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34382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3.1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北魏冯冯太后,中国第一个女改革家,鉴鉴于 她对对中国的历历史、文化、北方各民族的融 合做出的突出贡贡献,死后被称为为“文明太 后”。在冯冯太后49年的生命中,她有20年掌 握着国家最高权权力,经历经历 了北魏王朝的四 位皇上。 中国历历史上临临朝听政的太后有不 少,光是东汉东汉 末年就有4位之多。但是除了 当上皇帝的武则则天以外,就对对中华华文明的 贡贡献而言,没有人能超过过北魏的“文明太 后”,有千古第一后之称。请请思考:1.北魏冯冯太后为为什么被称为为“文明太后”?2.北魏孝文帝是在怎样样的背景下进进行改革的?冯冯太后对对北魏孝文帝的影响主要有哪些?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

2、黄河流域1.崛起、迁都:(1)崛起:386年拓跋部首领_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2)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_。拓跋珪平城2.统一、改革:(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_。(2)改革: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逐渐转向以_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兴办_,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农业经济太学黄河流域(3)影响:初步结束了西晋以来北方的_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_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分裂割据社会生产【合作探究】 1.北魏前期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提示:(1)进步性:计口授田。解散了原来的部落组织,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仿汉制

3、,重用汉人,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使北魏政权开始了封建化进程。(2)局限性:北魏前期改革保留了奴隶制,国家机构尚不健全。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1)原因: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有欠缺之处。(2)危害:_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加重广大农民负担,威胁北魏政权统治。宗主督护制2.民族矛盾激化:(1)原因:没有正确的民族政策,没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2)危害:严重威胁_。3.社会动荡不安:(1)原因:_和民族矛盾激化,各族人民起义不断。(2)危害:不断的起义沉重打击北魏的统治。北魏统治的稳固阶级矛盾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

4、先进文化。(2)亲自督促孝文帝学习_,使其接受汉文化。2.孝文帝:认识到必须学习_,借鉴汉族政权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来巩固统治。儒家经典汉族先进文化【合作探究】 2.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提示:(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2)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条件。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提示: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了北魏统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5、一、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前主要的社会矛盾1.原因:(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基层政权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征收制度的混乱。(2)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表现: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3.影响:使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名师指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二、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1.客观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6、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主观条件:(1)拓跋珪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逐渐转向农业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2)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3)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名师指津】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012淮南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

7、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

8、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北魏改革的背景。(2)若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北魏统治危机的出现入手,多方面分析,说明改革的必然性。第(2)题可联想当时社会矛盾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来回答。第(3)题要以“孝文帝”的身份,结合当时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答案:(1)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迫在眉睫。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对孝文帝改革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2)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愈加动荡,统治危机加剧。(3)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