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005253 上传时间:2018-05-22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汽车零部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汽车零部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汽车零部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汽车零部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1第一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因素分析.1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分析.21第三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财务特点分析.28第四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绩效选择信贷产品.31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分析 .33第一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分析.33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能力分析.40第三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外贸情况分析.46第四节 汽车零配件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变化分析预测.54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59第一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分析.59第二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分析.67第三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优劣势分析.7

2、1第四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74第一节 2005 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74第二节 重要领先企业分析.77第三节 成长型企业分析.83第五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91第六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展望 .98第一节 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98第二节 零部件产业总体发展趋势.99第三节 国内零部件行业重组势在必行.101第四节 汽车零部件政策调整 机遇与问题并存.102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部件1第一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整车工业的发展又带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零部件工业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全

3、国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作为汽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部件业在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它既带动了冶金、橡胶、燃料、能源、服务、交通、旅游等下游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同时,也预示着汽车零部件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又一黄金发展时机到来了。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意义,决不亚于整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是最有希望成为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产业。第一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因素分析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分析1、政治和法律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

4、响行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部件2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个稳定的法治环境中,行业能够真正通过公平竞争,获取自己正当的权益,并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对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控制、调节作用,同一个政策或法规,可能会给不同的行业带来不同的机会或制约。2、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

5、素。衡量这些因素的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与政治法律环境相比,经济环境对行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1)2005 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2005 年 GDP 增速可达 9.2%经济运行从高速扩张期向稳步增长期转换2005 年前三季度,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产能集中释放将使生产过剩问题显现,并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内外部因素导致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总水平不断走低所带来的通

6、货紧缩风险等。这些因素使 2005 年后几个月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预计全年 GDP 增长 9.2%。2005 年以来,经济增长总体上延续 2004 年以来的调整走势小幅回落。前三季度 GDP 增长 9.4%,同比微降 0.1 个百分点,比新一轮增长的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部件3峰值(2003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10.3%)回落了 1 个百分点。2005 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经济增长呈现“三微调一稳增”的稳定调整特征。“三微调”即工业、投资、出口比 2004 年同期均有小幅调整;“一稳增”即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且有所加快。二是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贸易增长严重失衡,“低进高

7、出”的贸易增长格局,不仅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也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物价涨幅回落到合理水平,通胀和通缩压力均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一是房地产投资受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消费者预期变化的影响,回落幅度可能加大。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长显著调整,将对下游相关产业投资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导致整个投资增速放慢。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3%左右,同比回落 3 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5%,同比回落 2.1 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自 2004 年 4 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8、突破 11%以后,一直保持在 12%-13%的高位区间。未来几个月在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和预期收入增加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仍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增长 13%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2%,比2004 年加快 1.8 个百分点。出口将明显回落,顺差可达 790 亿美元 2005 年后几个月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近期国际油价再度暴涨,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从而降低我国的外贸需求。加之受 2004 年四季度基数过高、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加大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出口增长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不过,前三季度出口一直保持 30%以上的高增长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

9、部件4为全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2005 年我国出口将再次实现超常增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 25%左右,进口增长 18%,贸易顺差创历史纪录,达 790亿美元左右。(2)2006 年经济发展形势预测2006 年宏观经济总体向好 GDP 可增 8.5%2006 年,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增长既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从历史经验判断,2006 年经济面临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不当或外部环境恶化,调整的幅度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要适度控制投资增长,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使内需增长后劲充足。

10、2006 年投融资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事权等方面改革均可能有新的突破。目前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很强烈,投资增长过热的体制基础仍然存在。继续深化改革,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行为。金融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和服务体系。资本市场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它不仅是金融领域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且是整个国家“深度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制度性变迁。这对提高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激活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垄断部门和服务领域的改革可能也有新的突破。2005 年垄断部门的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

11、力不小,2006 年有望继续加大和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医疗、教育体制将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部件5垄断领域的改革,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将进一步降低私营企业门槛、拓宽民营企业成长的空间。此外,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将会明显加快,如金融业、文化产业的开放度会越来越广。总体来看,2006 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总体向好,将为2006 年及其整个“十一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面临油价高涨等外部不确定因素总体来讲,2006 年世界经济仍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这对我国出口

12、以及利用外资增长将会构成一定压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最近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在许多工业品市场上)有加大的趋势。2005 年中期以后,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 1000 元左右,主要是因为产能集中释放、供过于求的矛盾显现,导致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利润下降。此外,近两年相对紧缺的煤电也出现过剩苗头。2005 年 7月中旬以来,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主要产煤区的煤炭出矿价格降幅达到 10-20%,煤炭库存开始增加。电力供求缺口缩小,缺电的省份从 2004年的 25 个减少到目前的少数省份,前期四部委联合发文紧急叫停了 32 个违规电站,电

13、力过剩也将在一两年内出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 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供求结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整,预计到 2007 年或最迟到 2008 年,我国将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生产过剩,最终可能使我国经济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危险。经济仍将保持 8%以上的增速 2006 年,我国新一轮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经济仍将会保持 8%以上的快速增长水平。在前两年调整北京联合经研 汽车零部件6的基础上 2006 年经济继续调整,不仅有利于缓解短期结构性矛盾,而且将为整个“十一五”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增长创造有利条件。2006 年经济可能面临调整 2006 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从历史经验判断,我们认为 2006 年经济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不当或外部环境恶化,也有可能结束增长周期转入新一轮调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投资增长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