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451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制订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制订活动目标是根据教学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某一教学活动所设定的拟最终达成的结果,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活动目标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与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即活动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然而如何把握好“度”

2、 ,真正做到三维的有机整合,确实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活动目标制订的几个常见问题1、目标陈述混乱、针对性不强:新纲要打破分科教学的界限,淡化知识技能,关注课程的整合性。一方面,教师困惑于目标中是否需要(可以)提及知识与技能,于是普遍认为活动目标的适切性较难把握。另一方面,省编新教材推进到现在,教师知道了许多新观念,却缺乏将观念具体化的手段案例 1:小班社会活动我的名字目标:1、喜欢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地应答教师的呼唤;2、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分析:第一条目标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主语不一致,前半句从幼儿的角度提出,后半句和第二条目标又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目标显得混乱。

3、而“大胆地应答”与“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两点间又互相交叉,缺乏整体考虑。改进建议:1、喜欢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能大声地应答;2、愿意在问题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案例 2:中班数学活动巩固 8 以内的数目标:1、观察纸牌什么地方一样和不一样:2、能排列成各种形状。前者未明确要求幼儿观察纸牌的什么(大小、形状、颜色、图案,还是图案的排列)一样和不一样?后者,没有明确指出要求幼儿能把“什么”排列成各种形状。改进建议:1、点数纸牌上每组图形的圆点,并能大胆说出它们分别是有几个圆点组成。2、能将每组图形的圆点重新排列成与原图形不同的图形。案例 3:大班体育活动往返跑目标:1、发展幼儿对跑步的兴趣;2、

4、使幼儿体会到跑步活动中运动竞赛和交往的乐趣:3、有较强提高速度的愿望。该目标的陈述脱离了“往返跑”这一中心内容,不能清晰地表达出通过“往返跑”这一教学活动究竟达到怎样的目标层次。改进建议: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清晰,语言要简练,尽可能用外显型动词,如“能知道” “能理解” “体验到” “感受到” “引导” “鼓励”等等。建议将大班体育活动往返跑的教学目标改为:1、体验跑步是一种全身运动,每天适量运动能增加体质。2、通过往返跑活动,调动幼儿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3、通过往返跑游戏,让幼儿掌握往返跑的技巧。4、在比赛中努力提高跑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案例 4:中班语言活动“我喜欢的书”活动目标:1

5、、在看看、讲讲的交流活动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2、体验在阅读中发现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分析目标第一条中所提到的“与阅读有关的经验”过于宽泛,空洞无物。教师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对哪些具体的阅读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和提升,同时又可以丰富哪些新经验,都应该在目标中予以较清晰的表述。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有针对性地围绕目标层层展开。改进建议: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书的结构和特征,知道不同的人喜欢看不同的书;2、提高阅读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自主阅读并有初步的理解。2、目标超难度,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好的观念是否会有好的结果?英

6、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术的跟进。新纲要强调活动过程和活动的长远目标,于是很多教师将教育的长期目标作为一次具体活动的目标。省编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活动的目标如何才能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目标,又能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效目标的平衡,这也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之一。案例 5:小班上半学期数学活动接下去铺什么目标之一为:让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掌握排序的技能。这样的目标对于小班上半学期的幼儿来说是相当难的,教师在活动中虽然边讲解边示范操作,把几何图形按照一方一圆有序地排列,并请一个幼儿接下去按规律有序地排列,但该幼

7、儿并不能理解一方一圆的排列规律,所以他只能机械地按范样操作。改进建议: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兴趣需要以及已有经验等。小班幼儿年龄小,感知觉反应不敏锐,对“排序” “规律”等较抽象的概念尚不能理解。因此,建议将上述目标改为比较具体形象的目标:认知几何图形,比较长方形与圆形的异同。3、目标维度不全面案例 6:中班美术活动简笔画目标:1、能画一个;2、能沿线剪下该活动虽然有两个目标,但内容只反应了认知这一目标层次要求,而对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目标只字不提。改进建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知、能力与情感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8、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个目标维度。所以,不妨将美术活动简笔画的教学目标改为:1、掌握简笔画绘画的技巧;2、乐意尝试用简笔画的方法表现动物的一种或多种动作。3、模仿所画动物动作,体验创作成功带来的快乐。4、目标挑战性不足:省编新教材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于是很多教学活动体现了幼儿的经验,有了个性,却少了应有的标准,导致了目标的挑战性不足,集体活动成了单纯的谈话和表演。活动目标如何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发展有所挑战和促进?其中的度如何把握?这些问题也是教学活动目标制订中有待解决的问题。5、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 ,目标缺乏价值定位案例 7:大班活动“摘橘子”活动目标:1、通过看

