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4674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I I 卷卷 ( (共共 5050 分分) )注意事项:1.第 I 卷共 20 小题,1-10 题,每题 2 分,11-20 题,每题 3 分,共 50 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1-10 题,每题 2 分,11-20 题,每题 3 分)1.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 射线Rn222 86会致癌,WHO 认定的 19 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

2、50 C.86 D.2222.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NN B.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 O-C-OC.NaCl 的电子式 D.F-的结构示意图3.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和 OH- B.CO 和 N2 C.HNO2和 NO3- D.CH3+和 NH4+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Cl2 B.H2O2 C.Na2S D.NaOH5.在反应 3H2+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 0.6mol/L,在此时间内用 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5mol/ (Ls),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 )A.0.44 s B

3、.2s C.0.33 s D.1s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甲烷在氧气中 燃 烧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7.81 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是A.第六周期 IVA 族 B.第六周期 IIIB 族 C.第七周期 0 族 D.第六周期 IIIA 族8.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2e-=Cu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

4、 和 b 连接时,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是阴离子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C.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断裂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用坩埚钳夹住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的铝并不滴落10.己知吸热反应 C+CO2(g) 2CO 的反应速率为 v1,放热反应 N2+3H22NH3的反应速率为 v2。对于上述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 v2的变化情况为A.均增大 B.均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1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 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25%,

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12.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 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 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3.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 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A.AlCl3 B.FeCl3 C.FeCl2 D.CuCl21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

6、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 CDBA B.原子序数 dcbaC.原子半径 ABDC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15.阴离子 Xn-含中了 N 个,X 的质量数为 A,则 ag X 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B. C. D. molaNaA)(molAnnAa)( molnNnaA)(molnNAnAa)(16.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HC1H2SPH3 B,酸性强弱: H4SiO4H2S17.短周期元素 X、Y、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X 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XYZA.Y 的氢化物稳定

7、性大于 Z 的氧化物稳定性B.Z 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D.lmolX 的单质可以跟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2mol18.可逆反应: 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O2的同时生成 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molNO用 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2:1 的状态混合气体中不变)()(n2 NOn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 19.实验室可

8、用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 R,并吸收多余的 R,则 R 是A.O2 B.HCl C.Cl2 D.NH32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 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破坏 1mol C1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 B.Q1+Q22Q3 C.Q1+Q22Q3 D Q1+Q2Q3第第 IIII 卷卷 ( (共共 5050 分分) )注意事项:1.第 II 卷共 3 大题,共 50 分。2 考生用 0 5 毫米黑色签宇笔将答案和计算步骤、过程填写在

9、答题纸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的不得分。21. I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元素周期表 120 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 己知 NO2 和 N2O4之间发生可逆反应: 2NO2 (g) (红棕色) N2O4 (g)(无色)。将装有 NO2 和 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3)一定条件下,向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 1:3 充入 4.48L (标准状况)N2和 H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N2 (g) +3H2 (g) 2NH3 (g),3

1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 c(N2)=0.02mol/L。03min 内,v (NH3)=_。下列叙述可证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a.V(H2)=3 v(N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每消耗 Imol N2,同时生成 2mol NH3d.N2、H2 和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II. 五种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 C 同族,B 和 D 同族,C 的简单离子和 B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 B、D、E 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 E 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回答

11、下列问题:(1) 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是_。(2) 由元素 A 分别和元素 B、D、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用化学式表示)。(3) 元素 A 和 E 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 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4)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元素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5) 单质 B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2.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 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f 接_接_接

12、_(填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2) E 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2) A 装置中试剂 X 是_。(3) C 装置中的现象是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II.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制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1) 该电池选择的电解质溶液是_(填化学式)(2) 正极电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 若导线上转移电子 1mol,则生成银的质量为_g。23.某温度时,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 三种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 由

13、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反应从开始至 2 分钟,用 2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v(Z)=_;(3) 2min 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下同);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4) 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A. 恒压时充入 He B.恒容时充入 He C.恒容时充入 XD.及时分离出 Z E.升高温度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升高温度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已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 应速率减慢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的限

14、度是不可能改变的E.增大 Y 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答案答案1-5.BDDDB 6-10.CDDCA 11-15.CBAAD 16-20.CABDC21. I(1)K(1 分);He、Ne、Ar(1 分);第二周期第 VIA 族(2 分)(2) 气体颜色加深或红棕色加深(2 分) 存在平衡 2NO2N2O4,加热,平衡发生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变深(2 分)(3) 0 002 mol Lmin (2 分) b、d (2 分) (全对得 2 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1 分,多选不得分)II. (1)钠(1 分) 氯(1 分) (2) PH3(1 分)(3)(2 分) 离子键和共价键(2 分)(4) (2 分) H3PO4或 HPO3(1 分)(5) C12+ H2O= H+ Cl-+ HC1O (2 分)22. I(1)a、b 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