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285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循环系统为一密封的管道系统,由于管道内所含的液体成分不同,又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 两部分。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管中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由淋巴管、淋 巴结和淋巴器官组成,管中流动着淋巴液,最后也流动到静脉内。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肠道内吸 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人的氧运往全身各组织,同时将全身各组织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 运往肺、,肾、皮肤排出体外。此外循环系统还能把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各器官调节机体的 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淋巴结和淋巴器官具有制造淋巴细胞过滤异物、吞噬细菌和产生抗体的 作用,

2、因此也是人体内重要的防治器官。松花粉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降低血脂由高血脂诱发的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中年以上脑力劳动者高血脂 症达 20以上。有关专家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血脂含量的增加而危害性增大,因此降低 血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有效措施。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痉挛或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和 损害所导致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提供心脏的血液供应,当冠状动脉内膜形成 粥样斑块,血小板在斑块周围聚集,激活了一系列的凝血因子,形成血栓,减少或阻断了冠状动脉 的供血,产生了冠心病。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

3、人群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低于西欧各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较低,但 到 80 年代以后,冠心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导致的,如多糖、多动物脂肪膳食,吸烟,大量饮酒,很少运动,均可引起血脂代谢失常。对血脂状态还要有客观的评价,如果血脂高,还要具体看高的是哪一种血脂成分。比如胆固醇, 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使血管壁弹性减弱,管腔变窄,导致心脏病发作;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吸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将其运输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松花粉中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了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过程,花粉 中的黄酮类物质

4、和芸香苷(V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据了解,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脂药,长期应 用对肝、肾会有损伤和毒副作用,为寻找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降脂药,花粉便成了首选药物。2防治贫血贫血是世界性营养不良病。人体内铁的含量,就成年人来说,男性约为 38 克,女性约为 23 克。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成年男性为 9?10,成年女性为 10?13。铁的吸收率还受体内 含铁量是否充裕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体内铁质不足时,肠道内的吸收调节组织便会加紧工作,提 高吸收率。女性吸收率比男性强,是因为女性会因为经血而流失铁质,所以经常会出现体内含铁不 足。导致人体缺铁的原因,一是近年来人们几乎不再使用铁制炊具;二是工作和家庭环

5、境的现代化, 运动量普遍减少,食物的摄取量也相应减少,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仅为千分之一左右;三是 因食物摄取量减少,而摄取的铁含量更少,导致人体运动能力降低,即使是轻微贫血也会使短期运 动的能力降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季节变化很难适应,抗感染能力下降。当体内缺铁时,淋巴细 胞的运动就变得迟钝,甚至连感冒之类的疾病都难以抵抗。花粉对造血功能的改善是由于其含有铁、锌、镁等多种营养素,还有维生素 C,维生素 B6 都 具有抗贫血功能。花粉还能刺激骨髓造血,对机体造血功能低下有保护作用。同时花粉向骨髓细胞 提供酶、辅酶、核酸等物质,能促进机体造血物质合成,加速机体造血功能的复原,对肿瘤及其他 原因引起的造血机能低下,都有重要意义。花粉中所含的叶酸,对孕期妇女和少女的贫血都有很好 的防治作用。人在贫血时,普遍的状态是疲劳和全身无力,食用花粉后,这些症状都会很快缓解和 消失,因此花粉是天然的补血剂。花粉对人体五大系统双向调整和治疗是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这种调整和治疗作用的基础来源 于营养学家对花粉“全天然、全营养、全吸收”的高度概括,也正是这一高度概括告诉人们“为什么能 够把人类所有的疾病和缺乏症都可列入用花粉医治的清单的原因”,“能够对我们的一个或所有的薄 弱点起作用的万能药”。大自然赋予花粉的绝妙配方,就是小小花粉粒能医治疾病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