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433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章 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实施第一部分: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原则: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2)语音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好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以模仿和练习为主,知识讲解为辅;6)听说结合,先听后说;7)机械性练习和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语音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细水长流的教学?2)语流-单因素-语流教学以交际为出发点,在有意义的交际语流中教语音、声调,语音停顿等3)按交际功能需要选择句子,词语吗,确定音素,声韵调的结合,由易到难,分散难点。语音教学的方法:语音教学的方法:教具演示、夸张的发音、手势模拟、对比听辨、依旧带薪、声调结合教

2、音的原则:1)以自觉的模仿为主,以必要的语音理论翻译为辅;2)从易入手,由难到易;3)以旧引新,以新代旧;4)突出重点难点,反复操练;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汉语语音的三个特点:汉语语音的三个特点:音位对应性、音节的音乐性、声调的起伏性音位对应性、音节的音乐性、声调的起伏性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1、词汇教学、词汇教学词汇教学的意义:词汇教学的意义:英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 “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2、词汇教学的任务:、词汇教学的任务:语义、句法功能,搭配关系,词汇的文化涵义,不同情景和功

3、能中的附加色彩,区别词汇的语义差别,猜测新词义,词的聚合,组合规则能力,理解与表达词汇的能力。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关系:Samuels(1972):语言交际中,二者的互补关系。 一种语言在词汇上的空缺往往可以通过语法手段弥补 一种语言在语法上的空缺往往可以通过词汇手段弥补; 不同语言对词汇和语法的不同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人类的语言。Widdowson (1992) 语言环境丰富与贫乏,对二者的关系:语法调节性,服务与词汇,语法表示关系意义;词汇表达实际意义“语法教学词汇化”:把语法现象,语法结构通过词汇教学方式进行以词汇教学代替语法教学(语法说明)以词汇教学带动语法教学。母语词汇习得与外语

4、词汇习得的特点:1)语言环境真实,模拟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2)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长期与速成)3)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3、词汇教学的原则:、词汇教学的原则:1)交际性原则2)深入浅出原则3)文化性原则4)认知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情感性原则4、词汇教学的内容:、词汇教学的内容:1)词汇的形音义2)词汇的用法3)构成词语的语素意义4)词语的语境知识5)词汇的网络联想词群6)词语的文化意义7)基于汉外比较的词汇“空位”5、词汇阶段的教学内容:、词汇阶段的教学内容: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词汇的主要意思和主要用法词汇用法介绍句法功能;使用范围

5、;搭配功能;感情色彩;离合词的使用规律(见面|结婚|睡觉) ;适度扩展中高级阶段:词语用法增加用法的广度和难度 (近义词辨析)A.例句体现词语用法的多样化;B.注意感性色彩C.文化D.语体;书面语|口语E.音节的搭配词语扩展语素&构词法词汇教学的常用顺序;词汇教学包括展示词汇、词汇解释、词汇练习词汇展示:通过板书,领读,听写等方法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跟读,认读,使学生对形音义有初步的了解,目的是让其掌握词汇的用法独词展示&综合展示独词展示听写、领读、认读、卡片以及实物等综合展示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凑,有序的衔接,教师可根据教学方法需要,对生词表中的次序加以调整或重新排列。(按词类排列;

6、串联排列;分话题排列)词汇释义即解词,是将所要讲授的词汇的意义及用法解释给学生。词汇教学中衡量学生掌握的四个标准:字形对号;语音对号;意义对号;用法对号6、词语释义方法1) “图表法” ,用实物和图标解释2) “直译法” ,翻译成母语3) “以旧释新法”4) “语素义分析法”通过分析促成词语的各个字的意义,解释词语意思5) “语境教学法” “情景法”7、词汇练习1)感知性练习2)理解性练习3)模仿练习4)记忆练习5)怎样运用指定的词8、词汇教学的方法直接法;翻译法;情景法;语素义法;搭配法;话语连接法;比较法;类聚法;联想法;归纳和扩展9、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词汇量控制1992,汉办,甲级词

7、1033 个;乙级词 2018 个;丙级词 2202 个;丁级词 3569 个;四级词共 8822 个10、词汇教学阶段目标:初级一年级,2500,日常会话中级二年级,5000,看报纸,听广播高级现代文学阅读 词语选择:高频, “通用词语” ,母语中特色的词语 重视虚词的讲练,初中级分散,随机;高级-系统集中式,循序渐进,复习结合式 生词讲练要以词语搭配为中心意义用法,向下延伸到语素,向上延伸到词组,左右延伸到位置搭配,引导学生查字典,词典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语篇语篇 交际模式与阅读反应原理交际模式与阅读反应原理输出者作者 编码作品信息译码输入者&读者阅读是读者自上而下对作者的控制过程和自下而上

8、对信息接收的层积过程的融合。 预想用一种自上而下的统领方式理解内容。 “预想”在阅读初始,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题目联想作品的内容。 预先假定&共有假定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条件1)通同一种语言|写出的作品;2)每个人对人世间的事情有一些共同的假定,作者的经验与知识,读者的自身知识背景 向作品发问第四部分 课程设计1、教学目标阅读课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能,使他们能欣赏并理解写作与文学阅读课指导的目标不是学会个别的词或语法形式,也不是一般的要了解某一篇作品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策略阅读课的焦点既不是语言知识也不是作品的内容,而是学会怎样使用语言来达到表现作品内容的目的。2、宏观技能与

9、微观技能宏观技能指读者参与和欣赏作品的全过程的能力;微技能指读者分析词和句子等方面的能力*阅读课非语法课和词汇课微观技能作为阅读的一部分,非教不可的情况下再讲解(非教不可语法问题,影响阅读的,不练习就无法理解;匠心独运的手法等;词汇,指那些画龙点睛,精妙贴切的词)生动有趣3、选择材料的具体过程1)内容的实用性:读者感兴趣的作品内容,作品内涵,具有意义性2)可利用性,学习阅读。培养阅读能力,使用性3)可读性,水平适当,作品背后的潜在意义4)原文作品,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表现真实生活,话题是大家都关心的。心的。4、组织教学读前阶段预想读中阶段提问读后阶段体会,把握作品,评价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语法教学

10、语法教学1、教学语法的基本教学环节1)预测认识某语法项学生习得的偏误;2)针对偏误确立教学策略;3)有针对性地点拨讲解;4)有针对性的多类型多角度操练5)检测与反馈授课中或课后2、教学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演绎法、归纳法、对比法、3、语法的讲解语法讲解的切入角度句法,语义,语用1)句法层面是对词汇的一种静态指述, ,它是词与其他词结合的潜在能力,这种结合力包括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指词受别的词的支配能力,离心力指它支配其他词的能力。2)配价语法理论的基本精神:A.句法旨在研究句子,注意句子包含的词,隐含的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联,B.动词是句子的核心,C.与动词所关联并能决定动词配价数的行动元根,在句子里位于动词前后的主语,宾语的名词性成分D.动词所关联的行动元的多少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E.动词按配价分类,一动一个行动元;2 动2 个宾语3)4、语法的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