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明代政治家丘浚说:“天下

6、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清代乾隆帝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上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这说明A. 人口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动荡B. 人口大增致使经济衰退C. 国人普遍重视人口问题D. 人口问题影响政治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反映了两者都重视人口问题与政治统治的密切关系,故 D 正确;材料并未反映人口压力增大导致社会动荡,故 A 错误;明代丘浚并未提及人口大增致使经济衰退,故 B 错误

7、;明代丘浚与清代乾隆并不能代表国人的普遍性,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不能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如“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国人普遍重视”等信息,材料均未体现,据此即可正确判断。6. 明朝初期,政府本着天朝大国对藩属国“怀柔之意” ,对各国贡使所携带的私物交易免征其税。弘治时期规定:“凡番国进贡内国王、王妃及使臣人等附至物货,以十分为率,五分抽分入官,五分给还价值,必以钱钞相兼。 ”这种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 限制对外政治交往B. 鼓励海外贸易C. 减少朝贡贸易损耗D. 实行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弘治时期对番国进贡物品由免税变为征税,其目的是减少朝贡贸易的

8、损耗,故 C 正确;征税与限制对外政治交往没有必然联系,故 A 错误;朝贡贸易目的不是鼓励海外贸易,故 B 错误;材料未涉及实行闭关锁国,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天朝大国对藩属国怀柔之意”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目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 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B. 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 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D. 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答案】D【解析】 “

9、兼儒墨,合名法”体现出思想的融合趋势,故 D 正确;此时法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故 A 错误;材料还提及其他思想,故 B 错误;C 中共识不符合百家争鸣时期特点。8. 下表所示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的变化上海、汉口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表(注:同业者,指同一行业的人组成的行会。同乡者,指同一地区的各种行业的人组成的行会。 )A. 导致了传统行业大量消亡B. 反映了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C. 标志着民族资本丰义产生D. 表明两地经济发国水平相当【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40 年之后新增行会中“同业者”行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同乡者”行会所占比例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体现了鸦片战争

10、后上海、汉口两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传统行业大量消亡”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分工,但没有体现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上海、汉口的经济发展状况,故 C 项排除。9. 1882 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 ;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 ”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A. 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B. 维护和扩大商股权益C. 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D. 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答案】B【

11、解析】轮船招商局采取股份经营的模式和管理模式,显然是维护大商股的权益,故 B 正确;材料中属于管理和经营的模式,该企业性质没有改变,故 A 错误;材料显然是增加轮船招商局对于市场的垄断,故 C 错误;材料目的是保证股东的权益,不属于官方经营权力,故 D 错误。10. 林毓生在五四:多元的反思中认为:“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 ,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 。 ”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A. 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B. 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C. 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D. 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答案】C【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五四运动是否彻底

12、地变革中国社会,故 A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五四运动标榜民主,故 B 错误;“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 ”说明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故 C 正确;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五四运动政治主张理想化,故 D 错误。故选 C。11. 1937 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 5 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 300 人,包括 6 位元帅、15 位将军。这反映出A.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 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C. 中国采取对苏联“一边倒”外交D. 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答案】D.考点:

13、近代中国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2. 据对 1921-1925 年中国 7 个省 17 处田场(农民家庭)的调查,全部生活资料约三分之一以上是购买的,全部农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售。此调查说明A. 传统自然经济已被打破B. 中国越来越卷入世界市场C. 中国各地消费水平不同D. 农民土地经营权得以扩大【答案】A【解析】从农民家庭“全部生活资料约三分之一以上是购买的,全部农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售” ,说明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配破坏,故 A 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生活资料、农产品来自国内还是国外,不能说明中国越来越卷入世界市场,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中国 7 个省17 处田场(农民家庭)的调查数据,没

14、有中国各地的数据,无法体现中国各地消费水平不同,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农民土地经营权” ,排除 D。13.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 年 6 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 ,其中投资达 580 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由盛宣怀以 100 万两承办。此转变A.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C. 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 进一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1895 年,清政府甲午战败,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汉阳铁厂由盛宣怀以 100 万两承办,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转变,故 B 正确;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

15、制的目的不是抵制列强资本输出,故 A 错误;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不等于大力扶植民营企业,故 C 错误;汉阳铁厂由盛宣怀承办并不能进一步完善工业体系,故 D 错误。故选 B。14. 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shop) ,特零克帝(drinktea)有鸿儒。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据此可知A.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B. 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C. 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孺” 、 “并坐谈心廉耻无”可以看出作者对在茶馆里喝茶的“鸿儒”和“痴男女”持批判态度,可以看出 A 与

16、作者的态度相悖,故排除A 而选 D。B 与题干现象不符,故排除;C 这里面的材料信息与男尊女卑无关,故排除 C。15. 1912 年 4 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A. 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B. 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C. 长时段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D. 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 “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武汉地区洋务运动等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因此选 C。ABD 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背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有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立宪党人在“预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