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381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油品静电产生与罐区油品储运的关系提要:提要:通过对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及发生静电危害因素分析,充分理解油品储运 静电防范措施及规定,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主题词:主题词:油品静电 导电率 油品静电事故 相关规定引言引言:本人在油品罐区工作多年,对罐区的日常管理应该算是比较熟悉,不过对于油 品静电的产生,静电对油品罐区管理的危害,及其防御手段等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参加 考试多次,对静电方面的提及也只有数题,如静电接地的电阻,上罐检尺时如何导去静电 等,接触不多。平时也只是遵照章程去做,没有深思为什么有这样规定,为什么要这样去 做。因此,自己尝试找了一些

2、相关资料,在这里综合一下,一来是提升自己的罐区管理水 平,二来也是提醒一下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让他们对油品静电重视起来。正文:正文: 1.静电的产生及危害: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 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 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 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 可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静电的产生与物质的导电性能有很大关系

3、。电阻率越小,则导电性能越好。根据大量 实验资料得出的结论:电阻率为 1012.cm 的物质员易产生静电,而大于 1016.cm 或小于 109 .cm 的物质都不易产生静电。如物质的电阻率小于 109 .cm,因其本身具有较好的导 电性能,静电将很快泄漏。但如汽油、苯、乙醚等,它们的电阻率都在 1011-1014.cm, 都很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因此,电阻率是静电能否积聚的条件。静电积聚与各种危险化 学品的电导率有关。油品的导电性能常用电导率 r 表示,单位是西门子每米(S/m) ,电导 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它是衡量油品导电性能好坏的物量参数。 按照 BG6950-86轻质油品安全静止导电率之

4、规定:当油品的静止导电率大于或等 于油品安全静止导电率值时,为油品安全静止导电率,在该导电率值时,油品不会发生静 电聚积。标准规定安全静止导电率值为 50ps/m。 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 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使静 电得以积聚,并具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 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 其

5、浓度必须处于爆炸极限内。反之,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是从控制这四个条件着手。控制 前三个条件实质上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控制第四条件 是消除或减少周围环境爆炸的危险,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间接措施。 2.防止油品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及相关规定防止油品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及相关规定: 2.1 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大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采用通风装置加强通风,及时排出爆炸性气体使浓度不在爆炸 范围内,以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密切相关,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 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

6、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 ,或采用 浮顶罐、内浮顶罐。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消除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尤其是内浮顶罐浮 顶上面含有较多可燃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予以重视。 2.2 加速静电泄漏,防止或减少静电聚积 静电的产生本身并不危险。实际的危险在于电荷的积聚,因为这样能储存足够的能量, 从而产生火花将可燃性气体引燃。为了加速油品电荷的泄漏,可以接地、跨接以及增加油 品的电导率。 2.2.1 接地和跨接 静电接地和跨接是为了导走或消除导体上的静电,是消除静电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静电接地的具体方法是把设备容器及管线通过金属导线和接地体与大地连通形成等电位,

7、并有最小电阻值。跨接是指将金属设备以及各管线之间用金属导线相连造成等电位。显然, 接地与跨接的目的在于人为地与大地造成的一个等电位体,不致因静电电位差造成引起危 害。管线跨接的另一个目的是当有杂散电流时,给它以一个良好的通路,以免在断路处发 生火花而造成事故。油罐取和油品作业区的管与管、管与罐、罐上的部件及其附近有可能 感应带电的金属物体都应接地。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 (GBJ7484)和石油化工企业 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的规定,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0。 2.2.2 添加抗静电剂 油品容器的接地只能消除容器外壁的电荷,由于油品的电导率较小,油品表面及其内 部的电

8、荷很难靠接地泄漏。添加抗静电剂既可以增加油品的导电率、加速静电泄漏和导出, 又可减少油品中积聚的电荷并降低油品的电位。 2.2.3 设置静电缓和器 静电缓和器又叫静电中和器,它是消除或减少带电体电荷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它所 产生的电子和离子与带电体上相反符号的电荷中和,从而消除静电危险。 2.3 防止操作人员带电 人体表皮有一定的电阻,如果穿着高电阻的鞋,因人体和衣服之间相互摩擦等原因, 会使人体带电。因此,经常在油泵房、灌发油间及从事装卸作业的人员,应避免穿着化纤 服装,最好穿着棉织品内外衣和穿防静电鞋。 2.4 减少静电的产生 从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还不能完全杜绝静电产生。对于防止石油静电

