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70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发之妻与糟糠之妻的由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发夫妻指的是元配夫妻。结发夫妻的由来之一在浙南有关于“结发夫妻”有“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所谓“束发托身”就 是元配夫妻择日完婚时,男方要送庚帖,女方要回庚贴。庚贴上写明姓名、出 生日子时辰和完婚时间。女方回庚帖时,附上一束头发,用红头绳扎着,作为 定情托身、以身相许之物,以示结发同心,百年好合。而“投丝慰情”则是结发 之夫妻,男人溺水死亡,尸体寻找无着时,妻子得剪下一束头发,缚在石头上, 投入出事的地方,借此慰藉结发之情。结发夫妻的习俗,相传这是古时有个皇 帝登基时留下来的。说是皇帝登基的头一夜,为担心胡子太短,无法入睡(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短 衡量人的学识的)。身边的娘娘聪明过人

2、,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 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 胡须,接受臣子朝拜。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真乃“真龙天子”! 娘娘剪发结皇帝的胡须成为结发夫妻的由来。结发夫妻的由来之二中国古时候结婚时,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 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最后饮合卺酒,又称交杯酒。后来又发展成合鬓的仪式, 即夫妻并坐,将两人一缕头束在一起,“结发夫妻” 一词由此而来。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我们常听到“结发妻”这个词,“结发”的原意是:“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 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

3、长到一定 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 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 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 我们国家有许多地区把未成年的女子称“丫头”,在古人写的许多小说里也可以 看到这个称喊。另外在旧时也有称“丫头”是大户人家的婢女丫鬟。“丫头”也含有 亲昵的成分,有长辈们笑着这样称喊晚辈的:“你个死丫头,连一点小事也做不 好!”在古时候,丫头的真正意思是指女子的一种头发梳理样式,这在今天的电 影和电视里

4、常常可以看到,譬如在电影红楼梦里侍奉主人的丫鬟们的发型 样式,把头发分别梳成左右对称的双髻翘在头顶上,就象是个分叉的丫字那样, 古代程宗洛的扬州竹枝词里有:巧髻新盘两鬓分,衣装百蝶薄棉温。等到 女子长到十五岁,就会给她行笄礼,也就是“笄簪子礼”,指的是女子十五岁谓 之成年。笄字: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意既现在可以头发盘 起来,然后再用“笄”簪好,古时谓之“及笄之年”。男女到了成人的年龄,按古代 的说法也就是指他们可以结婚成家了。 古人在进行冠礼和笄礼的时候,是非常庄重严肃的事情。只所以有“结发妻”这 个词,意思指原配妻子。结发又称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 成年。结发

5、又含有成婚的意思,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一对新 夫妻在洞房花烛之夜时:“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 ”意思是: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 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 离。古往今来,虽有那“一寸同心缕”绾结同心和“百年长命花”的美好想往,然世 事多舛,生活里难免会有象古时候的闺怨词里说的那样:本是结发的欢娱,怎 做了彻骨儿相思?女人们总是把她们的爱情期盼、美好心愿都小心翼翼地缠绕 到发丝里,拥有满头乌黑闪亮的秀发,再加上她们巧手梳理的发型样式,在一 定意义上讲,那是赢得爱情幸福的期盼和保

6、证。 在这“结发”词里用的“结”字是最蕴涵妙意的,在今天,我们每个家庭的客厅里大 概都会悬挂着几个“中国结”,在新婚的洞房里也会看到火红色的“同心结”。结字 的意思含有牢固、结合、结伴。古时候,“结”通“髻”,意思是总发。髻,挽发而 结之于顶。唐代女诗人晁采写有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在古时候,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 己不能解,在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着:“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意思 是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盘着的发髻,然后相拥相抱、恩爱缠绵、如胶似漆。后 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我国汉代时期,那时候举行葬仪有这样一个风俗,如

7、果结发妻因故早折,做丈 夫的就会把他们结婚时用的梳子掰开分为两半,在上面还留存着妻的青发几缕, 把另外一半随葬入棺,以表示生生不忘结发之妻,纪念结发之恩爱情深。在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写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虽然这 首诗写的是以封建家长制度为背景的悲剧故事。那时候彼此相爱的情人,如果 女子们把她自己的一绺青丝送给男子作定情物,则形同她已经把身体交给男子 那样的重要信物了。可有时候,情人的一绺青丝却象唐诗人李白说的那样:“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青丝化作“烦恼丝”。只是在古时候的女子们听不到今 天唱的这首名为短发歌: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剪一地不被爱的 分叉,长长短短,

8、短短长长,一寸一寸在挣扎 糟糠之妻是患难夫妻之同义词. “糟糠之妻”zokngzhq,糟糠,潮语“遭康”(之欧 1、戈秧 1)这则成语 来源于东汉光武皇帝与他的大臣宋弘的故事。 宋弘是光武帝刘秀的大司空(主监察),为人正直。 一次刘秀身边需要一位博学的人,宋弘就推荐了桓谭。后来宋弘发现桓谭老是 给刘秀弹奏郑国的靡靡之音,立即把桓谭叫来,责备他。后来宋弘又向刘秀谢 罪,说:“我原想让桓谭忠心辅佐王室,可是现在整个朝廷都爱听郑国的亡国之 音,希望治我的罪。”刘秀就把桓谭免职了。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刘秀希望她从满朝文武中再选一位丈夫。湖阳 公主说:“满朝大臣中,宋弘的才貌和品行最好。”于是刘秀召见宋弘,说:“俗 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富有的朋友;发了财了就要另娶妻子,这可 是人之常情啊!”宋弘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 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是不能抛弃的。(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 和湖阳公主只好打消了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