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670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性皮炎皮疹的治疗口诀 气郁导致神经炎,按揉太冲不等闲; 敲打胆经有疗效,莫忘拨动阳陵泉; 疏通三焦经重要,推按膻中见晴天; 补肾太溪加涌泉,肾俞拔罐揉丹田; 皮炎皮疹寻祛病,阴陵泉和风市点; 健脾养胃三阴交,足三里与内关见; 肺经天府治过敏,艾灸血海病不返。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侧、额部及骶尾、肘窝、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 股沟、眼睑及四肢等处,多以对称性分部。初发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 而呈苔藓化。典型的表现多数为:米粒大,淡红色至褐红色,或皮色一致的圆 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的扁平丘疹。 患者自我感觉为阵发性剧痒,夜晚比较严重从而影响睡眠。其症状时轻时 重,治愈后容易复发,搔抓后

2、引起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炎。这种病多是由于患者体内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在活动或劳累后身体发热, 毛孔张开的时候,遭到湿寒之邪的侵入而闭阻毛孔,湿气侵腐于肌肤表面而发 痒。由于表皮组织肥厚浸润,再加上搔抓剌激就会形成扁丘疹。 如果瘀结的湿气遇到体内的热量便会形成粘性水液,这种湿热会淤阻气血, 使气血中的营养不能滋润肌肤表面(卫气不固),从而使皮肤干燥。感到痒痒 只要用手一挠会很容易挠破,粘性水液渗出后就形成了结痂。这种病大多是因 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所致,所以,每当遇到心情烦燥时,就会郁表阻气,瘙 痒加重。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本病大致分为三大类型:1,湿遏型:多见于夏天和秋天的季

3、节。局部不但会有成片肥厚的丘疹浸润在皮肤 表面,还会有皮肤破损后的“潮红色”糜烂和血痂,遇热就会瘙痒加重,用手 触摸到皮肤破损处时有发热感;患者自觉阵发奇痒,在情绪波动时会加重;痒 时心烦气躁,越搔越痒,甚至有钻心感;多伴有夜间潮热,心烦易怒,情绪不 安,神经衰弱等症状;脉:濡数;苔:薄黄或黄。 以上就是所谓的“肝气郁结,阴血亏损”之症。这种病症的治法是“滋阴 安神、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驱风除湿、清热败毒”。 在这里先不说用药的问 题,只是介绍我们如何利用口诀达到自己治疗的效果。“疏肝解郁”就是要多 按揉“太冲穴”至“行间穴”(见图 1)。因为肝脏是排毒、供血予心脏和分泌胆汁的总机关。肝脏的解

4、毒功能顺 畅,体内的血液自然保持新鲜状态,毒素会实时排出体外,疾病就无法有机可 乘。一旦肝脏功能受损却又不获调节,就会造成肾脾肺等脏腑的功能低下,产 生连锁性的影响。若要治疗,必先从肝脏开始,因为其是一切疾病的源头。肝 脏功能转弱的祸首是情绪不调,包括生气或压抑情绪。情绪不佳时要实时消气, 揉揉肝经的“太冲穴”(也称消气穴),就能祛掉怒气,心情马上转好。“太 冲穴”按上去很痛的人,一定是爱生气,所以按摩“太冲穴”也可以解肝郁, 去除压力。 “行间”穴(在第一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属火。因为“肝属木,木 生火”,如果有的人肝火太旺,就必须“泻其心火”,这叫“实则泻其子”所 以它是一个泻心火的

5、穴位。像两肋胀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牙痛、腮帮 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或有的人一上火就鼻出血,这都 是心火太盛,此时火已经不在肝上,就要多揉“行间穴”把心火从这里散发出 去就可以去火了。 俗话说:“百病由寒起,百疾自气生 ”;如果再从“太冲穴”向“行间 穴”方向推揉,还能解决因情绪压抑,心生闷气后产生的头痛、耳聋、耳鸣、 眼睛视物不清、做噩梦等症状, 具有疏肝、利胁、调理肠道和治疗疝气等功 效。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所以,平时多敲打敲打胆经,按摩按摩胆经上的穴位,对化解肝毒会起 到很大的帮助。 胆经上主要的两个穴位是 “阳陵泉”和“风市”穴(见图 2) 。 先说说“风

