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9214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客观题客观题互斥方案比较决策中,原始投资额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适合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 A、净现值法 B、净现值率法 C、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D、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答案:A解析:互斥方案比较决策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见教材的具体表述。在互斥方案的选优分析中,若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时,则原始投资额较小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 答案:解析:在互斥方案的选优分析中,若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时,则原始投资额较大的方案为较优方案。在投资方案组合决策中,若资金总量受到限制,则应以( )进行排序

2、。 A、该项目的净现值 B、该项目的净现值率结合净现值 C、该项目的投资总额结合净现值 D、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结合净现值 答案:B解析:此种情况下应按照净现值率的大小,结合净现值进行组合排序,选出能使净现值总和最大的组合。计算期统一法包括方案重复法和最短计算期法两种处理方法,最短计算期法也称最小公倍数法()。 答案:解析:计算期统一法包括方案重复法和最短计算期法两种处理方法,方案重复法也称最小公倍数法,最短计算期法也称最短寿命期法。在互斥方案的分析中,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原始投资额少的方案为优。() 答案:解析:教材原文。如果你被

3、要求从已具备财务可行性的三个互斥备选方案中做出比较决策,已知这些方案不仅原始投资额不同,而且项目计算期也不相同,那么,你应当首先排除的决策方法是( )。 A、方案重复法 B、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C、最短计算期法 D、净现值法 答案:D解析:净现值法要求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主观题主观题某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拟投资 1000 万元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丙三个方案可供选择(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甲方案的净现值流量为:NCF0=1000 万元,NCF1=0 万元,NCF26=250 万元。乙方案的相关资料为:第一年年初投入 1000 万元建设生产线,同时投入流动资金 200 万元,建设期为

4、0,预计投产后 110 年每年新增 500 万元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每年新增的经营成本和所得税分别为 200 万元和 50 万元;第 10 年回收的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分别为 80 万元和 200 万元。丙方案的现金流量资料如表 1 所示: “610”年一列中的数据为每年数,连续 5 年相等。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 8%,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要求:(1) 指出甲方案项目计算期,并说明该方案第 26 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属于何种年金形式。(2) 计算乙方案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3) 根据表 1 的数据,写出表中用字母表示的丙方案相关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不用

5、列算式),并指出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4) 计算甲、丙两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 计算(P/F,8%,10)和(A/P,8%,10)的值(保留四位小数)。(6) 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并据此评价甲、乙方案的财务可行性。(7) 如果丙方案的净现值为 725.69 万元,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为企业做出该生产线项目投资的决策。 答案:(1) 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 6 年。甲方案第 26 年净现金流量 NCF26属于递延年金。(2) 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0200)=1200(万元)NCF19=500(20050)=250(万元)NCF10=(50020080)

6、(20050)=530(万元)或:NCF10=250(20080)=530(万元)(3) 表中 1 丙方案用字母表示的相关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如下:(A)=254(万元)(B)=1808(万元)(C)=250(万元)丙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分两次投入(或分次投入)。(4) 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000/2501=5(年)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250/254=4.98(年)(5)(P/F,8%,10)=1/2.1589=0.4632(A/P,8%,10)=1/6.7101=0.149(6)甲方案的净现值=1000250(P/A,8%,6)(P/A,8%,1)=100

7、0250(4.62290.9259)=75.75(万元)乙方案的净现值=1200250(P/A,8%,10)280(P/F,8%,10)=12002506.71012800.4632=607.22(万元)因为甲方案的净现值为75.75(万元),小于零,所以该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因为乙方案的净现值为 607.22 万元,大于零,所以该方案具备财务可行性.(7)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607.220.149=90.48(万元)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725.690.1401=101.67(万元)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更大,应选择丙方案解析:为提高生产效率,某企业对一套尚可使用 5 年的设备进行更

8、新改造。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零),不涉及增加流动资金投资,采用直线法计提设备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已知旧设备的原始价值为299000 元,截至当前的累计折旧为 190000 元,对外转让可获变价收入 110000 元,预计发生清理费用 1000 元(用现金支付)。如果继续使用该旧设备,到第 5 年末的预计净残值为 9000 元(与税法规定相同)。资料二:该更新改造项目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资料如下:购置一套价值 550000 元的 A 设备替换旧设备,该设备预计到第 5 年末回收的净残值为 50000 元(与税法规

