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的眼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481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式太极拳的眼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式太极拳的眼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式太极拳的眼法陈式太极拳的眼法世之有关太极拳之著作甚多,专论眼法之文章却寥寥无几。笔者不揣浅陋,试述于后,以求教于同道。一、眼为传心之官眼法是太极拳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心法、手法、身法、劲法等在某种程度上的综合反映。陈式太极拳对于眼法的锻炼和运用特别重视。陈鑫说:“运行根于一心,而精神看于眼目,眼目为传心之官“,“一身精神所系之处“,“眼能视敌发之色“(见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长兴也曾指出:“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见太极拳十大要论)。陈式太极拳是一种内功拳。“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四体从心而运,官骸皆悦顺从“是陈式太极拳的一项重要原则,陈鑫说:“心一动,则眸子传之。“意欲向何处去,

2、眼神先向心意预定的方向视之。内在心意稍有变化,“目光亦随之变换,身手步随目光之动而转换“(见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内在心意欲要向左,必先寓往右。表现在眼睛之中则目光须先向右视之,然后向左视之。目光的变换要在每着动作变换之先,但又紧随动作的变换而不离其主要手或前手中指的转动。不论身法是“横竖颠倒,立坐卧艇“。还是前俯后仰,右右辗转,始终以“前手为的“或以主要手为的。或平视、或上视、或下视之。不能“旁视“或“斜视“。陈鑫说:“旁视则神散,志亦不专“。眼法在套路演练中的正确运用,对于维持身体在连续的运动中动态平衡和瞬间的静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光之变换,必须与手法、身法、步法、劲法的变

3、化转换相一致,不能出现偏差。稍有偏差,就会破坏身体在连续运动中的。平衡,出现一系列错误动作。如:动作趋干生硬挺霸之偏刚,或动作散漫无纪之偏散。上势和下势转关不灵,“一着自成一着,不能自始自终,一气贯通“。每势之始,必以前手或主要手中指为的。每势之终,眼“必凝神注视“前手或主要手中指固定不移(或延展以远)。“待内劲徐徐运到十分充足,下势之机跃跃欲动“之时,目光才能随着心意的变化而变换。太极拳至始至终,每着拳势之中定势的眼法皆是如此。正确运用眼法,在推手技击中十分重要。陈鑫说:“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传神者在目。“心意的变化和眼神之变化,肢体的运动不可须臾分离。稍有分离,则“神散,志亦不专“,这

4、是推手技击中之大忌。目光敏锐,光兼四射,则心平气和,百骸顺从,刚柔相济;目光迟纯,晦暗不明,则心燥气乱,百骸僵硬,偏刚偏硬。目光和面部神态之微小变化,则能透露出心意之变化。二、怎样锻炼眼法陈式太极拳眼法的锻炼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静功部分的锻炼方法;一是动功部分的锻炼方法。表现形式有:收、静、注、随、顾、瞪等。静功部分眼法静功部分的眼法,是以固定静止的姿式和固定的桩功等做为眼法的主要锻炼方法。经常练习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视神经、眼肌肉的功能,对于恢复和增强视力有较好的效果。姿式:身体垂直站立,两脚尖朝前,距离约同肩宽,脚五趾轻轻抓地,脚心涌泉穴涵空,脚后跟微用力踏实。术语称为“前后实,

5、中间虚“。两膝关节微弯曲,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双手自然下垂,肘关节微屈,五指微微并齐,指尖向下,掌心向内,在身体两侧自然分开,约为一拳到两拳之距离。锻炼要领:桩式要做到轻松自然,上下一条线。两膝关节弯曲不能超过脚尖,提胯圆裆,头直,颈项松柔直竖(虚领顶劲;头顶百会穴用意微微上领;牙齿轻扣,嘴轻轻闭合,舌抵上腭,下颏微微内收;面部神态自然,略带微笑,松肩垂肘,胸部微微内含,两肩微微向内卷合,称之为“含胸拨背“;两眼平视前方,不能出现眨动;内心保持安静,即心静用意,意守中丹田(小腹部位);神不外驰,意不外露,“凝神静视“前方,使意识高度凝聚在目光之中,并表现出“空肃“之状。注意事项:初学者每天早晚