6、市”穴(风市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 中指尖处。)。“风者,风气也;市者,集市也。”通过穴名就能看出,此穴 是个风气聚集之所,很多病都和“风”有关系,像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麻木,遍身瘙痒,脚气等,均是风湿之毒所致。因此,治疗“风病”时,千万 不要忘了疏通集市里的道路,不能形成集市的拥挤,拥挤就会堵塞,堵塞就会 产生病变。 “阳者,阳气也;陵者,山丘也;泉者,不断之水也。”意思是胆经的气血在此似山中的泉水一样不断供给。它是人体八会穴之一的“筋之会穴”又是 胆经的“合穴”,堪称得起是双料冠军。因为肝胆相表里,肝也主筋;因此肝 经和胆经的问题它都是首选之穴。 2,湿寒型:

7、这种患者多伴有体寒怕冷、身重倦怠,头闷如裹,周身微肿,情志抑郁, 吐痰清稀,气短咳喘,小便清长,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等阳虚,气郁,湿寒凝 滞等症状。脉:濡缓或紧。舌苔:薄白或白腻。病症的治法是:温阳补肾、除 温健脾、舒肝通络、风止痒。补肾的方法很多,有药补、食补、气补、穴补等。药补和食补都需要 先通过胃的消化后,才能将一部分有用的东西再通过脾的运化到达指定位置, 但是,如果遇到脾胃虚寒的患者,药物在脾胃就会被阻隔,无法真正被吸收, 就不能收到补肾缩尿的功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络不通,用药无功”的道理。“气补”的含义就是通过练习各类传统的养生气功达到治疗健身的目的,同 时和有效的睡眠相结合以补元

8、气,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患者身体过度虚弱, 马上练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先将身体调整到具备练功的条件时,方能 起到效果。那么用什么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才能在短期内见效呢?这就是我们 下面要说的“穴补”。 补肾的穴位有哪些呢?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一、涌泉穴(位于前脚掌的凹陷处见图 3):“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属“木”。此穴治疗范围极广;因为肾属水, 而“涌泉穴”属木(五脏“井穴”对应的是“木”);同时,肝也是属木; 所以说,如果肝火过盛或肾阴不足,就要多按按 “涌泉穴”。这是因为 “水生木又克火 ”,通过按摩 “涌泉穴”即可补肝又可祛火,可谓是 “一 举两得”啊!而且它对于有足寒症

9、和足心发热的患者常按此穴也会有显著的 疗效。“涌泉穴”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均可参与治疗;如:高血压、耳聋、耳鸣、咳嗽、哮喘、发热、呕吐、腹泻、 五心烦热、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等都是它的治疗范围。 具体方法是: 用热水加少许陈醋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每日临睡觉前浸泡 1530 分钟;然后,用手掌跟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 10 次,以感觉发烫发热为 宜(也可抹点润滑油或护肤膏),搓完后,再用大拇指指肚或指关节点按涌泉 10 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注意:在女性月经期间、高血压患者不宜 练此法。二、太溪穴(在脚内踝骨后面,跟骨上面的凹陷

10、处,见图 6) 它是肾经的“俞”穴和“原穴”,属土。“太者,可大可小无限也;溪者, 山涧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统领山涧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体之中是血液 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于是调动了静脉中的血液(小溪之水) ,新鲜的血液就会冲开体内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环。咱们前面说过“液门”和 “然谷”两个穴位能治疗咽干欲饮(嗓子干燥总想喝水)的症状,如果配上 “太溪”穴治疗起来就会更加快捷,有“如虎添翼”之感。是古代医籍中记述 的“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是治疗肾病的要穴,对治疗妇科病、肾炎、痛风、肾绞痛、遗精、 阳痿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它可以帮助解除尿液的毒素含

11、量减轻肾脏的负担, 达到恢复肾功能的作用,在肾经的流注时间(下午 5:007:00)效果最佳。 对于高血压肾炎病人,按揉此穴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尿蛋 白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手脚怕冷或发凉的病人,可在睡前按摩太溪穴,在每 天反复刺激之下,慢慢会感觉到暖和的。 太溪穴对很多慢性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踝关 节扭伤等病,对于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 手足畏寒,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三、 肾俞(先找到第七颈椎棘突,“低头,后颈部最突出的那 一个高出的骨头,也是大椎穴的位置”,然后依次数下去,胸椎十二个。然后 就是腰椎了,找