9、定相同)。使用A 设备可使企业第 1 年增加经营收入 110000 元,增加经营成本 20000 元;在第 24 年内每年增加营业利润 100000 元;第 5 年增加经营净现金流量 114000 元。经计算,得到该方案的以下数据:按照 14%折现率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 14940.44 元,按 16%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7839.03 元。乙方案的资料如下:购置一套 B 设备替换旧设备,各年相应的更新改造增量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NCF0=-758160 元, NCF15=200000 元。资料三:已知当前企业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 4%,无风险报酬率为 8%。有关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要求:(

10、1)根据资料一计算与旧设备有关的下列指标: 当前旧设备折余价值; 当前旧设备变价净收入。(2)根据资料二中甲方案的有关资料和其他数据计算与甲方案有关的指标: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运营期第 1 年营运成本的变动额; 运营期第 1 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 运营期第 1 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运营期第 24 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第 5 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甲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量(NCFt);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3)根据资料二中乙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乙方案的有关指标: 更新

11、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B 设备的投资;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4)根据资料三计算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5)以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决策标准,按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对甲、乙两方案作出评价,并为企业作出是否更新改造设备的最终决策,同时说明理由。 答案:(1)根据资料一计算与旧设备有关的下列指标:当前旧设备折余价值=299000-190000=109000(元)当前旧设备变价净收入=110000-1000=109000(元)(2)根据资料二中甲方案的有关资料和其他数据计算与甲方案有关的指标: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550000-109000=441000(元

12、)运营期第 1 年营运成本的变动额=20000+441000-(50000-9000)5=20000+80000=100000(元)运营期第 1 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110000-100000=10000(元)运营期第 1 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10000(1-33%)=6700(元)运营期第 24 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100000(1-33%)=67000(元)第 5 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50000-9000=41000(元)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甲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量 NCFt: NCF0=-441000(元) NCF1=6

13、700+80000=86700(元) NCF2-4=67000+80000=147000(元) NCF5=114000+41000=155000(元)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14%+14940.44/14940.44-(-7839.03)(16%-14%)=15.31%(3)根据资料二中乙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乙方案的有关指标: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NCF0=758160(元)B 设备的投资=109000+758160=867160(元)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依题意,可按简便方法计算(P/A,IRR,5)=758160/200000=3.7908(P/A,1

14、0%,5)=3.7908IRR乙=10%(4)根据资料三计算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4%+8%=12%。(5)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15.31%ic=12%应当按甲方案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10%Ic=12%不应当按乙方案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决策结论:应当按甲方案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或:用 A 设备替换旧设备)。解析:A 企业计划进行一项目投资,在 A、B 两个互斥的备选方案,有关资料为:(1)A 方案固定资产投资需 100 万元,流动资金 50 万元,建设期为 0,运营期 5 年,到期净残值收入 5 万元,预计投产后营业收入为

15、 90 万元/年,每年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为 60 万元。(2)B 方案在建设期初需固定资产投资 120 万元,建设期 2 年,资本化利息共 10 万元,建设期结束时流动资金投资 80 万元,项目运营期 5 年,固定资产净残值收入 8 万元。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170 万元,年经营成本 80 万元,每年还利息 5 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的预期收益率为 10%。要求:(1)计算两个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2)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3)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4)用方案重复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5)用最短计算期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答案:(1)计算两个

16、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A 方案:折旧(100-5)/5=19(万元)NCF0=-150(万元)NCF1-4=(90-60)+19=49(万元)NCF5=49+55=104(万元)B 方案:NCF0=-120(万元)NCF1=0(万元)NCF2=-80(万元)NCF3-6=170-80=90(万元)NCF7=90+80+8=178(万元)(2)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A 方案:49(P/A,10%,4)+104(P/F,10%,5)-150=69.9(万元)B 方案:90(P/A,10%,4)(P/F,10%,2)+178(P/F,10%,7)-80(P/F,10%,2)-120=141(万元)(3)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A 方案等额净回收额:69.9/(P/A,10%,5)=18.44(万元)B 方案等额净回收额:141/(P/A,1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