6、各一次,每次五分钟,随时间推移,逐渐延长练功时闻。练习眼法时,意念的运用不可太过,以免造成偏差。在收功时要闭目静视中丹田约五分钟,并用双手或手掌内劳官穴按摩或揉擦眼睛四周有关穴位。待全身之气回归中丹田后,缓缓睁开眼睛。动功部分眼法动功部分的眼法,一般是结合各种拳势的动作进行锻炼的。可以随拳套练习,也可选择某些单式练习。这种练习对于提高套路演练水平和推手技击的实战能力十分有益,对迅速提高视神经和眼肌肉的功能、增强眼法的变换能力都有极大的效果。其特点是:头直,目平视前“,“眼随主要手运行,兼视上下左右“等。下面以“云手“势为例予以介绍。姿式:从身体自然站立开始。身体微微向左侧旋转,两脚前掌以脚后跟

7、为轴,随着身体转动向左侧方向依地拧转约 15 度。同时,右手以拇指领起随着身体转动从身体右侧向左侧方向运行,经右侧腹部(胸正中线右侧)向上,经胸部运行到面部前约 20 公分。当身体微微向左转动时,身体重心从两腿之间移向左腿,重心落在左腿上。左脚五趾微用力抓地,涌泉穴微向上顶。接上动。身体从左侧向右侧方向微缓慢转动,两脚前掌以脚后跟为轴,随着身体向侧转动时,依地拧转约 30 度。同时,右手继续向上运行与鼻平行时,随着身体向右转动从鼻前方向右侧方向弧形展开,手五指略高于肩,沉肩垂肘,舒腕。与此同时,左手亦从身体左侧下方以拇指领起,向身体左侧腹运行余皆同于右手运行。锻炼要领:动作开始,目光从正前方迅

8、速收回,随着心意的指挥,始向左侧方向视之(目光并不视右手中指),待右手运行到胸前时,目光迅速收回到胸前,注视右手中指。随着右手中指向右侧方向运行,手运到头时,目光注视着右手中指固定不移,或延展以远。待右手五指内劲(精神)贯足后,右手向下运行时,目光迅速从右手中指收回到胸前,目视前方。然后目视左手中指。余皆同右手。这样一右一左住复视之。注意事项:初练者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十分钟为一组,每次练习二组。初练一段时间,有些人眼睛可能出现酸、麻、胀、热等感觉,有些可能产生头晕等不适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按照功法要求,循序渐进,慢慢就会适应。收功时要按照太极功法的要求去做,就能防止产生弊病。三、眼法

9、在演练中的运用陈式太极拳非常重视眼法在套路演练中和心法、手法、身法、步法、劲法的有机配合。要求眼法紧密配合手法的缠绕折迭,步法的进退转换,身法的高纵低卧,回旋倚侧,缠丝劲的顺逆缠绵,使心、眼、身法、手、步,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达到高度的内外统一。演练陈式太极拳,在一般情况下,眼神是随着拳势的主要手或前手中指运行。陈鑫说:“中指,即眼视之标准“。(特殊拳势眼神随着主要足尖运行)或向前平视,或向后平视,或向上视,或向下视,总之,眼神始终不离主要手或前手中指运行。拳论说:“意之所向,全神贯注“。眼神之动向和手足之动向不可有丝毫的分离。“目之所注,即精神所聚之处“。目光的灵感始终贯串于套路的始终,才能

10、淋漓尽致的体现出陈式太极拳舒缓柔和、快慢相问、起伏动荡、刚柔相济、神形合一独特的演练风格。陈鑫曾以“揽插衣“势为例说:揽插衣势“右手为主,左手是宾。右手发端,眼必视之。眼随右手而行,眼必注于右手中指甲.眼注于此,则“满身精神皆注于此“。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讲,眼睛长时间的注视于手中指,而不产生注意力分散,眼睛不出现“斜视“或“傍视“的现象,是不可能的。要使眼神长时间的注视手中指,内在心意就要相对集中,稳定在这一点上,不产生注意力分散。眼法的运用上,就要和套路的开合虚实、进退倚转、高低曲直相互有机地溶为一个整体。或上视,或下视,或向前平视,或向左、右视之。中定势时,眼神仍须专注于主要手或前手中指或越

