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834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作为 新生事物,在实践中,有优势也存在弊端,就学案教学,本文有一些反思。 【关键词】: 学案 教学实验 教学内容 实验性 教师 新课程改革 本土化 高中语文 学生 语境 “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目前 “学案”教学实验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且已经得到了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的认可, 有逐步扩大的势头。那么学案教学为何会以燎原之势发展?学案教学到底好不好呢? “学案”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坚决实施学 案,同时部分教师持反对

2、的态度或保留自己的观点。二是, “学案”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 成绩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明显增强了,但是语文课语文味少了。本人作为教学 一线的实践者,许多事情亲历亲为,有一些拙论: 1、学案教学的优势 首先,学案导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 与学二者的关系,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空间,突出学生作为 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案导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 鲜的血液,教学气氛更好,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次,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师的设计不再只考虑课内的研究, 而是要把课前、课中、课后

3、当做一个系统来设计。这种设计是将语文教学置于课程的框架 下考虑的,因此,它更符合课程设计的规律。学案导学法能够促进教师对于学情的研究, 通过教师的检查和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使教师对于教学进度的掌握更加科学,课堂 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学生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到心 中有数,学生的学习则会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另外,学案导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拯救出来,从而大大提 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学案设计中的拓展研究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探 究精神,更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踊跃参加,变被动学习为 主动探究,学习成果更加稳

4、固;学案导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突出的重要作 用,它不仅帮助了教师更好地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对素 质教育最好的落实。我们只有把握好新时期的新形势,果断地采取学案导学并科学合理地 将其充分运用,才能紧随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二、对学案教学的反思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经常在思考与反思,有这样一些疑问:“学案”是否应该有个名字,这个名字该叫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学案的名字无法 统一,但它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 。“学案”应该包

5、含几个基本板块,每个版块应该有些什么要求?“学案”包含的基本 板块应该统一于新课标中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其结构、内容却是无法统一的。因为各 个学校师资力量、学情、出发点都不一样,不能强求一致。一旦固定化,将缺乏鲜活的生 命力。实施“学案”之后,教师的主导性该如何体现?“教师是教学对话中的首席”该如何 体现?“学案”并未否定课堂教学,教师并非是课堂的旁观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老师应带着问题进课堂,而非带着教案进课堂” ,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鲜明 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对话中教师仍是首席。 “学案”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间、课后,这样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试验的结 果是,

6、绝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学案”关注的是学生的什么?“学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包括自主预习、 自主研讨、自主巩固。 “学案”由谁来设计?目前,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是由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定的。 其实也不可程式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内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情,由学生自主决定, 或师生共同商定。教学案既可物化,也可在课上动态“生成” 。比如,可由学生在课上提出, 电脑上打出。关于语文“学案” ,引起我们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 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在实践过程中,我觉得过分夸大学案的作用,也有一些弊端:1、 “网络下载的教案+习题”成了“学案”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不少学案是从

7、网上下载的,练习不是网络上现成的习题,就是手中资料习题 的再呈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导学案,其实际操作意 义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导学案”只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花 架子”而已。而对于那些还要忙着设计实际中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显然加重了负担。 其实,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应该是首先经教师集体研究、然后个人备课、最后集体研讨制定。 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往往是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任务进行分摊后即由教师各自分头去备 课,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形式编写好,由组长审核后印发给学生。名曰审核实际上只不过 登记签名而已。整个过程实质上只是个人备课这一步,而“首先经教

8、师集体研究”与“最 后集体研讨制定”这两步被省略了。显然,推行导学案教学必须加强对备课组的督查和指 导。导学案上的很多题目就是学校下发的教辅用书里的内容,做了导学案,再抄一遍到教 辅用书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实行导学案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很少再去做 手中已有的辅导用书,翻翻他们书包里的练习,不少都是空白,因为老师重点检查导学案, 手中其他辅导练习浪费的居多。不论是金钱上还是从学生负担上,都是一种重复与浪费。 我觉得既然教辅用书无法取消,那么除了手上已有练习很不理想而做适当的替补外,导学 案不必刻意另起炉灶,将练习题设计为导学案的一部分,而以手上已有练习为凭借,将每 课的练习进行合理划

