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046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1 抓好课堂阅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光是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习惯、阅读态度,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学得有效,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运 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阅读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 的。1.1 精挑细选,培养学生兴趣。 当你接到一个新班级时,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当老师 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当老师提问时,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 集体朗读时,声音很小,没有气氛,也毫无感情。你的教学方法可能与其它老师有所差异,而学

2、生又养成了等老师“送食入口”的习惯,你除了叹息,还会做什么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反思了 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询问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需求,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把语文学好。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注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譬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 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精选与课文有关的短小故事、音乐渲染、古 诗熏陶、师生对话、直奔主题等教学方法。课中穿插学生讲演自己喜爱的故事,让学生自主 参与,教师要适当控制学生自主活动的范围。教师要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 习的冲动,让他们感

3、受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深入了解 文本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的有效与高效。1.2 计划指导,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采用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 影响教学质量提高,也影响学生的成长。有效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拟定 阅读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精讲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 并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 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探究、发现

4、,在实践中学,在合 作中学,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取得良好的阅 读效果。1.2.1 还原朗读的真实价值。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 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 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 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我们 要不管是课前预习,或是课中学习,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熟悉内容,了解人物的情感。所 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的过程中,还原人

5、物的心声,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穷人一文中,在朗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桑娜忐忑不安 的心情,就好像自己是文中人物一样,有情感的起伏变化。这样,对于理解文中内容和人物形 象都有极大的好处。1.2.2 细细品读比较。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 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 ”在语文教学中,比较范围很广泛,可以比较字形,比较句 式,可以比较语序,甚至比较标点符号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学生对形近字区别不开。比如 “辨、辩、辫、瓣”,这四个字用于组词时,大部分学生都容易把前三个字弄混淆。在课堂阅 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字的用法。 “

6、争辩”与两人对话有关,“辫子”是把头发分股 编成的条状物,而“辨析”是分析、区别的意思,“花瓣”与瓜果有关。经过分析、指导,学 生就能很好的区分。在穷人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让学 生讨论,用“挺、度、顶”等词语来换“熬”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较,知道用“挺、度、顶”http:/ http:/ http:/ 帮助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通过细细品读比较,一个善良而坚强的渔夫形象就展现 在我们面前了。1.2.3 通过想象,体验课堂。 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也是必备的品质。学 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可以让学

7、生 在更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收获惊喜与快乐,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比如在古诗教学中,短短的几 句诗,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只有通过想象,重现诗的画面,才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它的意思是又要送 别远行的人启程,那茂密的野草也似乎都饱含着别情。首先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进行情景想 象,然后让学生提问:王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第几次送他?作者是否举杯为朋友送行? 作者这时会说什么话?神情、内心又是怎样的?教师再把学生的假设归纳,学生就会进一步体 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离愁难消之情。1.3 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这里的评价指教学

8、即时评价。教学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 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有助 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教师要细 心观察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要适度、合理、及时,从而提高课堂 阅读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 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 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9、情况,发现知识的 遗漏并复习、改正,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阅读学习效率。譬如,当学生解答了一道疑难 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作出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要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当学生回答问题错 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或者,一个问题,多名同学回答后,让学生自主评价,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 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2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语文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

10、 用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 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 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 的时间,然后对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使学生不至于盲目的阅读,走入阅读的误区。2.1 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书。 书是人类知识财富的宝库,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它供人们利 用、探求、吸取。但是,读书又须选择,开卷未必有益,学生必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才能 起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如:名家的名言,经典小说, 唐诗宋词

11、等)。此外还可以教学生通过自己看前言、看目录、翻后记和抽样阅读的方法来选 择书,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2.2 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作圈点,作评注,写好读书 笔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哪方面有所触动,或联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等 等,引导学生用几句话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优美词句,积累一些知识,供以后学习之需。2.3 引导学生使用好工具书。 工具书能为我们迅速提供某些方面的基本知识,解答疑难 问题,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在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或不知道的 人名、地名、事件等,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弄清楚。比较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成语字典等。要教会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难问 题,使学生不至于因为累计过多的小问题而放弃阅读。这样,课内所学方法为课外阅读使用,课外所积累的知识又为课内练习服务,两者结合必 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是“教无定法、学无定数”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根椐学生实际情况作调 整。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细致探究、不断反思、勇于尝试,阅读教学才能开出绚丽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