9、照片和录像回忆、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动中的经历;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橘子成熟的简单过程,萌发爱护植物的情感。分析:第一条目标只是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对其中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思考,而未揭示设计这一环节背后的价值定位。第二条目标存在同样的问题, “萌发爱护植物的情感”也过于宽泛,落脚点不明确。教师对目标有模糊的认识和初步的定位,但在表述目标时却无法准确地分析和表达活动背后的价值,写出了“怎么做” ,却没有揭示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改进建议:1、在回忆、交流摘橘子经历的过程中,积累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经验;2、发现橘子成熟的简单过程,进一步萌发探索植物生长变化的愿望。尽管价值和意义需要通过活动过

10、程来实现,我们也强调要关注过程,但关注过程并不是关注过程本身的形式和内容,而是关注过程(手段)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目标指向的应是一次具体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目标的表述只要明确活动的价值定位即可,而没必要把过程一一罗列在目标中。6、关注结果,淡化过程案例 8:大班音乐活动泉水叮咚的目标比较老: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学习用不同乐器表现音乐节奏。新:鼓励幼儿运用自制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尝试合作表现,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分析老目标注重活动结果,是一个结果性的目标。更关注于目标的达成。 老目标注重幼儿在过程中的体验,是一个过程性目标。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学习一直是幼儿喜欢的内容

11、之一,以往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技能水平设计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特定的节奏。省编新教材后,音乐活动也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以及与幼儿已有经验的有效融合,追求的价值也不单纯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表达。总之,省编新教材中,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关注幼儿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知识技能相对淡化;更关注如何在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来推进幼儿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对活动结果的预设,更重要的是其对教师组织教学所起的引领作用。制订目标时要改变以往以学科需求为主线的做法,要更关注分析幼儿的兴趣点、现有经验与能力以及主题推进的需要。7、目标关注知识技能,淡化能力案例 9:小班儿歌伞老

12、:在感受、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初步学念儿歌,并能大胆表现。新: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尝试用儿歌表现,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分析:老目标指向儿歌的学习,重在知识的获得。新目标关注幼儿表现技能的提升。关注幼儿能否运用在主题中积累的已有经验。儿歌表现是一种载体,活动不特别强调学会具体的儿歌。关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和谐发展。8、目标不能突出本学科特点:案例 10:小班语言故事不怕冷的大衣目标:1、知道冬天多运动就不怕冷;2、通过体育运动进一步体验“不怕冷的大衣” 。显然,这些目标虽体现了整合的教育理念,但却忽视了“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目标。改进建议:教学目标的制

13、定应符合本学科的特点,即使进行整合教学,也必须以本学科的内容为重点,整合进来的内容应是为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来服务的。因此,建议将上述目标改为:1、能认真地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能响亮地说出故事中主要人物,读准动词:躲、跑、跳:3、通过运动感受到“不怕冷的大衣”就是运动。二、目标的表述目标最终将以文本方式呈现,体现着我们对于目标的整体思考,也直接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观念。准确的目标表述,对于整个活动的设计和展开有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是设计者对于活动价值的思考与把握。因此,制定目标的确需要“咬文嚼字” ,力求用只字片语将我们心中的目标精准到位地加以表述。对目标进行表述,也就是将目标写下来,落实到

14、文字上,落实到纸上,怎么写,才算写的最好呢?基本要求就是简练、准确、到位。(1)表述的方式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写的方法。即表述的方法。目前,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是把教师作为主体,也就是我们在专家著作中看到的名词“教师主语” 。它是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如:“使幼儿掌握知识” 、 “教会幼儿技能” 、 “培养幼儿能力(习惯)二是把幼儿作为主体,即“幼儿主语” ,它是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如:“能够 ” “学会 ” “懂得 ” , (2)表述的要求第一,表述要全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要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多方面的发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

15、维目标” ,通俗的讲就是,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什么、愿意做什么、能够干什么。 第二,表述要准确。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尽量用具体、明确的,可观察、测量的行为术语陈述。预期幼儿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应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以具体明确的表述方式说明幼儿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要达到的“目的地” ,如不能清楚地表达幼儿要达到的“目的地” ,那么,幼儿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甚至走错方向。目标不明确,对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的安排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是不利的。如有位教师在写生活活动的教育目标时这样写“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这样的目标表述就不符合要求,一是它过于

16、含糊而不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对教育实践不具有指导意义;二是它所反映的“培养”说明的是“教师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把它改为“学会独立地穿脱衣服/吃饭/上厕所” ,这样的目标就比较具体,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同时对教学的具体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制定具体、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二是为了更好地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另外,表述的准确性还反映在表述是否有层次。比如认识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反映记忆、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不能把教学目标都笼统地陈述为“掌握” ,因为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够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就不易操作。我们通常可以用“说出” 、 “画出” 、“知道” 、 “记住” 、 “学会” 、 “能够”等操作性动词;表述幼儿完成学习的条件时,可具体写出是用语言表达、还是用绘画、泥塑等方式表达;对幼儿学习结果的叙述一般用“能够” “会”等表述学习的结果,而不用“学习”来表述。如:发展动手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含糊、笼统的) ;发展手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