9、分,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解决同步练习中的不同内容,切实发挥 教学辅导用书的实际作用,这样,既解决了“练习案”的问题,又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成本, 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2、对学案设计重视过度,课前准备工作被严重弱化。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就一堂 成功的语文课,但是有的教师将努力的方向都集中在学案的设计和编排上,将课前的教学 准备工作抛之脑后,比如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等等。 这 样长期的用学案代替教学准备,不仅让学生听之乏味,也降低了课堂的含金量。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 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

10、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这 样一个过程中, “问题”是关键、是核心。 “提出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关整个教 学环节的成败,可是我们在不少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中看不到能引起学生深入探讨的问题。 他们往往在阅读教学中将教学活动表面化、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就容易冲淡阅读教学的 语文味。教师好比导游,学生好比游客。教师要发挥领队的作用,学生则要学会自己欣赏风景。 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那么怎样 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回答好一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要引导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要解决课堂学习目标问题。教师必须

11、明白 自己学生的基础、需要与准备,必须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体现文本的特点。要善于 选取体现学习需求、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 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地挖掘、整合,最后设计出理想的主问题来。所谓“主问题” ,是相 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 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我在上牲畜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 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 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文学是一

12、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 重感的反应。 ”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 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如此沉重的主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 松化的?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是一个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 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课文内容和 教学内过程的内在牵引力,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学生对文本的形象、语言、结构的 理解品读,可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理解牲畜林减少战争沉重的方法。 由此将课堂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课堂因此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 课堂教

13、学的效率。3、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在听课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把导学案当成了习题,从头到尾,按部 就班,缺乏变幻,机械僵硬,课堂气氛依然沉闷,效率依然低下。不少教师在有人听课时, 总担心如果完不成导学案的内容,会被认为课堂教学不完整(事实上大多数评课教师也正 是这样理解的) ,结果课就显得比较“赶” ,学生的活动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比如本来该 让学生作个性化朗读的却改为齐读,本来该给以适当的思考时间的却不敢从容等待了,本 来应该呈现长一点时间的投影就匆匆忙忙地晃过去了,时间是挤出来了,效果却不够理想 了。 显然,把课堂教学的所有都圈定在“导学案”这张纸上,是一种消极的教学行为。

14、人 是个性化的,共性永远代替不了个性,人只有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才能成长。导学案是 以课时方式呈现的,一节课一张。 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课前预习自学,学生须有足够的时 间,这决不能依靠课间的几分钟,因此学校应安排自习课让学生在讲课之前有时间研读导 学案。学生预习越充分,上课时主动性越能显现出来,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教学过程 就会流畅起来。 “以学定教”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操作中落实如何让 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教” 。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 开,都得是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教学之前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阶 段性,还有学生需要学什么和

15、该怎么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导学案的预习部分作适度批改, 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什么地方该做知识铺垫,什么地方该降低或提高难度,什么地 方该变换方法,然后有针对性地作一番准备,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 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的内容少 了,学生由于内容聚焦而学得更加深入透彻;如果不愿割舍,教的内容太多,学生则可能因 为精力分散或知识庞杂而蜻蜓点水,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学 会做减法,只要确保主要教学内容,就足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必担心教学内容删减 后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4、案中设计问题过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

16、担。 观察发现,我们的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大,这样就不可避免 地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情况,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消化得不到保障,老师单纯地答疑使得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5、学案问题的设计不科学。 学案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消化知识点。在 学案的设计中,许多教师不能更好地把握难易程度,往往不是难,就是简单,没有合理的 搭配,忽视循序渐进的设计规则,内容设计严重缺少层次感,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 需求。还有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盲目求新、求异,问题的科学严谨性降低,有的问题与 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采用导学案教学必须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只有让教师自己来设计导学案,勤于钻研, 才能实现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的目标;只有进行了扎扎实实地二次备课,才能化共性为 个性,让师生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成长提高;只有真正理解“以学定教”的内涵,才能收 放自如,让导学案真正成为自己可手的武器,在战场上发挥出无穷的威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