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减压”不如“解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30628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理:“减压”不如“解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压力管理:“减压”不如“解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力管理:“减压”不如“解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理:“减压”不如“解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 最新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因为工资分配、工作成绩和个人发展等导致的压力,已经深入 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压力,我们无处可逃 凯洛涂金顿在其著作减压一书中谈到,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 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 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 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清醒状态)和合适的行为模式。 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毕波认为:“很多时候压力是来自管理上的、有意识的传导。比 如行业整个不景气,而上

2、市公司又面临着股东的压力,你要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下来, 必须面对很大的挑战。企业业绩目标一旦确定,从上到下一层层的分解其实也就把 压力进行了分解和传递。这种压力对于管理来讲,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必要的。 ” 从组织角度看,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其实也是压力管理的手段,如业绩考核、末 位淘汰等,都会让员工产生压力。 “我们每年都要参加薪酬调查,在调查结束后,我们要通 过各种途径把调查结果通告给员工:我们的工资水平在行业处于什么水平,在全国处于什 么水平,与竞争对手比有什么优势。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让员工产生压力:好好珍 惜这份工作吧。 ”毕波说。 解压,而不是减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与

3、管理心理研究所讲师张西超在国内较早提出职业压 力管理的概念,他认为“很多压力源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市场的关系,因为竞争的关系,这 种压力是去不掉的。职业压力管理并不是要彻底消除这种压力,而是缓解或分散压力,降 低压力对企业、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 张西超说:职业压力很多时候是不能“减”的,因为压力源总是客观存在。 “销售额是 万是设定好的,不能因为你有压力就减为万”,企业或者个人能做的是“解”压, 解决压力的负面影响,增强自我抗压能力。 企业如何解压?“关键是要找对人,喜欢压力与挑战的人在任何压力面前都会游刃有余。 ”某跨国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余波先生说, “我们寻找的是那些有高度事业心,有

4、强烈的 成就动机,能适应创新环境与快节奏工作的人。 ”当然,与此同时,制订一些人性化的管理 措施,创造开放、公正的沟通环境,营造一种相互真诚关心的企业氛围,对于企业解压也 是必需的。 个人该如何解压?个人解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去旅游放松,可以加强体能锻炼, 可以寻求亲朋的情感关怀,还可以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技能等 等。方法多种多样,根本原则有一条:“要么改变你的处境,要么改变你对处境的反应,要 么改变你看处境的方式。 ” 有一个压力管理的小故事: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 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 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 们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 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 才能拿的更久。所以,各位应该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的放下并好好的休息一下, 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 ” 张弛有道,一切方得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