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028137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跟踪检测(八)大气环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八)课时跟踪检测(八)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一、选择题(2018银川二中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 12 题。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地势起伏状况2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解析:1.C 2.D 第 1 题,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时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 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

2、错。第 2 题,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A 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 错;丙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 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 对。(2018宜昌三校模拟)下面图 a 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 b 为某地区某时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 34 题。3图 b 所示季节( )2A乙处多发洪涝B甲处易出现台风危害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D非洲好望角温和湿润4结合两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a 中处与图 b 中甲处在同一半球B处盛行风吹拂海水运动,形成西风漂流C丙处风向与处风向一致D丁处风向与处

3、风向一致解析:3.C 4.A 第 3 题,图 b 中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应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我国北方寒潮多发;乙处降水少;甲处易出现寒潮;非洲好望角炎热干燥。第 4 题,从图 a 中风带的风向可知,此半球为南半球,即处位于南半球,由经纬度可知,处位于西半球,与图 b 中甲处不在同一半球;处盛行风为西北风,西北风吹拂海水运动,形成西风漂流;丙处风向与处风向均为东南风;丁处风向与处风向均为西北风。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如图为南北半球部分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 56 题。5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

4、小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6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大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D北半球海面狭窄,缺少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解析:5.A 6.C 第 5 题,读图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故本题选 A 项。第 6 题,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西风带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且南半球西风带基本上都位于海洋,几乎无陆地阻3挡,大致呈带状分布,风力更大。故本题选 C 项。(2018哈尔滨模拟)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

5、 7 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 7 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8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解析:7.A 8.A 第 7 题,甲地为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影响,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A 项正确。第 8 题,丁地的盛行风向是由

6、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据此判断 A 项正确。(2018桂林模拟)读世界两区域简图,回答 911 题。9关于影响图中两地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B地终年受西风影响C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季风环流影响D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101 月地的盛行风为( )4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11关于图中两地气候的比较,正确的是( )A高温

7、不同期,多雨不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解析:9.C 10.C 11.D 第 9 题,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季风环流影响;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第 10 题,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月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第 11 题,地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高温不同期,但多雨期都是 7 月左右。二、非选择题12(2018南昌十校联考)如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 1 月和 7 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

8、N 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2)推测 P、Q 两地 7 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描述 1 月赤道低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 地位于赤道以北,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及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两地水温高低,要结合月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角度分析。读图可知,P 地位于海洋内部,而 Q 地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7 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同时,由于 Q 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 7 月份 P 地水温较 Q 地高。第(3)

9、题,读图可知,1 月份赤道低压带的位置西段位于北半球,而东段位于南半球,主要从热力性质差异角度考虑。1 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但是由于西部海洋面积大,而海洋升温速度慢,陆地升温快,导致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东段朝南,而西段位于北半球。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1 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7 月东南信风5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 地处迎风坡;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P 地水温较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P 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 地产生上升流,水温较低。 (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1

10、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道低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1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在材料三中,D 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或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在材料三的 A、B、C、D 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 A 处分布面积比 B 处大的原因。 (4)读材

11、料三,简要评价 A 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 D 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 C 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 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答案:(1)北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 C(3)A 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 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