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607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在高级英语课中的语篇分析摘 要: 通过对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的篇章分析,探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以期培养学生的文体分析能力。主要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FG)语篇分析理论,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的反思,从语篇的宏观结构、主位结构分析、衔接与连贯分析、及物性结构分析、现在时人际关系分析及语域分析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关键词: 高级英语; 功能语法; 文体分析; 语篇分析一、引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FG)十分强调对语篇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理解语篇,二是在此基础上恰当评价语篇。1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韩礼德就运用及物性系统理论分析了

2、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人,意在说明其理论对文体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并因此成为功能文体学的开创者之一。对单个语篇的分析是 FG 应用研究的基本功,也是对某类语篇进行文体分析以及其他高层次应用研究的基础。2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其主旨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来进行教学能比较满意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需从包括小句与小句群的主位结构分析、语篇的信息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小句的语气对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通过小句的及物性分析语篇的经验意义、语篇的衔接分析、语法隐喻分析及语域分析等 10 个步骤进行。在进行教学过程时,我们不可能一项

3、一项地独个分析,往往是结合语篇及大纲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性、语言意识、赏析能力及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黄国文先生曾提出,在对一个语篇进行分析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步骤,也可以反之:文化语境(语篇体裁:纲要式结构、体现样式)情景语境(语域分析:语场、语旨、语式)语篇、语义(纯理功能:经验、逻辑、人际、语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等)语言使用(词汇语法、音系/字系)。3本文以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九课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为例,着眼于以下几点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语篇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主位结构分析、衔接与连贯分析、及物性结构分析、现在时人

4、际关系分析及语域分析。二、语篇的宏观结构宏观结构是篇章的高层次语义结构,在具体篇章中表现为主题、次主题、分主题等的树型结构。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图式),对篇章体裁的了解(形式图式),对某一话题的熟悉度(内容图式),对篇章作出一些预测,提供一种参考,有助于对篇章的联想、制约和理解。在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中标题已确定了篇章的核心内容,依据背景知识大致可以预测该篇章要叙述和描写的主要方面,应该包括一些重要的事实如马克吐温名字的由来,提供了写作素材的主要生活经历,他的成名作以及两部世人皆知的不朽著作。三、主位结构分析主位结构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5、写作和语篇体裁类型的辨认能力都有帮助,因此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Halliday 和系统功能学派的语言学家接受布拉格学派 Mathesius 思想,认为主位是作为信息小句的出发点,剩余部分是述位,并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展了这一理论:一是 Halliday 区分了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这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概念。他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出发,把主位分为表示衔接与语篇意义的语篇主位(textual theme),表示说话者态度等人际意义的人际主位(interpersonal theme)和概念主位或话题主位(ideational theme/topical theme)。同时,Halliday 还区分了

6、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和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在复项主位中,概念主位、语篇主位和人际主位往往同时出现。小句主位的主要功能是为小句的其他成分提供局部背景;篇章主位和人际主位可看作是可选性主位成分;概念主位可看作是必备主位成分,同时也是区分主位与述位界限的最为重要的标志。Halliday 认为概念主位可以是参与者,也可是有关时间、地点或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有时还可能是一个物质过程。概念主位是否同时作为小句的主语是区分标记主位和非标记主位的关键。如果小句的概念主位同时又是小句的主语,它就是一个非标记主位结构,否则,就是标记主位。二是 Halliday 把主位结构从小句

7、层面上升到了语言的各个层面。一个段落或一个微型语篇的第一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这个段落或这个微型语篇的主位,叫做段主位或高位主位(paragraph theme or hyper-theme)。一篇文章的第一个段落可以看作是整篇文章的主位,叫做宏观主位(macro-theme)。语篇或语篇某个阶段的第一个小句的主位,特别是有标记主位,可以构成整个语篇或语篇的某个阶段的背景。主位分析可以给学生提供在语篇理解方面非常有价值的洞察力,提供一个语篇框架。语篇中小句的主位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这个语篇的语篇体裁地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作者的思路,正确地捕捉语篇的信息发展脉络和信息内容。 马克吐温一

8、课第一段宏观主位寥寥数语就为我们交代清楚了马克吐温其人、其代表作、其文学成就及盛誉、其作品的典型风格及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成为整个语篇的背景框架。再看每个段落的段主位或高位主位,22 个小句全部是概念主位,其中 11 个是非标记主位,11 个标记主位。而 11 个标记主位中除第二段是表明马克吐温经历的不同角色的同位语开头外,也正是该同位语成为了对下文具概括作用的高位主位,其余几乎全部是时间状语开头的复项主位,在语篇关键处以标记不同的生活阶段及其该阶段的重大事件。第11 和第 13 段是以限制性从句开头的复项主位,复项主位的后一主位是概念主位,全部跟“Mark Twain”或“He”