12、第二个腰椎,它的棘突下,旁开 1.5 寸,也就是两个横指的位置, 见图 4)用肾俞配太溪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虚都是最佳的配伍,尤其对于肾虚 腰痛马上可以见效。用穴位补肾,躲过了胃肠吸收这道关,所以不会有虚不受 补的情况,而且补得直接、迅速。在后背肾俞位置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 再按揉左右的太溪穴 10 分钟,每天如此,10 天后你就会感到精、气、神会有很 大的改善了。 四、.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 用右手或左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左转 72 次再右转 72 次。能健肾固精, 并改善胃肠功能。(见图 5)3,湿瘀型;多见于春季及秋季,在冬、

13、夏两季较轻,皮损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 光滑,有阵发性瘙痒的感觉,在身体发热出汗时搔痒更为明显,且用手挠抓感 觉不到痛。当挠破皮肤时,常有少量渗出性粘液及少量血混合性液体。表皮有 少量屑痂,这主要是由抓挠形成的。脉:缓;会随情志变化而加重,多伴有脾 胃虚弱、饮食不香、胃脘胀满或消化不良等湿滞脾胃症状表现。 治法:除湿健脾、驱风止痒、舒肝和胃。 除湿、健脾、和胃比较好的穴位是“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血海”这四 个要穴。 “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距离胫骨一个中指的位置)是胃经的 “合穴”,属土。这个穴位几乎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个能增加人体免疫力的 穴位,很多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体的免疫力遭到了破坏

14、,才使细菌有机可 乘的。平常多按按 “足三里”就会改善自身的体质,能 “燥化脾湿,生发胃 气”。如:胃痛,噎膈,呕吐,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水肿,脚气等等 治疗时都离不开它的配合。 “内关”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 2 寸:两个半横指处)属于心包经,是 治疗心胸胃疼痛的重要穴位。“内者,内部也;。关者,关卡也。”顾名思义 就是此穴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有疏导水湿的作用。像打嗝、胃痛、偏头疼、恶 心、呕吐、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但是体虚之人揉内关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关穴”只有在气血旺而遭到阻塞时才能发挥作用(开闸放水), 它是冲锋的穴位,不是个补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

15、上 3 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宽度, 胫骨内侧缘后方,见图 6)。“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 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 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它是 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祛湿的功能很强,常按揉此穴能够除湿健脾。 “血海”穴(屈膝,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四指向上伸直, 拇指约呈 45 度斜置,拇指尖下便是此穴。见图 6)也称作“百虫窝”。 虫子一 般都在潮湿环境下才能繁衍生息,不管事皮肤病还是妇科疾病都是由于体内湿 气太重,使得细菌繁殖过快造成的。“血海”穴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要穴, 专门

16、去除湿热,治疗瘙痒之症。另外,凡是和血液相关的病症,它是必选之穴。比较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艾条灸一下这个穴位,对治疗瘙痒效果很不 错。我曾经用物理方法治愈过一起神经性皮炎,患者是一位知名企业家, 症状属于“湿寒型”,我先按揉其“太溪穴”和“太冲穴”后,又在其后背的 肾俞部位各拔了一个气罐,再用皮肤针(也叫梅花针)敲打皮肤上隆起的片状 丘疹,轻轻一敲,再拔上几个罐,毒血就会破肤而出,且患者不觉疼痛。然后 在患处抹上一些红霉素眼药膏用以消炎,如此可以保证 10 天左右的平安,平时 “太溪穴”和“太冲穴”要常按揉,否则肝火不除,病走熟路,就会再次发作。 初期治疗反复是正常现象,坚持三个月患者病情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梅花针扣刺能活血通络,温经养脉,通过皮肤的神经自我调节作用,激发 脏腑经络功能,从而改善皮损局部的微循环。扣刺后又于局部拔火罐,可以清 泄血分邪热,移毒泻毒,促进局部循环和组织的再生,加强了养血、和血、通 经、活络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