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165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光明日报社论: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强调实干兴邦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这表明,坚持实干兴邦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谈”和“干”的关系即言和行、说和做、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空谈”和“实干”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 “空谈”

2、就是言行不一、谈而不干、只说不做、 “干打雷不下雨” 。 “空谈”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典型的“空谈” , “谈”与“干”毫不相干,只说不做,讲过的话、发过的文、承过的诺完全“一风吹” 、不算数,不贯彻、不执行、不作为。另一种是变相的、似干非干的“空谈” 。这种“空谈”貌似有说有干,其实是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乱干,是“挂羊头卖狗肉” 。相对于“空”而言, “实”就是实心、实在、老实、切实、踏实;相对于“空谈”而言, “实干”就是实心实意地干、老老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干,就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言而有信、有诺必践。 “实干”包括多个环节,是实心实意的动机、老老实实的态度、切切实实的

3、办法、埋头苦干的过程、实实在在的结果的统一。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要实现这些、做到这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国家一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归根到底靠“实干” 。没有“实干” ,写在纸上的东西无论多么美好动人,终究无法成为现实。第二,实

4、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实干” 。 “实干”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 ,任何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的“实干”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家庭幸福、百业昌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基本标志。通过“实干” ,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增强社会的物质实力,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之道;脱离“实干”的“空谈”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能是空话。第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靠“实干” 。 “实干”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其一,社会的一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必须依靠

5、精神文化生产者通过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实干”来创造;“空谈”只能制造误国误民的“精神垃圾” 。其二, “实干”是“实干精神”生成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实干精神”是反映“实干”的需要和规律,并在实干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各精神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担当、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不怕挫折、攻坚克难的精神,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等等。实干精神,人们只有在“实干”的历练过程中才能够创造它、理解它、珍惜它、升华它、享有它, “空谈”是与实干精神格格不入的。其三, “实干”是塑造健康人格、培育“中国精神”的园地。 “实干”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创

6、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对于个人来说, “实干”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立德励志、享受人生的根本途径,是“立德、立信、立言”之本。对于社会来说, “实干”是引导观念、涵养精神、弘扬文化、凝心聚力的根本途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刻揭露了深刻揭露了“空谈空谈”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拦拦路虎路虎” ,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实干兴邦” ,显然是针对眼下一些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现象而发出的严重警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包括一部分领导干部,表现出

7、了越来越严重的“空谈”问题。第一,热热闹闹的教条主义。一些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学习时热热闹闹,贯彻时冷冷清清,习惯于“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 。第二,越陷越深的“文山会海” 。一些机关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常常陶醉于“八股会” 、 “八股文” ,会越开越多,套话越说越多,文件越写越长, “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第三,忙忙碌碌的官场应酬。一些机关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长年累月奔波于官场之中,不断地拜访交流、公款吃喝、迎来送往、检查评比等,久而久之,形成了领导干部中特有的吹吹拍拍的“关

8、系文化” 。第四,弄虚作假的表面功夫。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养成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工作习惯, “以空对空” 、 “以假对假”成为一种工作方式,以至于流行着“会干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编” 、“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潜规则” 。第五,阳奉阴违的个人主义。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差,说话办事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言行不一,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做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集体主义,对己是个人主义甚至是肆意妄为、腐败犯罪。第六,执法违法、执纪违纪的“法纪空谈” 。一些执法执纪单位和个人,一边“空谈”法律法纪,一边实行“职务潜规则” ,利用职务之便欺压百姓、吃拿卡要,使法律法纪沦为某些单位和个人牟取私利、收敛钱

9、财的工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已成常态化。第七,形式主义的基层调研。一些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到下级或基层调研,不真接触群众、不接触“真”群众,官架子十足,习惯以“钦差大臣”自居。上述种种“空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一群“拦路虎” 。它们严重影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贯彻落实,严重干扰国家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实施,严重助长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倾向,严重损害党员干部的诚信形象,严重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严重误导和败坏社会风气,其“误国”之害昭然若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空谈”问题,不仅中国梦无法实现,

10、甚至整个党和国家的前途都会被“空谈”所葬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吹响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吹响“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新的改革号角新的改革号角从历史的经验看,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空谈”陋习是一个“顽症” ,从根本上遏止并“治愈”它,意义很大难度也很大。这不仅由于“空谈”之风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不容易根治,极容易“复发” ;还由于这是领导干部自己给自己“治病” ,是党政干部队伍从领导方式、工作作风方面必须开展的一场深刻改革。这场改革,要站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

11、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有效解决一些同志不愿实干、不会实干、不敢实干、不能实干、不真实干的问题。大力推进有利于党政干部队伍遏止“空谈” 、激励“实干”的制度改革。要改革自上而下层层下指标的“承包式”工作模式,中央或上级机关对地方或下级机关下达计划、指示、任务,要尊重规律、切合实际、留有余地。要改革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拥护,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 。要改革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考核评价的内容体系和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

12、,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 ,形成奖罚分明、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管理机制。要深入学习和切实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基本精神,完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会议制度、接待制度、调研制度等具体工作制度,以制度引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以及各中央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出台的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制度,内容详细具体且彰显刚性,对于有效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实效、重“对下”轻“对上” 、重“对外”轻

13、“对内”的“制度性空谈” ,引导和培养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实干作风,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良好开端和经典范例;无论遇到怎样的阻力和反复,都应坚持下去、推而广之。大力推进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干能力建设。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校正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方向,舍弃“空谈”的“能力” ,发展“实干”的能力。多数党政干部原本具备实干的素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是依靠自己卓有成效的埋头苦干走上领导岗位的。然而,一些人进入党政机关、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有了一定的权力地位,应酬多了,受各种不良风气的熏染多了,开始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为适应于官场“空谈” ,其个人素质和能力逐渐朝着发展“嘴上功夫”而脱离实干、脱离基层、脱

14、离群众的方向发生蜕化,有的则蜕化到离开稿子不会讲话的地步。显然,一些领导干部急需从“空谈”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精力回复到“实干”能力建设上来。坚持实干兴邦,就要“真”反“空谈” ,认真到底,持之以恒。真反“空谈”要自上而下,从高层领导做起。中央政治局公布并实施“八项规定” ,为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出表率,展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决心和态度;各中央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纷纷跟进,体现出中央政治局审时度势的决策力、号召力和凝聚力。领导干部要恢复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勇气检讨自己、超越自己,有勇气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培育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的精神品质。要不断培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干精神,养成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社会风尚。要认真揭露和彻底清算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的恶劣思想和行为,打好清除“官场潜规则”的改革攻坚战,为真正摒弃“空谈” 、进一步崇尚“实干”创造社会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扫清前进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