11、过中指延展以远,“凝神注视“之。如揽插衣势,“右手停止运动,眼必注于右手中指甲“。周身的精神、意识、缠丝劲力皆贯注于中指末梢。中指劲足,其余四指劲亦足。势成劲足,全身之气皆回归于丹田,复归于无极之象。“人之一身,运用全在一心,而传神全在于目“。眼神的运用离不开心意的指挥。增加意念的深度,是保持在瞬间的静态中眼法运用的关键。在套路中的承上启下之时,转关过角之处。眼神顾视上下左右,是眼法在套路演练中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大身法转关,还是小身法过角,或是中定势时的承上启下之处,眼睛迅速顾视上下左右,这就是眼法中的“转关过角“之法。眼法上的“转关过角“之法,是紧密配合手法、身法、步法上的“转关过角“

12、、“折迭转换“时所运用的方法,切不可等闲视之。太极拳眼法中的顾视之法有二:一是遇到手法上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之时,眼神迅速地向预定方向视之,并兼顾运动之手。这样才能紧密地配合手法上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使缠丝劲在四肢的运行中不致中断,才能一气贯通,避免出现零断之劲。二是眼神随着手法上的折迭和步法上的转换时迅速视向非主要的手或足。然后迅速变换过来,视其主要的手足,并随其手足折迭转换。这样才能使眼神的灵感与整个动作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并着着贯串于其中。四、眼法在技击中的运用在太极拳推手技击中,眼法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对方的高低胖瘦、神态表情、动静虚实、距离远近、动作快慢等一系列信息

13、情况,直接获取对方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感觉神经,将得到的信息通过特殊的感觉传导通道,迅速传递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作出全面正确的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攻防方法,打击对方,保护自己。陈鑫说:“与敌人交手,观敌之形色,注意我身何处与敌之手足如何设势进退,全在于目。“如果眼法运用不当,就可能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陈式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中运用的眼法有:上视法、平视法、下视法、随视法、顾视法等方法 a 凡“引劲发劲之变化,意在领先,目光亦随之变换,身手步随目光之动而变换。将欲往上打,必先寓往下之意;目光也须先微往下视,而后往前往上直射,则发劲动向正确而意远劲长。控制对方劲路,则目光须视其处,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

14、“。(见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陈鑫说:“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此心、手、眼三到之说,缺一不可。“心、手、眼三到之说“,是陈式太极拳推手技击之诀窍。在推手练习中,有些人不重视眼法在推手中的正确运用,认为眼法运用是可有可无的。有些人也知道眼法在推手中的重要性,但不知何为正确,何为错误?以致出现目光与手足之动向不一致,眼视对方左侧,则手足向右侧运动以为是疑兵之计。更有甚者,眯起眼睛,不注视对方,表示专在手上听劲“。须知在推手技击中,那有不运用眼法之理。视觉、听觉、触觉,是有机配合在一起的。太极拳的眼神体会太极拳的眼神体会(2009-08-13 16:57:21) 标签: 杨氏太极视线

15、开合体会健康分类:太极拳理有的人打拳,会感觉很神气。神来之处就是眼神。那日,听到老师表扬拳友小王的拳很精神,眼到手到。那时,才知道眼神的作用。因为初学,要体会的很多,视线问题,没有放在首位。一个月前,心血来潮,订购了七本太极拳理书,其中一本自然太极拳中关于视线的要求,我觉得很新鲜,于是,就在今后的行拳种有意识的体会了。那书中说:阳动手追视线,阴动视线追手。对何谓阳动和阴动,还没有多少体会呢。今日,自己定步太极拳时候,又在想视线的问题。仔细揣摩了为何阳动手追视线、阴动视线追手的问题。其实,这是人体运动中的一个自然协调的问题。阳动,一般是处于身体开的状态。意念引导动作开,意念传到眼神,眼神放眼望去,手徐徐的跟着眼神的方向运动。在开到极致,也是阳到极致时刻,会有开中有合得过程、在开中有合的过程中,也是眼神变转的时刻。合开始的时候,腰合引导手势合,手合之时,眼神由远拉近,来追手。想想,都很有趣。这样的自然眼神远与近的调换,是不是会对近视眼的治疗有好处呢,我要试试,我已经三个月不带近视镜了。哈哈,不过不是因为视力好转了,而是我的眼镜消失了。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