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7346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濮阳县一中 2017-2018 学年期中考试(政治试卷)1.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 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艺术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B. C. D. 2、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 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

2、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 A.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 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 3、有数据显示,如今我国电子图书的阅读用户已超过 7 900 万,超七成网民 都有阅读电子图书的习惯。 据预测,2020 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 出版产业的 50%;2030 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 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主要体现了( ) A.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B. 文化与经济相互独立地存在、发展着 C.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D.

3、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4、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为广大公民表达对选举、政策制定的意 见和建议、公共权力监督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便利的方式,促进了我国现实 民主的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主要体现了( )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文化 B. 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体 C.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D. 文化对政治具有 促进作用 5、 “讨厌” “烦人” “气死我了”这样的话是中国女生词汇库中的“常规武器” , 而西方女生会非常谨慎地使用这些词语,因为对西方人来说,这些词是十分严 肃的。这类现象表明(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 不

4、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 文化印记 C.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取决于文化环境 D.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 认识和实践活动 6、 “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 ”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 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 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 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 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 键因素A. B. C. D. 7、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 通过比赛的形式,带领观众在“熟

5、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 词文化精髓。中华诗词( )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 B. C. D. 8、2017 年 3 月 12 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一一 京剧浮士德 。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 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 久不息,演职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途径 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 强包容

6、性 A. B. C. D. 9、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对 于教育,一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二是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 而在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从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 中可以得出( ) 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教育的迥异 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目 标的确定 A. B. C. D. 10、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节食“糕” ,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重阳 糕各地无固定品种。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 放入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

7、,最为著名的发面花 果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上笼蒸熟后将面 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这表明( ) 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决定,中华文化具有区域特征 各地区文化都在本区域内独立形成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A. B. C. D. 11.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 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 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 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 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 ” 我

8、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 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A. B. C. D. 12.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 经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 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的研究运用与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石 人们在实践与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不同民族文化

9、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A B C D 13.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 途的灯火” 。看一看鲁迅,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必须要觉醒;听一听黄 河大合唱 ,就会感受到我们民族的觉醒与力量。以上材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BC D 14.里仁街是北京的老街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街名源于论语里仁 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意思是:与有仁德的人在一 起,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明 知呢?下列关于里仁街名的讨论中,正确的是A.

10、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B. 里仁街名的由来,是传统习俗世代相传的见证C.“里仁为美”的道德追求,更适合古人所处的时代D. 街名中蕴含的道德情怀,对今人的价值观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5.我们在说“幽默” 、 “基因” 、 “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 以为这就是中文, 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 “dimsum(点心) ” 、 “kungfU(功夫)” 、 “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 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 规律

11、A. B. C. D. 16.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 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 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 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 响A B C D 17.刘慈欣三体小说获第 73 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奖,刘慈欣的作品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 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这启示 文学创作者要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

12、果 关注生活,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大胆想象,追寻超越现实的科学力量多出创新性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B. C. D. 18.下边漫画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以传统文化为源泉 弘扬传统文化要注入时代精神创新要尊重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改革要结合实际敢于破旧立新A . B. C. D. 19.在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中, 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支持率排名第一。这个 将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的节目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也让这样一 种极为地方、小众且区域性极强的表演形式,经过央视春晚这个大舞台,为世 界华人所熟知,让大家都关注、了解了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化。这表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

13、用大众传媒是继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A B C D 20.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 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 ,还会潜移默化地 影响周围的人。重视家风教育是因为家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家风影响人们的品格与素养家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可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A B C D 21.钱钟书(1910-1998年)先生所著管锥编一书,近130万字,考证和诠 释周易、左传、史记、老子等古代典籍,引述四千位著作家 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涉猎英、法、德、拉丁、意大利、西班牙等外 文书籍二千余种。其中议论,兼及文、史、哲、社会、政治、心理、语言、考 古、民俗等十余门学科。由上可见,管锥编可对读者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有所启示是厚古非今、中西合璧、打通文史的杰作是汲取多国家多民族文化成果的学术著作开启了扬弃和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A B C D 22.上图是肩背长枪一脸严肃站岗的战士、推着小车运送粮食的老乡当抗 战人物以娃娃摆件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