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597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伯:堂-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伯:堂区伯:堂? ?吉诃德还是吉诃德还是“老人与海老人与海”?2011 年 8 月 11 日,区伯来到广州市公安局的接访现场等候,准备向“一把手”反映如何更有效地监督公车私用问题。2012 年 7 月 3 日,面对前来看望自己的市民,区伯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病房中哭了。他指着自己的腿:“不是这里疼,是心疼,监督有错吗?怎么连起码的人身安全都没有呢?”区伯名叫区少坤,今年 60 岁。6 年来,他以一名普通广州市民身份,曝光了 100 多辆公车的私用现象。两天前,区伯在一次监督公车私用的过程中,被人推倒受伤。然而,这已是他在两年内第 5 次因监督公车接受治疗了。“他们口是心非”事情发生在 7

2、月 1 日上午 10 点,区伯在广州新港西路好又多商场门口,发现一辆车牌为“粤 o-80256”的公车停在公交站前。司机座位上的男子戴着墨镜和口罩,后排坐着一名中年女子和一名七八岁左右的男孩。多年监督经验让区伯下意识地走过去:“先生,你这是公车私用。 ”区伯称,当时对方回话, “我带小孩去看病行不行” ,对方又对后排女子喊, “你快带孩子先走” 。他开始用手机拍照。 “这个时候,那个男的急了,把我挡住,还用手一推,我就跌倒在地上了。 ”接着用手机报警, “他看见我报警,车也不开了,背着包就走。我就追上去抓他的包,他转过身来再次把我推倒。 ”“除了这些,恐吓、威胁就更多了。 ”区伯说,一次,两名

3、年轻人拦住他问:“你就是区伯?你就是监督公车私用的?哪天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2011 年 12 月 3 日,区伯刚出小区,惨遭暴力,胸口被打了三四拳,小腹被踢了五六脚。 “当时他上来喊了一句区伯 ,我以为是街坊打招呼,他说你今天又出去办事啊,又去多管闲事啊,我说我多管闲事是为了监督公车。 ”区伯回忆。2012 年 4 月 2 日,区伯在银河园墓园监督公车私用第 3 次被打,男的围殴、吐口水,女的咒骂。6 月 1 日,区伯家被扔进一大包冥币,他 88 岁的母亲吓得脸色发青。因为老太太患有心脏病,被紧急送进医院。“谁都可以监督三公 ,但它有点像带刺的仙人球,你一抓就抓破了手。 ”区伯说, “他们

4、口是心非,口口声声说欢迎监督,但监督后又另有说法。 ”虽然区伯监督了百余辆公车私用的成绩,而但却遗憾于公车标准仍含糊不清, “有好多漏网之鱼” 。“对方被我弄烦了”区伯与“公车私用”的较劲,始于 6 年前。那是在 2006 年的一个傍晚,区伯在人行道散步,身后一辆警车狂按喇叭。他扭头一看,司机还穿着警服。停车后,司机把警服一脱,跟一名女子进了路边的酒店。区伯很气愤,第一次拿起电话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一周后,公安部门回复:“当事人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已对其批评教育,作出深刻检查,扣发奖金。谢谢监督。 ”这样的答复,让区伯很有成就感。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他说,监督公车私用也有技术含量:一看车牌,以

5、粤 o 打头以及粤 a 后面全是阿拉伯数字的,一般都是公车;二看使用时间,是不是在周末或节假日使用;三看乘客,有小孩的话嫌疑最大;四看停在哪儿,停在消费场所门口嫌疑最大。有时,区伯一天可以打好几个监督电话, “我现在又抓到一个公车私用了” , “我现在又到了 xx 路,抓到了公车私用” 。不过,他渐渐发现,自己收到的回复都是一个套路:深刻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至于处罚有没有真正落实,他不知道,也没法知道。去年的一天,他照常拨打了媒体公布的纪检监督电话。对方听完后,一改往日“交办”作风,告诉他, “区先生,你还是打电话到他自己的单位去吧,这样比较方便。 ”还有一次,听完他的举报后,对方说,

