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8001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变形记“核心提示: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或将较为敏感的业务招待费化整为零隐藏于其他科目下。中国联通近日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发现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方案,提出业务招待费 2015 年要实现“零增长”目标,再次将央企业务招待费的敏感话题抬到幕前。2012 年,A 股上市公司尤其是央企天价招待费一度引发热议。在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连续两年有所下降。中国联通在公布的整改方案中就提到,此前两年该公司业务招待费等费用已分别下降 43%、17%。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证券时报记者查阅 2008 家已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发现,具有可比数据的 1331 家

2、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共计 63.42 亿元,同比下降 13.82%。但“业务招待费”的大幅削减并没有相应地拉低管理费用,相反,上述 1331 家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同比反而上升了 11.35%。“业务招待费不会凭空消失,它有可能变成其他费用科目而已。 ”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师认为,业务招待费仅仅是上市公司管理费用中的一项,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或将较为敏感的业务招待费化整为零隐藏于其他科目下。亿元招待费不见了对比 2013 年,过去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已经消失了。排在第一名的上海建工管理费用明细下的业务招待费约 9800 万元,比上年同期的 1.5 亿元下降了 34.69%。数据显示,在具有可比数

3、据的 1331 家上市公司中,去年业务招待费有所下降的公司共有856 家,同比降幅超过 50%的公司有 121 家。降幅最高 89.51%的利源精制是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去年业务招待费仅有 9.85 万元。地方国企文山电力业务招待费降幅 83.09%,仅次于利源精制。北京某会计事务所一位会计师解释,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例如,企业为了争取业务产生的宴请、工作餐开支;赠送纪念品开支;参观开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费等都算作招待费。该会计师进一步解释,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有招待费并不让人意外。在现代商业社会竞争中,拓宽市场、争取业务、宣传企业形象过程中,和人打交道难

4、免会有招待支出,如果支出部分费用能带来企业业务的高幅度增长也算花得值。注册会计师马靖昊认为, “业务招待费这一名目,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概念模糊的箱子,既可以装进业务招待的必须消费,也可以装进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业务招待费不用像三公经费一样公布细节,总之它意味着不透明。 ”统计显示,房地产公司依然是业务招待费高支出的行业,前五名中有三名是房地产企业。另外,有 40 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业务招待费突然“消失” 。亿元会务费出现了从上述 1331 家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来看,去年合计为 3105.35 亿元,同比增加了11.34%。“在公司财报中,业务招待费作为管理费用明细下的一个子科目,若出现大

5、幅下降,理论上会拉低管理费用。 ”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管理费用不降反升,其他子科目可能有所增长, “不排除将原本该计入招待费的项目计入到其他科目下。 ”例如,一些企业的会务费却快速增长起来了。统计显示,有 8 家上市公司会务费高达亿元以上。这其中,有 7 家是医药生物企业。景峰医药、东北制药两家上市公司会务费就超过2 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 14.55%、5.04%。一些其他科目也是“消失”的业务招待费藏身之处。央企中电投旗下的东方能源业务招待费由 2013 年的 111.33 万元降至去年的 60.15 万元,降幅接近 46%,不过,该公司会议费、协会会费、中介机构费等科目却出现较大幅度

6、上升。有上市公司会计人员解释,招待费和企业会计部门的判断标准有关。假设一笔业务上发生的开支消费,一家企业计入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一项,另一家企业计入销售费用下属科目,从会计角度看都合理,可最终数据当然不同。管理费用同比增 8%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受到关注。有会计师告诉记者,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管理费用乃至三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情况,而不应该单独关注某一科目出现异常。事实上,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带动费用的同比增加,考察三项费用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情况则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公司盈利质量是提高还是降低。由于财务费用仅与公司负债

7、规模有关,所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两个科目是衡量上市公司高管管理能力的指标。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的 2008 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为 25.26 万亿元,这 2008 家公司的管理费用合计约 0.94 万亿元,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74%,而销售费用合计为 1.90 万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 7.51%。上述 2008 家公司 2014 年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分别增长了 8.06%和 10.16%。景峰医药、石化油服、新洋丰等公司管理费用增幅居前,而视觉中国、深高速、先锋新材等公司销售费用增幅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由于在去年完成重组,显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均较往年出现陡然上升的趋势,而部分企业销售费用骤降往往也伴随着企业业绩滑坡,但管理费用仍居高不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