9、,也就是真正的主语,表明作者的焦点集中于他要介绍的人物身上,每一个阶段马克吐温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四、衔接与连贯分析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哈里斯就指出语言不是产生于零散的字或句中,而是产生于连贯的话语中。哈里斯夫妇进而在 70 年代声称,作为语篇组织的唯一根源的衔接是指语篇中句与句间的语义关系,这种语义纽带是以语法、词汇及连接词来予以实现的。4哈里斯夫妇把衔接手段分成了四类:1)照应。它是一种使用人称代词或其他语法方式的手段,包括前后照应关系,使用定贯词“the”以及指示代词。2)替换。它是以一种形式来替换上下文中的词或表达方式的手段,包括名词、动词及从句等替换形式,还有几种类型的省

10、略。3)连词。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诸如“and” 、“furthermore” 、 “yet” 、 “then” 、 “by contrast” 、 “as a result”等词或短语作为过渡手段来实现篇章的连贯。4)词汇衔接。该手段包括使用同义词、重复、词语搭配等方式。连贯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连贯既可通过命题间的语义关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话语的言外之力来实现。在确定如何进行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之时,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控制和视点。控制是直觉的语义纲,存在于语篇层次体现关系中的最高层。它是语篇的中心意思,具体由两个因素来表现:话

11、题和焦点。前者是关于什么的内容,而后者在本质上指的是由话题限定的语义范围内所聚焦的那部分内容,在该语义范围内,焦点可以变换。因此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语篇围绕话题展开,并体现在不同层次,可以通过标题来体现,也可以用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来体现,甚至可以隐含于整个语篇中。语篇的建构既是一种言语活动,又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由于语言表述过程的线性化特征,人们不可能把知觉到的全部对象同时“和盘托出”,而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事物,更需要先行把握其逻辑关系。因此在建构语篇时,需要对与语篇主旨、意图等有关信息进行选择和组合,这种选择与组合体现为语篇视点。语篇视点从心理层面上制约着语篇,并在语篇的选择与组合过程中将意

12、义和形式联系起来。视点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反映人们看待对象及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的组织。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标题帮助确定了话题的范围,在话题限定的语义范围内,进一步变换焦点,围绕话题展开。由于所表述的是人的个人经历,因此所选择的视点是时间的转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衔接手段:“in Twains early years”,“as early as 1870”,“the last”等,为我们勾勒了主要人物的一生。同时还使用了文内照应及替换的手段,如前所分析,多次使用“Mark Twain”或“He”来推进篇章发展。还可以看

13、到这样的词汇在总述段中出现,又分别在分述段的不同位置出现,形成篇章的总分模式。五、及物性结构分析语篇的及物性结构体现了小句的概念功能,反映情景语境中语场这一变量。小句的及物性结构主要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环境三个成分,其中过程是核心成分。Halliday 把及物性结构分成物质、关系、心理、行为、存在与言语六过程加以描述。一般说来,在六大过程体系中,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使用较多,为主要的过程类型。存在过程与言语过程较容易理解,物质过程即“做的过程”,由动作者与目标构成。关系过程是对事物进行描述和判断的过程,心理过程是动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知与感受。行为过程是关于心理与生理的行为动作。韩

14、礼德认为如限制性关系小句、名词性小句类属于词组成分而非小句成分,因此在分析中不予考虑。马克吐温一文除开小说中的引用,共 82 个小句,其中大部分为物质或关系过程,这与整个语篇描写、记叙人物的一生这样的事实性内容相符,作者是客观地反映一切。为数极少的 3 个心理过程,两个出现在篇首表明马克吐温在人们和作者心中的价值、地位等。六、现在时人际关系分析根据 Halliday 的观点,语篇中时和体的变化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改变语篇的时间框架。传记类语篇通常多用过去时叙述已发生的事件,中间插入现在时则凸显了时态的人际功能,即作者企图缩短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强调该作品与现在有关,传递的是作者现在的信息。马克吐

15、温一文用过去时描述了他的一生,全篇仅有七处现在时,两处在开头,一处是“Most Americans remember”其中 remember为感知动词,作者以大多数人的感知来评价马克吐温其人,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起共鸣;另一处为“His popularity is arrested”以现在时被动语态标明他的地位为大众所确立,得到包括读者在内的大众的认可。而结尾处以马克吐温本人对生活及生存的态度来印证作者所指的悲剧及篇章开首提到的马克吐温悲观的一面,激起读者的认同感。同理,中间几处均是对马克吐温小说的评价或引用时用到,以使读者从过去事件中回到现实,对其人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七、语域分析系统功能语法

16、试图解释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人际功能指语言所具有的表达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其对事物的推断等方面的功能;语篇功能是指语意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语言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不同的语言情景被称为语域。韩礼德将决定语言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种: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发生的事,即语言交流的话题。语旨是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是谁以及在某一交际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语式是语言的传达方式,主要就是口头和书面语两种。三个组成部分决定意义系统的三个功能,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Halliday 认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别受到话语语场、话语语旨和话语语式的制约,又分别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以及主位系统得到体现。这三种情景因素和三种纯理功能之间有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该篇章的情景语境归结如下: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