6、“你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多休息,你就别管了,我这是为你好。 ”“看来,对方被我弄烦了。 ”区伯说。他逐渐对电话监督失去信心。后来,他学会了用手机发微博,发现公车私用,他就用手机拍照或录像,直接发到微博上, “效果很好” 。区伯很满意自己的“事业” ,他的微博粉丝超过 4 万,在网上被大家誉为“公车私用监督达人” 。支持他的人说他是社会上不可多得的“啄木鸟” ,质疑他的人却认为他是“搏出位” ,许多匿名人士用“傻仔明星” 、 “区狗”等等对他进行讽刺和咒骂,这些人甚至成立了“反区伯大联盟” ,深挖区伯个人历史,搞人身攻击。媒体人马志海曾评论说:“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实中,就算是媒体记者,想查某个人

7、的老底,也不是那么容易;可是,对区伯的揭老底行动,其历史跨度之大(注:远到文革时期) ,个人家庭和经济状况之细致,还真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除了公家人 ,谁会对个人信息掌握得如此充分细致?”该联盟甚至发起“随手拍区伯作秀表演”的活动,还挑拨地说“区伯你可以拍公车,为啥我们不可以拍你” 。广州一名副处级干部则质疑区伯是别人的傀儡,背后有一个团队,理由是区伯这么大年纪怎么会发微博。对此,区伯说:“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是我自己讲的,是我自己说的,刚才我也对着记者打开我的微博,都是我自己操作。难道区伯愚蠢吗,他看到我一个老人家 60 岁的人,难道 60 岁的人就不能上微博,不能关心社会吗?”于是,民众

8、看到了区伯依然我行我素,就算是穿着病号服7月 5 日,他带着手机,通过拍照的方式在医院停车场堵了两个涉嫌公车私用的人。 他的逻辑是:每个人都要高度尊重自己的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只要坚持,那些人就会知道,周围还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这样,大家的权利就能得到尊重。“我不怕受委屈”7 月 1 日的事情发生后,区伯报警后被送到医院,由于没钱付费,一直在医院的角落“候诊” 。广州当地“阿福志愿服务队”队长潘炽标知道消息后,当晚 8 点送去了 1000 元,解了区伯的燃眉之急。7 月 3 日晚,广东阳春市两名网友特意到医院看区伯,握着他的手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区伯说,之前的父亲节,有一名警察穿着便

9、服到了他家,认他做干爸爸,带他去餐馆吃饭,还留下了礼物。他也常被邀请去参加座谈会。在一次由当地媒体举办的“民意圆桌会”上,他直指广州购置万台“北斗”搭建公车私用监控平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广州市政府对区伯监督公车私用持支持态度。广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志佳在接见区伯时表示:“很高兴又看到区伯,您监督公车私用,我也要感谢您。 ”除了监督公车外,区伯还是一名反扒志愿者,他先后抓过 20 多名小偷,2003 年、2007 年两次获得广州市见义勇为奖。他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益活动,比如参加水价上调听证、给贫困学生捐款、资助社会底层人士等等。有人认为他“有钱有闲” ,实际情况却让人吃惊:他们一家人住在

10、一套面积 48 平方米的保障房里。他是低保户,之前每月领 480 元低保,现在提到了 530 元。他前妻(现在仍和区伯住在一起)帮人看单车补贴家用。他儿子是厨师,到处打零工。因为和公车私用较劲,区伯很关注公车信息。 比如,温州公车改革,他在微博上评论:为什么公务员一定要有公车?没公车就不能工作,没公车就要金钱的高额补贴?7 月 6 日,出院之际,他又转发了一条信息:广州市公安局2010 年“三公”经费达 1.67 亿元,其中公车经费高达 1.59 亿元,占全部“三公”支出的 95%。“不管受到多大委屈,我都会继续监督下去。 ”他说。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公车面前,这名 60 岁老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有人说,区伯就是堂?吉诃德,自不量力。他们认为:区伯领着政府的低保,还骂政府,处处跟政府对着干,是不懂得感恩;有人却说,但区伯就是老人与海中那个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进取的老渔夫。区伯领取的低保实际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要感恩也是感纳税人的恩。而区伯为纳税人监督公车私用,是一种最好的感恩的方式。 (综合潇湘晨报 、 羊城晚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