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933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反思国际学校高中 何 韬观察了陈洁老师分别在两个不同班级讲授的研究课“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亲身感觉到了 同课异构的明显差异。在杨校长的评课思想指导下,很多老师都对两节课的具体不同和改变 做了具体的分析。基于中学老师们已经全部参与了听课,我就不再就课堂进行叙事描述,改 而直接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可取处】 1、 课程开头的视频由“蜥蜴水上漂”片段改成了“Wild Africa” 。前者会让人想到水上漂的奇 特,很自然地对这种奇怪的动物或现象感到惊讶并产生兴趣,而后者则让人感受到大自 然无奇不有的物种,与本节课内容有更为直接的联系。 2、 板书由顺序结构改变为图表式

2、,一目了然,很清晰地显示出几大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可 以把板书文字再简化些,做到简洁明了,把图表结构设计的再美观些。 3、 “如何认识班里来的新朋友?”这个例子很好,从大家的各抒己见中提炼出认识新生事 物的方法,并且板书出来大致几条“认识事物的方法:直观上,本质上,多角度多方位, 最后总结归纳” 。本节课则自始自终围绕这条主线进行下去,结构清晰明了,突出了方法 和技能的培养。 4、 图片的大量搜集后,在课堂上的呈现由无序转变为分类呈现,有了层次感,脉络清晰了 很多。 5、 采用班级的集体照来体现同一物种的多样性,使用合理,而且有说服力,不经意的小动 作小改动中却体现出大的想法。【尤为可取】 1、

3、 “班上来了新同学,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他?”教师的设问让同学们七嘴八舌,回答 的无边无际,但教师牢牢掌控住课堂,将学生思维引回到课堂主线中来。这一点对于教 师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开放性课堂内容,对于利用有效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 养学生创造力来说,可贵,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很多老师就唯独怕把控不好,怕学生 思维一旦发散出去后难以收敛到课堂主线中来,有想法也不敢实施,有心无力,望江兴 叹。由此可见陈洁老师教学功底和课堂掌控力,这正是我对陈老师最欣赏之处。 2、 教师让每位同学搜集自己最喜欢的生物,并在课堂中讲解展示给同学们看。这让同学的 参与度大大提高广泛,兴趣高涨。在此,我更看重的其实是

4、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学生会 兴趣高涨而持久,绝对不仅仅是看到了许多新奇而有趣的图片,而在于同学们在不断地 干着一件事:那就是“分享” ,他们在分享着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见识,自己的兴趣和快 乐。这个过程绝对不是教师在上面展示一大堆图片所能替代的。这正是“分享”的价值 所在。 3、 师:“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学生站起来, “保护生物的多 样性,最根本地是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是我作为一个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多样 性的保护,感到势单力薄,无从做起。请问老师,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 保护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呢?”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那我们一块儿来帮他解决这个 问题吧

5、” 。 老师的回答很好,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无形之中在培养大家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更为欣赏的是,此处体现出一个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只可惜教师在此处并没有抓住“责任”二字继续下去,错失了“责任”价值教育的良机。【有待商榷】 本节课师生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可以说对每位同学来说,至少是长了见识开拓了 视野。但是,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去搜集音像资料,最主要的用法是一幅接一幅地展示 和介绍,绝对不是一堂普通的常规课能做得到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好如何使用的问题。 1、 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要尽可能地利用好每一幅图片和视频 的价值,让应用更到位,让资源的使用更加饱满

6、。 2、 要考虑从不同角度来利用和审视这些资料,以期学生达到不同层面的,能提升到思维层 面上的参与和思考认识。 3、 本节课从内容选材上讲,客观的讲,没有多少东西是考试的内容,所有的考试内容都已 经展示黑板板书上了。可以说,每一幅图片,都几乎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联,那么,搜 集那么多的图片和视频都用来干什么?他们的利用价值到底都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深 思的问题。如果仅是为了考试,那么,本节课只需十几分钟就足以说清;如果是借此课 题,完成甚至出色完成对学生的三维教学目标之后两者,则另当别论。当然,这完全可 以对照新课标要求来做出取舍,不许我在此做出评论。 4、 对于大量时间去准备一节课,这的确不是常规课能做到的,而且这也不能作为常规课来 对待。但事实上,每一个老师的成长无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研究课,优秀课 的锤炼,无不是在对这些课的反复思考,试讲,改进,经过反复雕琢最后形成的。明确 地说,这些公开课研究课的确不是常规课,所以,在这些课上的付出和上课的收获是不 一定成正比的,不一定是高效率,好效果的,但是,长久而言,是高效率的,有效果的。 因为,教师在此过程中成长,必然会促进他后面的教学愈发有效,并且愈发高效率,高 效益。2011 年 1 月 1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