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376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闲话元宵节来历和吃元宵的风俗2014 年 2 月 14 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恰逢西方最浪漫的情人节,当元宵遇上玫瑰花,如何在同一天度过这两个节日,东西方文化差异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精神火花?中国传统元宵节又有着怎样的来历和风俗呢?我国古人将正月称为农历的元月,把夜晚称为“宵”,因此也称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又因为一年当中正月十五日第一个月圆之夜,这天晚上意味着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同时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以此来祈愿全年上风上水,风调雨顺,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长年幽于宫中,非常思念家中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每每看在

2、眼里似乎就心有所思,他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女孩子,于是就对汉武帝谎称说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要烧毁长安,如果要逃过这场劫难,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多做一些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且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果不其然,汉武帝听了东方塑的这番话很快就应允了,“元宵”姑娘终于藉此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人。从此以后,这一天就被定做了元宵节。又据文字记载,在我国宋代以前是没有元宵的,那个时候人们过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后来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显然这种“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很多年的演变,从宋代民间开始才渐渐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浮圆子”习俗

3、,这种“浮圆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汤圆,由于其形状圆圆溜溜,故寓意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之美好意愿。元宵这种有着美好意象的食物发展到今日已经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象征意义,归纳起来,我国北方叫元宵,而南方则称汤圆,那么元宵和汤圆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呢?首先就是两者的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南方的汤圆用的是糯米粉,加水和成面以后,再加馅包制而成北方的元宵则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层一层滚出来的;然后就针对口味儿上来说,北方的元宵现做现吃更有嚼头,而南方的汤圆皮薄馅大,含入口中更黏更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元宵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也日见精致,单单就制作元宵的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面、黄米面和苞榖面等类别;馅料的内容

4、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味的除了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之外,还有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还有猪油肉馅,自然羊肉馅,甚至还出现了可以作油炸咸味儿元宵,另外,素味儿元宵就显得更有意味,以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不但味道鲜美,还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可称得上是一种既好吃又饱含美好寓意的节日食物。总而言之,在元宵节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是每个中国人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在我国民间早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强调合家团聚不同的是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燃灯,大家还要举办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逛集市、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所以元宵节又被视为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可以说是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同时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完这天后,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