9、危害来说,不 能完全消除静电电荷的产生只能采取减少产生静电的技术措施。 2.4.1 控制油品的流速 油品在管道中流动产生的流动电荷和电荷密度的饱和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因此控制流速(尤其是油品在进罐、灌装和加油时的流速)是减少油品静电产生的有效方 法。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 (GBJ7484) ,装油鹤管的出口只有在被油品淹没后才可提 高灌装流速,且汽油、煤油和轻柴油等油品的灌装流速不宜超过 4.5m/s,初始灌装流速应 低于 1m/s。 2.4.2 控制加油方式 油罐从顶部溅装油时,油品必然要冲击油罐壁,搅动罐内油品,使其静电量急剧增加。 实验表明,从顶部喷油装油产生静电量与底部进油产生

10、的静电量之比为 2:1。另外,顶部 装油还会使油面局部电荷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放电。可见从油罐底部(或从顶部沿油罐壁 伸至罐底)装油比顶部装油安全得多。 2.4.3 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及控制清扫介质 不同油品或油中含有的水和空气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同时,轻质油品内混合重质油品时,重质油就会吸收轻质油的蒸气而减少了容器内气体空间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浓 度,使得未充满液体的空间由原来充满轻质油气体(即超过爆炸上限)转变成合乎爆炸浓 度的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或降低油品中的含气率和 含水率。严禁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的调合和清扫作业。 2.4.4 流经过滤器的油

11、品要有足够的漏电时间 流经过滤器的油品产生了剧烈的摩擦,油品的带电量会增加 10100 倍。为了避免大量 带电油品进入油罐或罐车,流经过滤器后的油品漏电时间需 30s 以上。 3.储运部目前防静电情况:储运部目前防静电情况: 3.1 采取的措施 3.1.1 安装防静电装置:目前,我们储运部的油罐和管线采用了静电接地和跨接、浮顶 罐还增加了静电导线来导出浮顶上下时与罐壁摩擦所产生的静电。 3.1.2 防止人体带电:选用棉质以及带导电丝的材质的工作服,在进出罐区路口和油罐 扶梯口设置导电金属球,制定规章要求岗位人员进入罐区和上罐前要先触摸导电金属球放 电。 3.1.3 制定规章制度:针对静电的危害

12、,储运部制定了对应的规章制度,对油品在管道 的流速、油品混装、新油罐(及检修后油罐)第一次进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3.2 目前存在的不足: 3.2.1 人员培训不到位:由于静电是看不到的,因此岗位人员对静电危害的认识不够重 视,在日常的工作中,偶有看到某些岗位人员对导电金属球视而不见,根本没放电就进入 罐区或上罐了。 3.2.2 防静电装置检查不到位:从记录上看,岗位人员多次发现外浮顶油罐的浮顶静电 导出线断掉,都能及时上报,但是对其他油罐和管线的防静电装置的缺陷却很少有记录, 说明岗位人员的检查还是不到位,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防静电装置位置比较难检查,例 如内浮顶罐的浮顶静电导出线、被草丛淹

13、没的管线跨接等;二是因为大部分的防静电装置 都是焊接的,不容易脱焊或断裂,岗位人员因此而掉以轻心,疏于检查。 3.3 改进建议: 3.3.1 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以一些相关的案例来触动岗位人员,使其对静电的危害 重视起来,确保落实相关的人体防静电管理规定。 3.3.2 增加对防静电装置的监控,例如,增加监控内浮顶油罐的静电导出线的电阻,一 旦电阻降低,就说明静电导出线断落和失效,能有效的保证内浮顶油罐的放电。 3.3.3 改善防静电装置的检查环境,对管线的防静电跨接可以铺设水泥地面,并在旁边 设置明显的指示牌,这样就便于和提醒岗位人员对防静电跨接的日常检查 3.3.4 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监督和教育,强制外来施工人员的着装,规范他们的施工 技能,以确保他们不对罐区造成危害。4.总结:总结: 油品静电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家还是总公司,都因应做出了 相关的规定,只要我们遵照着去进行我们的工作,那么静电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 当然,我们必须小心,要保持警觉,随时检查笼子有没有破损,有没有不结实,这就要求 我们对规定章程的熟知,和一丝不苟执行的高度的责任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GB-13348-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2.储运操作工题库中石化集团公司出版 3.对石油储运安全排放技术的研究 。作者:吴东 4.静电防护技术 (网上文摘,作者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