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7932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2008年中考命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从课改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看 2008 年中考命题年中考命题 2007-9-11 15:44:00 | By: 学海无涯 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及实验区中考改革的推进及 2008 年中考命题预测年中考命题预测一、一、 中考改革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全面推进这些年,中考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无论在招生制度上,还是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早在 1998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便拉开了中考改革的序幕,以后,教育部又多次发文,提出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4 年,在经

2、过三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有 17 个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了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的探索,改变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加上了综合素质评定作为录取的一个依据。2005 年实验区的数量增加到了 500 多个,到 2006 年全国已有约 1/3 的中学加入到实验区的行列。在改革考试制度的同时,考试内容、形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命题指导思想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无论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都改变了过去那种着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而更加强调考核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科目方面各地差别很大,但所有地区语文、数学、英语均为必考科目

3、,此外大部分地区还考物理、化学、政治,也有几科合卷同考的,如物理、化学合卷,政治、历史合卷等等。在考试形式上,除传统的闭卷考试之外,许多地方还采用开卷考试或半开半闭结合的形式,各科题型、题量,分值各地更不统一,十分开放。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和实验区的迅猛增加,2006、2007 年的中考更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二、关于中考命题二、关于中考命题1.命题依据、指导思想就全国而言,毕业考和中考仍是不可省略的考试。形式上毕业考和中考可以两考合一,也可以两考分离。课改实验区一般将毕业考和中考两考合一,称之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其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不是招生的唯一依据。对于课改实验区的

4、中考成绩,目前仍是招生的唯一依据。但无论哪种情况,其命题依据都是根据教育部关于中招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和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既不能超过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也不能提高或降低其对考试内容的难度要求。总的来说,中考命题应坚持以下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国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及个性化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发展,有利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2.命题原则命题的基本原则是严格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科学地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坚持“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

5、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倡整合学科知识以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3.命题趋向根据对近几年中考真题的分析,特别是对 2006 年、2007 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以及教育部对命题指导意见相关精神,可以预见中考命题总的趋势。语文考查内容仍包含“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积累与应用”考查主要包括:字词、语句、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中外名著阅读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写作”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淡化文体要求,注重选择性。有些地区还可能出现口语交际类试题和综合性学习类试题,包括综合

6、探究类试题。数学数学 在考查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将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查,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在题型设计、情境安排及问题设问方式等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开放型、应用型、信息获取型、实际操作型等新题型可能出现的更多;在题量和难度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英语英语 从试卷结构上看,总的包括口语考试、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试题,但各地的组卷方式会有区别。口语考试是英语考试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目前开展口语考试的省市还不多。听力理解开考已有十多年历史,已成为中考的必测项目。听力理解除常见的听录音选句子、选答语或

7、回答问题之外,新近出现了使用图画的形式;语言知识运用主要以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占分 20%左右;阅读理解始终是中考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不仅限于文字,还有图表等视觉材料及实用性语言材料作为素材,如广告、告示、说明书等;书面表达能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越来越重视写作能力的考查,常见题型仍是写信和命题作文。文科文科 包括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等几门学科,通常中考中只考政治或政治与历史,考地理的地区较少,这几科考试命题趋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强能力考查,其考查力度有加大的趋势;二是在注重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

8、的融合;三是加强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四是试题素材联系生活实际,注意使用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身边的问题,关注人文精神。理科理科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综合课程的“科学”,中考形式仍以闭卷笔答为主,题型没有多大变化,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题,动手操作考试的地区不多,会作为今后逐渐推广方向。考试本身有几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着重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试题材料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二是越来越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三是综合性试题会更常见、考查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能力的题也会越来越普遍。在新课程实验区的学业考试中,除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试题之外,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题也越来越受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